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6013)
- 2022(13440)
- 2021(12162)
- 2020(10321)
- 2019(23265)
- 2018(22895)
- 2017(44244)
- 2016(23755)
- 2015(26510)
- 2014(26119)
- 2013(25888)
- 2012(23944)
- 2011(21438)
- 2010(21666)
- 2009(20646)
- 2008(20365)
- 2007(18435)
- 2006(16168)
- 2005(14761)
- 学科
- 济(120384)
- 经济(120273)
- 业(93084)
- 企(83407)
- 企业(83407)
- 管理(82825)
- 方法(46253)
- 数学(36915)
- 数学方法(36633)
- 业经(33778)
- 农(33278)
- 财(32316)
- 地方(25476)
- 中国(25365)
- 农业(23545)
- 务(23035)
- 财务(23002)
- 财务管理(22966)
- 企业财务(21716)
- 制(21671)
- 学(20817)
- 技术(19284)
- 和(19184)
- 贸(18788)
- 贸易(18777)
- 理论(18608)
- 易(18126)
- 体(17338)
- 划(17110)
- 策(17032)
- 机构
- 学院(348290)
- 大学(340937)
- 济(152814)
- 经济(149913)
- 管理(137586)
- 理学(117740)
- 理学院(116504)
- 管理学(114927)
- 管理学院(114244)
- 研究(111622)
- 中国(87075)
- 京(70107)
- 财(69612)
- 科学(65898)
- 农(56552)
- 所(55951)
- 财经(55420)
- 江(53823)
- 中心(51703)
- 研究所(50136)
- 经(50040)
- 业大(48021)
- 经济学(46972)
- 农业(44502)
- 北京(43497)
- 范(42940)
- 师范(42587)
- 州(42490)
- 经济学院(42239)
- 财经大学(40438)
- 基金
- 项目(221785)
- 科学(176195)
- 研究(165927)
- 基金(160913)
- 家(137675)
- 国家(136429)
- 科学基金(119129)
- 社会(107639)
- 社会科(102005)
- 社会科学(101978)
- 省(88751)
- 基金项目(85493)
- 教育(75357)
- 自然(75002)
- 自然科(73251)
- 自然科学(73232)
- 划(72262)
- 自然科学基金(71957)
- 编号(68075)
- 资助(64364)
- 成果(53734)
- 重点(49430)
- 发(49379)
- 创(48901)
- 部(48766)
- 课题(45756)
- 创新(44937)
- 业(44599)
- 国家社会(44250)
- 人文(42474)
- 期刊
- 济(181111)
- 经济(181111)
- 研究(102582)
- 中国(62723)
- 财(58726)
- 管理(54766)
- 农(52725)
- 学报(46456)
- 科学(45628)
- 农业(35825)
- 大学(35390)
- 学学(33530)
- 技术(32360)
- 业经(31107)
- 融(30767)
- 金融(30767)
- 教育(30322)
- 经济研究(28874)
- 财经(28408)
- 经(24659)
- 问题(23364)
- 业(21484)
- 技术经济(20841)
- 贸(18012)
- 商业(17826)
- 现代(17434)
- 世界(17219)
- 财会(17063)
- 统计(16182)
- 版(15327)
共检索到52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白玉茹 张翔
在对现有企业并购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品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的并购案例。运用品牌互补性原理分析了并购动因,基于品牌整合视角论述了并购过程,利用财务指标和品牌经济学中的品牌效用度指标评价了并购对品牌的提升作用,最后提出了可运用品牌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并购案例特征,为企业并购理论提供了新的案例分析角度。
关键词:
品牌经济学 企业并购 宝洁公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晏
这里有央企海外寻矿里程碑——中钢收购澳中西部公司,有一口锅引发的争论——SEB国际并购苏泊尔,有资本与人的较量——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有并购手段的典范——潍柴动力合并湘火炬,有象吞象的故事——英博啤酒并购AB公司……这就是我正在读的《并购案例评鉴》。书中收集了最近两年发生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18个并购案例,每个案例都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莅淼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意大利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未能回到危机之前。欧元汇率下跌、流动性严重不足、经济复苏不可期、民粹政党蠢蠢欲动等不利因素,加剧了意大利企业寻求外部力量的意图。在此历史机遇之下,中资企业积极进入意大利市场,并购、参股优质资产,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是,在"走出去"投资意大利的过程中,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冲突、税务、劳工等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成为摆在中国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
中资企业 意大利 并购 文化冲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莅淼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意大利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未能回到危机之前。欧元汇率下跌、流动性严重不足、经济复苏不可期、民粹政党蠢蠢欲动等不利因素,加剧了意大利企业寻求外部力量的意图。在此历史机遇之下,中资企业积极进入意大利市场,并购、参股优质资产,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是,在"走出去"投资意大利的过程中,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冲突、税务、劳工等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成为摆在中国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
中资企业 意大利 并购 文化冲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王冬 吕延方
本文首先梳理已有产业整合的文献,提出目前产业整合的分析框架,然后基于2003—2008年上市企业并购案例归纳出我国产业整合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不同特点的整合模式,对其形成机理进行规范论证,最后基于上市企业的并购案例实证分析各种整合模式对企业的并购效率和长短期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形成如下结论:(1)总体上,我们需要判断整合发生的产业间或产业内要素等转移是否会比以前的使用更有效率。(2)纵向整合、地区内和行业内发生的有效整合一般会促进长期的主营利润率,但跨区域的互补型整合一般会正向影响净资产收益和每股收益。同一集团发生的整合交易对绩效的长期负向影响需要引起注意。(3)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在区域...
关键词:
产业整合 并购 形成机理 绩效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宇飞 段然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起点,分析公司的治理层结构的"黄金降落伞"效应和管理层特征以及"65岁现象"等外部因素,并构建出一个理论框架以解释当下我国企业并购热的原因。为了更好地证实该理论框架,本文选择了互联网行业的万达信息的2014-2015年6次并购作为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万达信息是基于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和自利动机去并购,并不是基于战略的理性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宇飞 段然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起点,分析公司的治理层结构的"黄金降落伞"效应和管理层特征以及"65岁现象"等外部因素,并构建出一个理论框架以解释当下我国企业并购热的原因。为了更好地证实该理论框架,本文选择了互联网行业的万达信息的2014-2015年6次并购作为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万达信息是基于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和自利动机去并购,并不是基于战略的理性并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高菱子
近年来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身规模,实施分散化经营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2010年吉利集团并购了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一汽车行业的"蛇吞象"事件,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将我国的海外并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然而,由于并购战略的高风险性,其海外并购,能否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采用会计研究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并购前后吉利近四年内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考察并购后吉利的财务绩效是否得到了有效改善,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财务绩效 会计研究法 财务指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彦宇 吴之雄
文章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制度障碍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利用WIND资讯2004-2010年海外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性制度约束会通过产业保护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非正式性制度约束不仅能单独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且能通过并购经验对正式性制度约束产生调节作用。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走出去 海外并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晓园 余洵波 涂四春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生产、管理、商品、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跨国界流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球市场逐渐向统一的大市场迈进,区域经济分工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实力较弱、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并购成为我国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新型战略。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企业并购的动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经济学 交易费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由于受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结果。本文以近5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发挥并购积极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玉春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发展的主要和必然采取的方式。不论是垂直并购还是混合并购 ,其本质都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进行的一种合约选择
关键词:
交易费用 企业 并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红卫
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提出了日本吸引海外投资的具体数量目标,对于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通过并购投资日本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技术与经营资源,同时部分日本企业可获得市场与资金,这符合两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但安倍经济学能否确实推进中国企业的对日投资并购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日本对来自海外的直接投资长期持谨慎态度,虽然相关限制政策被取消,但仍存在诸多行政障碍。加之传统日本企业对并购有较强戒备心理,日本至今仍是发达经济体中接受海外投资最少的国家。安倍经济学的实施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日本进行投资,但日本市场的特殊性、高额的商务成本以及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等因素成为对日投资并购的障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骆祚炎
企业并购是企业通过外部合并、兼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并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在并购的同时也导致生产集中并具有潜在的反竞争效果。因而并购不可避免地成为反垄断法律管制的主要对象。新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问题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和争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