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0)
2023(11651)
2022(9942)
2021(9113)
2020(7850)
2019(17823)
2018(17512)
2017(34511)
2016(19064)
2015(20979)
2014(20800)
2013(20819)
2012(19561)
2011(17643)
2010(17824)
2009(16804)
2008(16737)
2007(15484)
2006(13567)
2005(11789)
作者
(57802)
(49272)
(48949)
(46412)
(30689)
(23791)
(22017)
(19385)
(18232)
(17226)
(16799)
(16074)
(15443)
(15426)
(15375)
(15257)
(15100)
(14240)
(14227)
(13955)
(12509)
(12027)
(12013)
(11337)
(11125)
(11023)
(11009)
(10698)
(10022)
(10020)
学科
(81747)
经济(81662)
(58851)
管理(49679)
(46785)
(37295)
企业(37295)
方法(35928)
数学(32633)
数学方法(32408)
农业(30737)
(21478)
业经(20428)
中国(19178)
(16739)
(16543)
贸易(16539)
地方(16330)
(16216)
(16146)
(12744)
(12454)
财务(12440)
财务管理(12409)
(12142)
银行(12078)
税收(11959)
(11900)
环境(11889)
企业财务(11774)
机构
学院(277927)
大学(274502)
(116805)
经济(114614)
管理(104839)
研究(94948)
理学(91380)
理学院(90395)
管理学(88946)
管理学院(88463)
(75614)
中国(72537)
科学(61588)
农业(59225)
(56318)
业大(53337)
(51864)
(50652)
研究所(46214)
中心(44958)
(41904)
财经(41535)
(37847)
农业大学(37204)
经济学(35543)
北京(34441)
(33228)
(33124)
经济学院(32660)
师范(32656)
基金
项目(188785)
科学(146256)
基金(137276)
研究(131361)
(122723)
国家(121639)
科学基金(101822)
社会(84594)
社会科(79905)
社会科学(79875)
(75163)
基金项目(73862)
自然(66852)
自然科(65218)
自然科学(65192)
自然科学基金(64075)
(62510)
教育(57733)
资助(54823)
编号(53059)
重点(42335)
成果(41852)
(41695)
(41507)
(40681)
(39160)
科研(36934)
创新(36712)
计划(36702)
(36284)
期刊
(128405)
经济(128405)
(76654)
研究(74831)
学报(54121)
农业(51454)
中国(49975)
科学(45725)
大学(39290)
(39109)
学学(38017)
管理(30958)
业经(27353)
(27060)
金融(27060)
(25463)
技术(20079)
财经(19938)
经济研究(19424)
问题(19074)
教育(17826)
(17032)
(16944)
业大(15457)
农村(14579)
(14579)
世界(14435)
农业经济(14095)
技术经济(14065)
农业大学(13550)
共检索到40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  李道国  
本文通过对江苏、山东等6省的农户实地调查,获取了农户种植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田作物的相关生产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选用保护品种对其增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认为,如何在保护育种者权利的同时,保证农民也拥有保护品种的排他种植权利,从而保障农户利益,这是完善品种权保护制度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艺潼  周应恒  张宇青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能够将其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资金、人力、经营理念、营销渠道、品牌资源等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带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文章按是否由工商资本独立进行种植生产将工商资本进入种植环节分为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的组织方式和促进参与农户增收的机理及潜在的风险,直接模式增加参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非农收入,间接模式增加参与农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因此,得到结论,对于农业经营能力低、非农就业能力强的参与农户鼓励工商资本采用直接模式进入种植环节;对于农业经营能力强的参与农户鼓励工商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静文  何文剑  张红霄  
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能否促进农户增收,是评价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厘清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在政策实施层面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在理论剖析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通过资本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要素配置影响农户收入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和浙江五省跟踪调研获得的9期非平衡面板2202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等实证检验了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林业收入、非农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发现,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会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来增加农户的各项收入,即劳动力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被证实。然而,林地资本投入的中介效应未被证实,可能因为林业投入产出的滞后性导致近几年的资本投入尚未对林地产出和收益产生影响;同时林地流转的中介效应也未被证实,原因可能是调研地区农户流出林地较少,导致林地流转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放松对林权抵押贷款用途的限制,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并促进增收;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包括林权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系统,促进林地流转市场供需平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陈建新  
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耕地—草地交错分布的资源特点、农牧业并存的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各种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结论显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经营的综合效益较单独经营种植业或单独经营养殖业高,所以,农牧业横向一体化是增加农户收入较优的经营形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的综合效益较简单的农业纵向一体化高,且计量回归结果也显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大,所以,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增收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最佳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兵  李娜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欣  张安录  杨欣  李超  
研究目的:从农户微观收入视角和收入差距变化视角,分析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对不同参与农户增收及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尼系数测算法。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有效增加了参与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且转出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转入户。(2)农地流转对转入户家庭人均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家庭纯务农比例、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农业投入增加值;对转出户家庭人均收入、非农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家庭在外打工比例、固定资产值、补偿金支付;其中土地流转面积和签订转租合同对流转户收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家庭财富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远远  郭焱  朱俊峰  
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户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可能伴生收入分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使用Heckman处理效应模型和反事实模拟分析法,考察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及其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流转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但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来的低水平均衡,带来农村收入不平等扩大,相较于未发生土地流转情境,土地流转情境下农户的收入不平等指数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促增效应大于低收入农户,以及低收入农户参与土地流转面临更高的"进入"门槛,是土地流转会扩大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据此建议,政府在积极培育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的同时,相关的制度设计还应有意识地向贫困地区和弱势农户倾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伟新  郭洵婷  许蒋鸿  祁春节  
为研究"互联网+"条件下果蔬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户增收效应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2007—2017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普及对果蔬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果蔬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户增收存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和宽带互联网普及率的单一门槛效应;(2)果蔬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户增收的互联网门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3)以宽带互联网为门槛时果蔬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户增收所产生的门槛效应比以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为门槛时更为显著;(4)2007—2017年我国农村人均果蔬特色产业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帕尔玛比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产业融合与发展,以期为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与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微观实证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鑫  孙维祺  任金政  
本文基于全国2019年5 717个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PSM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探究农业生产外包服务选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1)较高比例的种粮农户选择了生产外包服务,采纳劳动密集型外包服务的程度相对较高。从作物品类来看,水稻外包服务的增收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玉米的外包服务,而小麦外包服务的增收效果并不显著。服务的选择能够显著提升粮农的家庭总收入、种植性收入和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其对营农收入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2)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收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耕地、收割环节外包所产生的增收效应最大,其次是防治环节外包;而播种环节外包的增收效果并不显著。(3)生产外包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外包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东部地区外包服务的增收空间有限;从粮农组群差异性来看,外包服务的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少及粮食耕种面积越大的种植农户,外包服务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规模经济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以跨省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对金融生态、农户增收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对农户增收和农业发展的总量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2)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农户增收和农业发展之间则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对农业发展的总量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但与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4)金融设施和制度基础与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但与农业发展的总量水平则不存在系统性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美兰  
文章论述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概念、分类、存在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关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增收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不足,并提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是未来林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关注这类主体的促农增收作用,充分挖掘林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宋全云  吴雨  何青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线性模型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并增加了非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机制分析发现,大学生村官可通过下述途径促进农户收入和非农业收入:(1)大学生村官显著促进了农户的非农就业和创业参与,从而有利于非农业收入的增加;(2)大学生村官改善了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促进农户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拓宽了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本文研究揭示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户增收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蓉  
农民增收问题,实质上是农民在国家收入分配大格局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以经济形式表现的政治问题。农民增收能力与其整体素质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教育培训是帮助农户提升增收能力的有效手段。相信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和依靠科技是现代农业对农民的客观要求。高素质农民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必备条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玉霜  曲秉春  
我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日益凸显,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势在必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经营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并通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带动了农民增收。借鉴国外合作社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是推动农业经营创新的巨大动力,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新农民培养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