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1)
2023(11254)
2022(9382)
2021(8448)
2020(6771)
2019(15270)
2018(14661)
2017(27084)
2016(14958)
2015(16320)
2014(15879)
2013(15839)
2012(15228)
2011(14043)
2010(14169)
2009(12804)
2008(12658)
2007(11291)
2006(10189)
2005(9507)
作者
(49663)
(41464)
(41245)
(38606)
(26425)
(20229)
(18309)
(16259)
(15891)
(14672)
(14344)
(13733)
(13715)
(13223)
(13192)
(12671)
(12606)
(12323)
(11964)
(11925)
(10848)
(10294)
(10184)
(9517)
(9476)
(9325)
(9243)
(9060)
(8682)
(8463)
学科
(64549)
经济(64481)
(38232)
管理(37457)
(27936)
企业(27936)
方法(21762)
中国(21133)
(19826)
地方(19457)
数学(18902)
数学方法(18679)
业经(15601)
(15156)
农业(13899)
(13224)
(13091)
(13043)
贸易(13032)
(12585)
(11449)
金融(11448)
(11413)
银行(11348)
(11044)
环境(11007)
(10984)
地方经济(10922)
技术(10575)
教育(9314)
机构
大学(218148)
学院(217426)
研究(89162)
(87510)
经济(85545)
管理(75831)
理学(64659)
理学院(63762)
中国(63688)
管理学(62396)
管理学院(62029)
科学(58352)
(54090)
(49109)
(48384)
研究所(44305)
农业(42976)
业大(41009)
中心(38307)
(37681)
(34780)
(32563)
北京(31637)
(31261)
(29510)
财经(29332)
师范(29015)
科学院(28024)
(27543)
农业大学(27157)
基金
项目(148831)
科学(114628)
基金(105699)
研究(100311)
(97795)
国家(96934)
科学基金(79482)
社会(62774)
(60394)
社会科(59469)
社会科学(59455)
基金项目(55457)
自然(53859)
自然科(52591)
自然科学(52570)
自然科学基金(51645)
(51643)
教育(45403)
资助(43099)
(38181)
编号(38013)
重点(34816)
(31405)
(31286)
计划(31153)
成果(29962)
创新(29467)
科研(29146)
发展(29054)
课题(28956)
期刊
(102595)
经济(102595)
研究(66709)
中国(52586)
(50301)
学报(47673)
科学(40178)
农业(34381)
大学(34084)
学学(32480)
管理(28609)
教育(26600)
(26415)
(21535)
金融(21535)
(18751)
业经(17992)
技术(16922)
经济研究(16911)
财经(14166)
业大(13938)
问题(13157)
(12229)
(12111)
科技(12008)
农业大学(11710)
(10355)
世界(10346)
林业(10342)
商业(10329)
共检索到34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丽  蒋倩  曹世勤  孙振宇  王海光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小麦千粒重和亩产量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病害相对防效和产量相对增加率,从而比较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甘谷试验站不同处理间病害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变化比上庄实验站处理间的大。从相对防效综合来看,天选66号和陇鉴9822的混种处理加重病害发生,而北京0045和铭贤169按照3∶1的质量比混种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效。在甘谷试验站的所有混种处理中,仅陇鉴9825和陇鉴9822按照5∶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正值,其值为1.49%;仅天选66号和陇鉴9822按照1∶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负值,其值为-7.57%,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最大,其值为13.44%。上庄实验站的混种处理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均为负值,农大211和铭贤169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负效应最大,其平均相对增加率分别为-8.62%和-27.20%。在甘谷试验站,千粒重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01 4(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品种混种可持续绿色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孙振宇  黄冲  王爽  潘娟娟  王海光  曹世勤  马占鸿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按不同比例混种,研究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田间效果,以期为利用品种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甘谷县和北京市上庄镇当地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不同混种比例布局了25个混种处理和7个单种处理,比较了品种混种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相对抗病性指数(RRI)把品种抗性加以分类,并以相对混种效果参数(REM)比较各混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混种处理相对于感病品种单种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0.5;混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25个小麦品种混种处理中,有14个处理有增产效果(REM>1),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宇衡  宿巧燕  王泽乐  周天云  刘祥贵  毕朝位  余洋  康振生  
【目的】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重庆市2009-2014年间小麦条锈病监测资料和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影响该病流行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重庆市在经历了2009年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之后,2010-2014年发病程度虽然有所减轻,但仍呈波动性发生的特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充足的越冬菌源量以及适宜的冬春温湿度与该病在重庆市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结合病原菌小种毒性变异速度和菌源地压力因素分析认为,重庆市再次暴发小麦条锈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世保  黄丽丽  康振生  程晶晶  陆宁海  杨之为  陈银潮  
【目的】研究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为利用品种混播这种生态控制条锈病的方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分别设计6个品种单播及其9个组合的混播小区,比较研究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产量差异;并采用TP-M13-SSR技术分析自然发病条件下条锈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多品种混播小区苗期发病中心较少,且发病中心的扩展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在春季流行阶段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品种混播以抗-感组合较好,2007年其相对防效平均为73.27%,相对增产率平均为13.26%;混播中组分数目对病害和产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混播小区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单播小区。【结论】多品种混播对小麦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丽  张贵胜  邝文静  姬红丽  罗林明  倪建英  彭云良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生  谭丽明  赵红  吴绍柱  杨素梅  张志强  丁明亮  顾坚  杨木军  李绍祥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华忠  王忠伟  伍玲  Ravi P Singh  J Huerta-Espino  何中虎  胡嘉  陈放  夏先春  
【目的】发掘川麦107中的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及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小麦持久抗性育种提供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方法】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Toluca试验站、中国成都和雅安3个环境下,对川麦107/Avocet-YrA组合的F5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进行了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SSR标记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成株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在1B染色体长臂远端的Xcwem32和Xgwm818位点之间(连锁距离3.9cM)检测到1个主效QTL,暂定名为QYr.saas-1BL。该主效QTL在3个试验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殷贵鸿  李慧慧  夏先春  阎俊  郑天存  吉万全  何中虎  
【目的】利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解析了周8425B衍生品种的遗传结构,并鉴定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1个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和83个SSR标记分析周8425B及其50份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并利用关联分析定位抗条锈病基因。【结果】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67.6%,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周8425B对其衍生一代、二代和三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7.7%、63.6%和58.8%,在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8.7%、62.0%和59.4%。周8425B对其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振生  王瑶  黄丽丽  魏国荣  赵杰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研究了非亲和组合中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非亲和组合分别由小麦品种牛朱特与条中 2 8号小种、杂种 4 6与条中 2 9号小种、天选 882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 ,对照亲和组合由小麦品种辉县红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小麦条锈菌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 ,菌落形成延迟或败育 ,病菌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量明显减少。寄主细胞的坏死与条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 ,免疫组合中病菌的受抑程度高于近免疫组合的。电镜观察发现 ,在抗病品种上 ,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志  王胜  姬红丽  倪建英  尹勇  沈丽  彭云良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志  王胜  姬红丽  倪建英  尹勇  沈丽  彭云良  
为了解小麦条锈病菌贵农22致病类群在四川流行后小麦品种田间抗性表现,将134份抗条锈基因载体材料和84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播种于四川省盐亭县黄溪乡、郫县太清镇和江油市武都镇病圃,乳熟后期调查。结果表明,Lee(Yr7,Yr22,Yr23,YrLe1,YrLe2)、Heines Kolben(Yr2,Yr6)、T.spelta album(Yr5)、Hybrid 46(Yr3b,Yr4b,YrH46)、Hobbit(Yr3,Yr4)、VPM1(Yr17)、Renan、Alba(YrAlba)、Avocet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冠林  马占鸿  王海光  
为了解决生产中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症状难以区分的问题,提高识别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多特征参数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图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图像裁剪方法获取典型症状的子图像,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去噪,利用K_means硬聚类算法实现病斑分割,提取病斑区域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特征空间的50个特征参数,设计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根据优选的26个特征参数,利用以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对这2种小麦锈病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训练样本识别率均为96.67%,测试样本识别率均为100%;与其他核函数相比,径向基核函数最适合于这2种小麦锈病的识别。所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敏娜  徐智斌  王美南  宋建荣  井金学  李振岐  
【目的】中梁88375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4/S394//咸农4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系,对小麦三锈免疫。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与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以利于抗源筛选和培育持久抗病新品种。【方法】将中梁88375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用小麦条锈菌条中31号对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SSR技术,选用普通小麦的32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梁88375及铭贤169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中梁88375对多个条锈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CY31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把该基因暂命名为Yr88375。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世保  康振生  张龙芝  杨之为  陈企村  黄丽丽  
为了明确条锈病在小麦混合群体中的发展规律,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混播条件下条锈病的流行动态。结果表明,混播群体中条锈病的病情和流行速率降低;在2~4个抗性小麦品种组合中,其混合效应随混合群体中小麦品种组合数目的增多而增强,当组分数目增加到5个时,混合效应不再继续增加;在小麦品种搭配上,以抗感搭配效果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