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0)
- 2023(4284)
- 2022(3548)
- 2021(3790)
- 2020(2977)
- 2019(6946)
- 2018(7218)
- 2017(10922)
- 2016(7819)
- 2015(9124)
- 2014(9277)
- 2013(8022)
- 2012(7599)
- 2011(7224)
- 2010(7654)
- 2009(6616)
- 2008(6520)
- 2007(6020)
- 2006(5457)
- 2005(4986)
- 学科
- 教育(21822)
- 济(14035)
- 经济(14004)
- 中国(12721)
- 管理(9966)
- 理论(8916)
- 学(8804)
- 教学(7711)
- 业(7620)
- 企(5494)
- 企业(5494)
- 思想(5048)
- 农(4987)
- 政治(4871)
- 发(4783)
- 方法(4774)
- 研究(4767)
- 思想政治(4422)
- 政治教育(4422)
- 治教(4422)
- 德育(4388)
- 发展(4246)
- 展(4123)
- 学校(4049)
- 高等(3990)
- 革(3927)
- 数学(3637)
- 学法(3635)
- 教学法(3635)
- 改革(3569)
- 机构
- 大学(105140)
- 学院(93732)
- 研究(40697)
- 教育(32717)
- 范(27524)
- 师范(27368)
- 科学(25852)
- 京(25013)
- 济(24447)
- 经济(23489)
- 管理(23433)
- 师范大学(22845)
- 中国(22113)
- 所(21236)
- 理学(19783)
- 研究所(19629)
- 理学院(19275)
- 管理学(18427)
- 管理学院(18232)
- 江(16988)
- 北京(16887)
- 农(16559)
- 中心(15983)
- 技术(15219)
- 院(14568)
- 业大(13576)
- 农业(13188)
- 职业(12996)
- 州(12756)
- 财(12710)
- 基金
- 项目(58134)
- 研究(49839)
- 科学(46315)
- 基金(37117)
- 教育(33306)
- 家(32175)
- 国家(31734)
- 社会(26840)
- 科学基金(24963)
- 社会科(24740)
- 社会科学(24732)
- 成果(24239)
- 省(24018)
- 划(23720)
- 编号(23237)
- 课题(20785)
- 基金项目(18420)
- 年(17983)
- 重点(15427)
- 自然(14834)
- 规划(14806)
- 部(14806)
- 资助(14583)
- 自然科(14471)
- 自然科学(14463)
- 自然科学基金(14190)
- 大学(13967)
- 性(13816)
- 项目编号(13744)
- 发(13533)
共检索到160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颜丙峰 王向华
德里克·博克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活动家。就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博克在总结哈佛办学经验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博克的大学教育思想: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现代大学的学术价值,现代大学对社会的反应。最后,简要分析了博克的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德里克·博克 大学教育 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凤 顾海良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家德里克.博克在大学学术使命、学术人格、社会责任等方面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他认为,人类进入21世纪后,学术使命仍然是大学的中心使命,但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已经过时,学术独立的标准已不复存在,大学和大学教师应当超越象牙塔,积极入世;学术与人格的有机统一,是保证大学教师取得学术成就的前提;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并不矛盾;应当加强制度建设,以防止功利主义导向下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异化。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术人格 学术使命 服务使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铭峰 龚放
德里克·柯蒂斯·博克(Derek Curtis Bok),1930年生,1971-1991年间担任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15年后,因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辞职,德里克.博克再度出山,于2006年7月1日至翌年7月1日担任哈佛大学代理校长,成为哈佛大学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度执掌校政的校长。2011年5-6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曲铭峰赴哈佛大学作短期学术访问,先后四次访谈德里克.博克。访谈话题涉及他对哈佛大学治理的成就与欠缺,大学校长的角色、地位与管理专业化问题,大学的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本科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商业化取得的成效和付出的代价,美国高等教育正在和行将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以及对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铭峰 龚放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学去行政化"、"加快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进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及特质,探讨大学校长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而成为"教育家校长"。对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所做的个案分析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铭峰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哲学博士(PhD)教育以其高质量著称于世,但哲学博士教育是唯一对学生不进行专业培训的专业教育,且太多的哲学博士生中途辍学。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长期关注哲学博士教育,通过梳理其任内校长年度报告、访谈及其新著《大学的未来》,整理和分析了博克关于改革哈佛大学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哲学博士教育的思路与举措,并据此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博士生教育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铭峰
德里克·博克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之一,他在执掌哈佛大学长达21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大学社会责任观思想。博克的大学社会责任观强调大学应当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承担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大学又必须遵循"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这三项基本学术原则,以及防范"政治化"、"过度扩张化"和"商业化"这三种巨大的风险。
关键词:
德里克·博克 社会责任观 研究型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挑战与应答: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选择——德里克·博克《大学与美国前途》评介施晓光当20世纪的帷幕徐徐降下,21世纪的曙光依稀可见之际,各国的高等教育家们,正以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世界及本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着理性思考。其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金林
德里克.博克早期的本科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本科教育目标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博克对本科教育目标论述的发展折射出美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即大学教育应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两种张力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传健 詹才锋
亨德里克·霍萨克(Herdrik S.Houthakker)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于1924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49年获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学位,1960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63年获美国经济学联合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67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69年至1971年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温志雄
弗雷德里克·李对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非正统经济学学术群体的发展壮大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弗雷德里克·李在修正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基础上,综合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一个整合的非正统经济学模型,为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整合提供了一个选择,并历时十余年完成了《非正统经济学史》,为非正统经济学思想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弗雷德里克·李身体力行,积极促进非正统经济学家以及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的交流合作,使得非正统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日益强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温志雄
弗雷德里克·李对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非正统经济学学术群体的发展壮大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弗雷德里克·李在修正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基础上,综合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一个整合的非正统经济学模型,为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整合提供了一个选择,并历时十余年完成了《非正统经济学史》,为非正统经济学思想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弗雷德里克·李身体力行,积极促进非正统经济学家以及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的交流合作,使得非正统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日益强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军 顾露雯 汪霞
培养"世界公民"是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理念。杜克大学将"全球化的杜克——提高学生成为世界公民的能力"作为质量提高计划的主题,并实施"冬季论坛"、"全球海外学期"、"全球咨询项目"三大内容确保教育全球化的目标得以实现。从杜克大学的理念及举措反思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实践,其国际化的理念、目标、措施与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长林 董泉增
本文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出发 ,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发展历程中四次课程改革的特点 ,试图揭示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规律 ,以对我国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课程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维忠
M·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是美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史学家和数学哲学家。《古今数学思想》(Mathematie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1972.)是他的代表作,不仅在科学界,而且在整个文化界都颇有影响。长期以来,他对数学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观点,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论著。在轰轰烈烈的“新数学”运动中,他从数学哲学,数学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态度。1973年,M·克莱因发表了长达173页的专论《为什么约翰尼不会做加法:新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方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教授的《新全球经济与发展中国家:让开放起作用》一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角度,用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眼光看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开放”问题,并通过对国际上一些主流开放理论的批判及对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开放战略与政策的经验总结,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开放政策设计思路,对我国当前的开放理论和开放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开放观研究 国际理论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