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5)
2023(3906)
2022(3289)
2021(2961)
2020(2588)
2019(5765)
2018(5582)
2017(10677)
2016(6121)
2015(6512)
2014(6564)
2013(6607)
2012(6152)
2011(5635)
2010(5626)
2009(5070)
2008(5124)
2007(4663)
2006(3964)
2005(3678)
作者
(21306)
(17795)
(17565)
(16824)
(11521)
(8821)
(8162)
(6908)
(6756)
(6432)
(6214)
(6040)
(6034)
(5939)
(5726)
(5598)
(5505)
(5294)
(5228)
(5118)
(4675)
(4488)
(4471)
(4201)
(4059)
(4001)
(3937)
(3873)
(3796)
(3729)
学科
(22865)
经济(22835)
(16064)
管理(15682)
方法(13450)
(13239)
企业(13239)
数学(11885)
数学方法(11617)
(8533)
(6759)
中国(5157)
(4905)
(4680)
(4680)
财务(4665)
财务管理(4652)
企业财务(4533)
(4282)
银行(4266)
技术(4150)
(4133)
金融(4132)
(4056)
业经(3935)
理论(3745)
(3429)
贸易(3428)
(3341)
(3282)
机构
大学(91826)
学院(89693)
研究(34255)
(31874)
经济(31094)
管理(29897)
理学(26081)
理学院(25652)
科学(25542)
管理学(24790)
管理学院(24636)
中国(24377)
(23849)
(19850)
(19641)
农业(19348)
业大(18818)
研究所(18299)
(15925)
中心(15304)
(13491)
财经(13007)
(12729)
(12482)
农业大学(12434)
(12203)
北京(12052)
(11874)
实验(11273)
技术(11272)
基金
项目(65769)
科学(50186)
基金(48605)
(45873)
国家(45574)
研究(38985)
科学基金(37592)
自然(27588)
自然科(27032)
自然科学(27012)
自然科学基金(26550)
(25621)
基金项目(24946)
社会(24158)
社会科(23050)
社会科学(23042)
(22575)
资助(21634)
教育(18069)
计划(15480)
重点(15414)
科技(14091)
(14083)
科研(13566)
(13240)
编号(13142)
(13069)
创新(12567)
(11845)
专项(11679)
期刊
(29937)
经济(29937)
学报(25816)
研究(23000)
(21066)
科学(19036)
大学(18071)
学学(17448)
中国(17034)
农业(14218)
(12655)
管理(11239)
业大(7865)
(7600)
金融(7600)
(7366)
统计(7203)
财经(6719)
农业大学(6685)
技术(6595)
教育(6471)
(6434)
(6188)
(5750)
决策(5659)
经济研究(5555)
科技(5120)
林业(5065)
自然(4709)
中国农业(4293)
共检索到12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回文广  赵廷昌  Schaad N W  孙福在  王建荣  
【目的】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为新发生的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危害瓜果造成品质下降。该病为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因此种子检疫成为防治此病害的重要手段。【方法】通过实验,将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针对哈密瓜果斑病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Bio-IMS-Real-timePCR。【结果】经过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出1000粒种子中的1粒带菌种子(带菌量约为1.04×105CFU/种子,经计算,可以检测的最初浓度为2CFU·ml-1ASCM培养液),且信号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婧  毕阳  朱艳  韩舜愈  祝霞  盛文军  李敏  
【目的】建立nested-PCR方法,快速检测西瓜种子中的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watermelon,WFB)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Aac BOX短重复序列的PCR产物设计两对引物BX-L1/BX-R5和BX-L1/BX-S-R2,建立以BX-L1/BX-R5为外侧引物,BX-L1/BX-S-R2为内侧引物的nested-PCR,以5μL样品处理液于99℃高温裂解10 min,再放置冰上冷却5 min,以所释放病原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秋  赵奎华  刘长远  曹远银  
以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胞内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抗体,建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纯化后抗体的效价为1∶4000,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等26个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方阵试验测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7cfu.mL-1,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2000;优化ELISA检测条件,确定抗体4℃过夜包被效果最好,选择5%的胎牛血清作为抗体的封闭液,抗体的最佳封闭时间为1.5h,抗体的最佳孵育时间为1.5h,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10min;建立ELISA标准工作曲线,表明抗体的灵敏度为105cfu.mL-1。ELISA检测田间采集的白枯病病叶显示,抗体可与病叶提取液发生特异性反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秋  赵奎华  刘长远  曹远银  
采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作为包被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较优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方法。通过对抗原包被浓度和抗体稀释浓度、封闭液和封闭时间、抗体温育时间等的优化,确定ELISA法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抗原的较优包被浓度为106cfu·mL-1,抗体的较优工作浓度为1∶4000,以5%胎牛血清作为封闭液,在37℃下封闭1.5h,加入抗体温育1.5h是间接ELISA法的较优反应条件,方法的检测限为105cfu·mL-1。对田间采集的病叶进行检测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检测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可用于田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快速诊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嫦  孔静月  吴九玲  王琳  任小平  刘琼光  
选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抗利福平菌株RifAac,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PCR(Bio-PCR)和常规PCR方法,观察该病原细菌在西瓜种子、土壤、病残体和田水中的存活期。结果表明,果斑病细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4~5个月,在田水中可存活2个月,在不含植物残体的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在含西瓜残体的土壤中可以存活12个月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俊  黄俊霞  刘双平  杨利国  翟艳霞  李勇  路妍  
为明确不同哈密瓜品种对果斑病的抗病能力,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2种方法测定了13个哈密瓜不同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超早丰F1为高抗品种,华夏密宝、甘密宝、西域甘露IIF1、红脆宝、泰丰密和玉金香为中抗品种,骄密二号、早皇后、金龙花为中感品种,新密杂十一号、新密雅7号、金8_4为感病品种,没有对果斑病完全免疫的品种。通过田间发病情况系统调查分析得知,生产中感病品种发病早,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指数高;抗病品种发病晚,病情发展缓慢,病情指数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慧婷  李战彪  谭海文  秦碧霞  崔丽贤  蔡健和  
【目的】筛选出对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利用细菌性果斑病菌PCR检测技术,预防病害通过带病种子种苗传播扩散,为广西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抑菌圈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广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WM0922-3和XD0611-7)和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XD0819-2)的抑制效果。【结果】2014-2017年,检测种子共计345份,其中葫芦种子203份,检出率为6.4%;南瓜种31份,检出率为9.68%;西瓜种子66份,检出率为4.55%;甜瓜种子45份,检出率为26.67%;送检西瓜嫁接苗65份,检出率为7.69%。检测田间疑似样品共计405份,其中西瓜样品187份,检出率为10.69%;厚皮甜瓜样品186份,检出率为6.99%;薄皮甜瓜样品32份,检出率为18.75%。1号杀菌剂对3个菌株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有效浓度中EC50均小于0.4×10~(-3)mg/L;其后依次为40%甲醛、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其中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对XD0819-2的抑制效果优于WM0922-3和XD0611-7;硫酸链霉素和12%中生菌素母药对WM0922-3和XD0611-7具有较好抑制效果,但对XD0819-2无抑制作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噻菌铜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3个菌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广西市售的西瓜甜瓜种子、种苗和田间样品均检测到细菌性果斑病菌,因此,应加强西瓜甜瓜种子种苗检疫管理,杜绝带病种子种苗传播病害。在生产中,建议使用1号杀菌剂和40%甲醛药剂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士刚  曾蓉  徐丽慧  罗金燕  陈磊  戴富明  
【目的】开发一种可同时检测黄瓜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its或16s r dna序列分别设计黄瓜靶斑病原菌、黄瓜炭疽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特异性检测引物;通过鉴定引物的特异性,筛选可在目标菌株中扩增出特异片段的特异引物;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进行三重pCr,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数分别进行优化,优化三重pCr体系。【结果】针对黄瓜靶斑病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远  赵奎华  傅俊范  苗则彦  梁春浩  王辉  王平  
黄瓜细菌性白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细菌病害,通过病菌16S rDNA序列测定、相关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及特异性引物设计研究,明确该病菌系统进化关系,建立PCR检测方法。经NCBI-BLASTn结果表明: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CU-PV 07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同种相关序列存在较少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到了99%。设计的引物P1/P2具有很强的特异性,PCR扩增后只有该病菌呈阳性。构建的PCR检测体系检测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此病害快速诊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丙烨  付丹  胡方平  蔡学清  
【目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由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引起,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细菌的鞭毛通常被认为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在细菌的侵染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表明这种作用可受鞭毛蛋白基因fliS的调控,目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鞭毛蛋白基因fliS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基因在鞭毛形成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方法】以果斑病菌野生型致病菌株1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一系列引物,PCR扩增敲除基因fliS的上下游片段,通过回收、酶切、连接、转化等步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茂华  胡白石  卢玲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娜  钱国良  李晓霞  张志峰  刘凤权  胡白石  
根据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DC3000中新的毒性基因tvrR(TetR-like viru-lence regulator)的氨基酸序列,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全基因组中发现并克隆了tvrR基因的同源物。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tvrR基因的插入突变体,并且经过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突变体和野生型一样可以激发烟草过敏反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体比野生型的病程延长,但最终致病情况与野生型无差异。接种的寄主组织中菌体生长能力检测发现,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全  宋君  刘勇  刘红雨  黄小琴  
根据GenBank中根肿病菌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能从供试的根肿病菌根组织中特异性扩增出一条498bp的预期条带。采用改良土壤DNA提取方法对人工配制病土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DNA提取,通过检测不同稀释度和不同孢子量的DNA检测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能检测出土壤根肿病菌含量大于104个孢子/g孢子浓度的带菌土壤,且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有效的特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学清  鄢凤娇  林玉  胡方平  
从葫芦科作物及空心菜的叶片、茎及花上共分离到95个菌株,采用抑菌圈法共筛选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的菌株46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8.4%;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5株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其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8.75%-93.24%.内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5株菌株均能在西瓜体内定殖,5株菌株经过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和一些生理生化测定,初步被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瑞  胡白石  田艳丽  黄艳宁  谢进  曹亮  彭斯文  朱校奇  
【目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是危害甜瓜的重要种传细菌病害,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流泪病致病变种甜瓜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引起的。论文旨在建立高效、快捷、操作简单的检测技术以防止此病原菌传播。【方法】以Gen Bank公布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序列为靶标,设计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特异性锁式探针,建立锁式探针与斑点杂交技术结合的检测体系。以保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