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
2023(4)
2021(2)
2020(2)
2019(7)
2018(7)
2017(12)
2016(10)
2015(10)
2014(18)
2013(14)
2012(34)
2011(29)
2010(16)
2009(11)
2008(8)
2007(13)
2006(5)
2005(3)
2004(1)
作者
(29)
(21)
(17)
(16)
(11)
(11)
(11)
(10)
(9)
(9)
(8)
(8)
(7)
(7)
(7)
(7)
(7)
(7)
(6)
(6)
(6)
(6)
(6)
(6)
(5)
(5)
(5)
(5)
(5)
(5)
学科
中国(42)
学校(41)
高等(27)
技术(26)
技术学校(26)
职业(26)
职业技术(26)
高等职业(26)
管理(23)
教育(15)
教学(10)
(9)
(8)
农业(8)
专业(7)
专业学校(7)
中等(7)
中等专业(7)
中等专业学校(7)
德育(7)
思想(7)
思想政治(7)
政治(7)
政治教育(7)
治教(7)
(6)
计划(6)
机化(5)
(5)
理论(5)
机构
学院(127)
职业(108)
技术(83)
职业技术(78)
教育(75)
大学(64)
技术学院(56)
研究(53)
师范(39)
(39)
(35)
中心(33)
(29)
(29)
(28)
研究所(28)
师范大学(27)
科学(27)
职业教育(22)
工程(21)
(20)
农业(20)
技术教育(19)
(19)
科技(19)
职业技术教育(19)
业大(17)
中国(17)
学校(16)
(16)
基金
研究(76)
教育(70)
项目(57)
科学(56)
课题(49)
(46)
(46)
(45)
编号(44)
成果(41)
主持(40)
主持人(38)
(38)
(36)
规划(34)
年度(32)
(28)
教育科(28)
职业(28)
教育科学(27)
高职(24)
(23)
(21)
社会(21)
职业教育(21)
(20)
基金(20)
职教(20)
(19)
重点(19)
期刊
教育(132)
职业(101)
技术(89)
中国(86)
技术教育(86)
职业技术(86)
职业技术教育(86)
(47)
职教(47)
论坛(47)
(23)
研究(22)
农业(19)
(18)
经济(18)
(10)
学报(9)
教研(7)
科学(7)
高教(7)
国特(6)
(6)
特殊(6)
特殊教育(6)
业经(5)
中国农业(5)
农业经济(5)
大学(5)
学学(5)
高等(5)
共检索到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怎样的职业教育才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从何而来?这是中国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都要回答的时代命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的道路上,许多学校都在努力用自己特有的办学实践诠释心中的答案。正是他们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职业教育最为绚丽的图景,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灿烂曙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  
本刊于2012年最后一期,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以"品质职教"为题对宁波外事学校的办学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报道。这所学校几十年坚持用"品质职教"定位自己,在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现代转型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宁波外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启迪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方向和路径,许多同仁希望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振强  刘自团  
宁波的高职教育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迅速壮大,其快速发展的基础在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今后宁波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少部分升本的高职院校应继续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增加部分专业招生比例的同时,要尽量避免专业的重复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薇薇  
中职学校图书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向上与公共馆联盟,向下与班级图书馆联动,在三级协同合作中不断丰富图书馆内涵,依托公共馆资源背景,建构阅读情境,丰富阅读协作,组织阅读会话,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以阅读促进学生成长,以书香校园建设带动书香社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璐轶  袁建萍  
国际金融危机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产业,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将告别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深化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剖析了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君庆  
高职教育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供借鉴的范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三三模式"。文章分析了"三三模式"的内涵和确立过程,对"三三模式"的成功因素进行了总结,对深化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技能提升为突破点,以项目课程和地方特色教材建设为着力点,以师资水平提高为保障,研制《专业技能教学标准与检测》,明确教学要求,规范水平考核,构建"技能教学有标准、赛项设计多元化、专业实训求实效"的教学机制,使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教学与赛项、素养与技能之间相互促进,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灵玲  
本文参照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初拟指标,运用调查统计法,构建了高职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提出了高职教育服务质量六大差距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宁波市几所高职院校的指标满意程度进行排序、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木生  余小春  邓香兰  李杨  
为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以学院为单位,运用整群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内4所高职院校25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①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指数均分(5.60±1.28)高于中值5分;②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院校、不同系部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建国  蔡建平  
宁波地区产业集群发达,其升级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对宁波地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特点和集群经济特色的深入剖析,构建"GDP-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对该地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特色集群经济的协调性作量化分析,提出结合地区集群经济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若干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波  
宁波市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业层面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通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中外课程与教学的衔接、中方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学生继续学习和合作办学的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快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合理分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健全政策强化办学监管等途径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梦红  
师资队伍水平一直是制约各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短板"。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敢于直视"短板",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中职师资"五进"式校本研修模式,通过教师进企业、进协会、进高校、进赛场、进工作室等途径,培养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兴才  张焕强  柳飞  
近十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它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然而,由于办学层次低,体系不完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对更高层次、更高规格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实现“两个转变”,现行职业教育不仅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而且自身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突出表现为近两年全国中等职教普遍滑坡,普通高中招生过热。这表明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急需要有一个拉动力。为此,进行职教高移化已刻不容缓。 职教高移化的内涵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革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中等后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延伸,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对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太  
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董事会或理事会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等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作出新的思考。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的"工"不仅仅是到企业顶岗实习,"以能力为本位"不是"技能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走出校门的一个就业岗位,"双师型"教师不是"双师证书型"教师,董事会或理事会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高职共识有着自身的要求和本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