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
2023(581)
2022(515)
2021(579)
2020(343)
2019(826)
2018(878)
2017(1447)
2016(775)
2015(943)
2014(838)
2013(655)
2012(556)
2011(539)
2010(560)
2009(506)
2008(482)
2007(443)
2006(347)
2005(360)
作者
(1784)
(1566)
(1522)
(1406)
(849)
(722)
(688)
(617)
(613)
(571)
(510)
(505)
(478)
(474)
(463)
(458)
(456)
(441)
(429)
(427)
(382)
(366)
(357)
(352)
(334)
(317)
(317)
(314)
(309)
(303)
学科
教育(2492)
思想(2118)
政治(1901)
思想政治(1786)
政治教育(1786)
治教(1786)
德育(1771)
(1462)
经济(1456)
理论(1382)
管理(1234)
(1056)
(961)
(947)
企业(947)
(874)
传播(834)
中国(688)
(576)
(479)
(461)
教学(461)
现代(449)
方法(421)
业经(409)
(361)
(333)
(323)
财务(323)
财务管理(323)
机构
大学(9971)
学院(9705)
研究(3027)
管理(2583)
(2541)
经济(2477)
中国(2189)
(2184)
理学(2147)
理学院(2115)
(2111)
师范(2104)
科学(2094)
管理学(2035)
管理学院(2019)
师范大学(1665)
(1578)
(1536)
(1452)
北京(1428)
教育(1421)
研究所(1328)
中心(1324)
财经(1292)
(1243)
技术(1204)
(1193)
(1119)
业大(1104)
(1071)
基金
项目(5920)
研究(4939)
科学(4419)
基金(3838)
(3295)
国家(3245)
社会(3059)
社会科(2778)
社会科学(2777)
科学基金(2671)
教育(2502)
编号(2379)
(2299)
成果(2297)
(2031)
基金项目(1975)
(1674)
项目编号(1605)
课题(1568)
自然(1486)
大学(1461)
自然科(1445)
自然科学(1445)
(1416)
自然科学基金(1406)
资助(1377)
重点(1373)
研究成果(1272)
高校(1251)
规划(1186)
期刊
教育(3582)
(3377)
经济(3377)
研究(3263)
中国(2661)
学报(2301)
大学(1861)
学学(1645)
(1536)
科学(1485)
图书(1137)
管理(1133)
(1072)
职业(989)
财经(988)
书馆(859)
图书馆(859)
(857)
(851)
高等(775)
农业(766)
社会(698)
高等教育(666)
社会科(628)
社会科学(628)
技术(600)
情报(574)
科技(542)
(512)
论坛(512)
共检索到15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人们常说的经典是什么有人说,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古今中外,知识宝库中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蕊  
<正>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鉴赏,是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核心板块。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教师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类型与传授的作品鉴赏技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影响着学生外国文学素养的形成。《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不仅罗列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而且还提到了多种鉴赏方法,可作为英语教师教学的素材。笔者主要对该书内容进行点评,依据教学经验与需求,提出教学应用新模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虞建华编写的《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一书共由8辑组成,分别是:历史、政治与美国小说,当代英美作家述评,美国经典作家评介,文学、文化主题探究,文学翻译与译著序言,等等。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修  
以"诸子出于王官"说、"六经皆史"说为逻辑起点,可以厘清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即百家由于出于王官,对制度设计均有关切,在发展和流变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财会思想,包括现存五经中的财会思想和各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总体来说,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偏重国家财计制度、注重分配与平等。先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初的高峰,其财会思想虽然较为朴素和原始,但作为后世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文化形成的理论根基,仍然有极大的学术意义。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对以古鉴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华  
阿尔巴德定理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该定理是由匈牙利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亮  刘树民  
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经典阅读状况,指出了经典阅读重在内容,提出了重视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介绍了新媒体中的经典阅读资源,论述了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地促进经典阅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翁再红  
艺术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流传物,皆由某种特定的物质材料或精神符号承载,经典建构因此在本质上也涉及文本传播问题。文本借助不同的媒介建构了差异性的文化生态,其媒介层面的表征是构成文本经典性的重要标志。以此为据,本文从“经典性”概念入手,逐层梳理了其与媒介合法性、跨媒介叙事、故事世界建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媒介之于经典的基础作用由此可以得到必要说明;经典化历程所隐含的媒介辩证法也将得到有效揭示。文本经典地位的确立,既以其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媒介的本真性、走向高度融合的跨媒介性为关键表征,又是借助跨媒介叙事所建构的故事世界、通过叙事元素叠加和形象谱系建构而不断得到强化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牧桐  
1.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2.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点评: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关键词: 氨基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这是出自唐朝吴兢的《贞观政要·慎终》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并不是懂得某个道理就是难得的,真正难得的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也不是说会运用某种理论就是最难得的,最难得的是能有恒心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这句话所阐释的道理对于很多方面都是适用的,比如学习,比如读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原谅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传承和复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读书、写作、授徒的过程中,真德秀坚守理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思想。通过对《西山读书记》《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真德秀的传世之作进行研究,发现他在读书次序、读书方法和读书内容等方面,传承了“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以及朱熹的阅读思想,并创新了一种牢固的读书体系。这种读书体系对于解决目前经典阅读的诸多困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捷  金雪军  
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因素是多维度的,而贷款利率的决定则是其基础。但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贷款定价时却往往忽略贷款利率的决定基础,模型设计里未能反映贷款定价的一些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上世纪50-60年代业已发展成熟的经典利息理论回答了利率如何被决定这一重要问题,蕴含了丰富的贷款定价思想。本文通过回顾与利率决定相关的经典利息理论,指出贷款定价必须重视贷款项目的收益与风险,必须考虑银行的资产结构、市场基准利率和贷款期限,且贷款定价的研究方法应采用局部均衡的非综合模型,重点考虑微观因素。而非宏观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江  
循环经济模式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对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提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观点,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循环经济"概念,但是,他的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十分清晰。马克思提出这一思想要比美国经济学家早半个多世纪。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近日看到《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2期张连起老师撰写的《品鉴经典:以思想为媒》一文,深有感触。张老师批评"学术圈互为读者"和"思想苍白"的问题值得深思。当然,在我看来,"学术圈互为读者"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原谅  
理学读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对程颐、程颢、朱熹、王应麟、程端礼、陆世仪等人的读书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理学读书思想的演变过程;针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借鉴理学读书思想的宗旨和《小学》处理五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利用《小学》在大学新生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帮助目前在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解决"失小学之序"的缺憾,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并提出理学思想的阅读推广书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进  
在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构。原壤先被视为一个"失礼"之人,后被皇侃改塑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方外圣人"。前者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旧"关系,从而将全章主旨放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上,由此深入思考礼法秩序的存在根基问题;后者则侧重思考原壤的个人思想,为原壤的失礼进行辩护,进而为消解礼法秩序提供思想资源。朱子对原壤形象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在尊重原壤思想形象的同时对之进行了根本否定,使该章主旨得以重现。现代思想基于平等自由的诉求,消解了朱子的努力,遮蔽了该章本来严肃重大的问题,降低了该章及经典的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华兵  
财富或收益的分配是人类理财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国古代有很多理财分配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很值得品味和借鉴。一、对分配重要性的认识《管子·牧民》云:"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关键是没有人能够管理分配好。这道出了作为社会群体而存在的人该如何分配和占有财富是一个根本而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为什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