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5)
- 2023(5553)
- 2022(4520)
- 2021(4606)
- 2020(3898)
- 2019(9177)
- 2018(9464)
- 2017(16861)
- 2016(10036)
- 2015(12026)
- 2014(12390)
- 2013(11261)
- 2012(9967)
- 2011(9089)
- 2010(9572)
- 2009(8372)
- 2008(8286)
- 2007(7645)
- 2006(6667)
- 2005(5984)
- 学科
- 济(32379)
- 经济(32348)
- 管理(25087)
- 业(21796)
- 企(18630)
- 企业(18630)
- 方法(17448)
- 数学(15535)
- 数学方法(14995)
- 理论(11156)
- 中国(10765)
- 教育(10633)
- 教学(10096)
- 农(9087)
- 业经(7073)
- 财(6905)
- 学(6410)
- 学法(6372)
- 教学法(6372)
- 制(5813)
- 农业(5679)
- 贸(5343)
- 贸易(5337)
- 地方(5328)
- 和(5256)
- 技术(5254)
- 学理(5214)
- 学理论(5214)
- 易(5175)
- 银(4765)
- 机构
- 大学(131520)
- 学院(130605)
- 管理(46872)
- 济(42165)
- 经济(40795)
- 理学(39842)
- 理学院(39354)
- 研究(39095)
- 管理学(37970)
- 管理学院(37747)
- 京(28600)
- 中国(28347)
- 科学(24948)
- 江(22119)
- 范(20937)
- 师范(20762)
- 财(20331)
- 所(19476)
- 技术(18993)
- 业大(18862)
- 农(18839)
- 北京(18529)
- 中心(18265)
- 州(18098)
- 研究所(17392)
- 教育(16758)
- 职业(16356)
- 师范大学(16038)
- 财经(15775)
- 院(14674)
- 基金
- 项目(81831)
- 研究(64177)
- 科学(62851)
- 基金(53585)
- 家(45324)
- 国家(44888)
- 科学基金(38618)
- 省(35685)
- 社会(35589)
- 教育(35180)
- 社会科(33455)
- 社会科学(33444)
- 编号(29785)
- 划(29419)
- 基金项目(27291)
- 成果(25444)
- 自然(25074)
- 自然科(24522)
- 自然科学(24519)
- 资助(24016)
- 自然科学基金(24014)
- 课题(22557)
- 年(19196)
- 重点(18985)
- 大学(18320)
- 项目编号(17878)
- 创(17667)
- 部(17323)
- 规划(16790)
- 发(16749)
共检索到204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杨 张立彬 马志远
探讨了哈佛大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出哈佛大学严谨与灵活并重的遴选方式、广度与深度并举的学业方案、宽松与严格并存的评价体制、合作与竞争同在的集群建设,造就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一流大学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一流大学也必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能否培养出经国济世的卓越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流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丹舟 曾怡
本科会计教育作为培养拔尖会计人才、输送会计领军人才储备军的后备基地,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拔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通过对高校拔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拔尖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拔尖会计人才 会计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电气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庆兴
创客时代,地方高校如何培养艺术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班"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本文对开设艺术教育的地方高校组建"实验班"的可行性、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探索,对"实验班"的目标定位、课程机制、教学模式给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大用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遇春 王国栋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研究型农业大学应该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木洲 孙艺源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人才资源中的稀有资源,是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当今世界强国的典型代表,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具有较多先行经验。研究发现,美、德、日三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多元,主要有“先选拔—后培养”的静态型选拔培养模式、“识别—培养—再识别”的动态型选拔培养模式和“识别—培养—深化培养”的衔接型选拔培养模式。分析不同人才选拔培养模式背后的运行机制,其共性经验包括政府主导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多样化的选拔与培养方式、强调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及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等。当前,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健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尚需革新人才培养观念,完善国家特殊人才专门机构体系;优化人才评估手段,打通拔尖创新人才多种涌现通道;调动第三方积极性,建设拔尖创新人才信息共享网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琨 段江飞 黄潇剑
拔尖人才培养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范式和模型两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国际学界对于高层次、高能力、高成就学生的教育模式的研究观点和理论,为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各阶段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拔尖人才 培养范式 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克武 胡中波 郑伦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针对我国较长时间内杰出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各届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琨 段梦涵
伴随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潮流,我国也将高等教育数字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本研究基于“政府-院校-社会”三角驱动模型,将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分为四类模式:均衡驱动模式、社会导向的混合驱动模式、政府与院校导向的混合驱动模式、政府驱动的单轨模式。论文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中国8个国家在四类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模式方面的具体特征,进而对高等教育数字化四类模式以及各国在数字化变革的制度、技术平台、资金、教学、科研、管理上呈现的差异特征进行评价。基于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模式的研究,本文为我国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如下三点启示: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前沿模型构建产科教支撑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内涵;以立足特色、兼具均衡的高等教育数字化模式驱动复合型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基于内外协作、多元创新探索优化复合型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益慧
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工程科学技术始终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大学教育体系的重心所在。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友林 曹文华
"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保障。"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课内与课外三融合"育人模式是"三化""三制"的目标。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同时,我国踏上了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征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流本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响应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