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1)
- 2023(8831)
- 2022(7187)
- 2021(6492)
- 2020(5451)
- 2019(11893)
- 2018(11461)
- 2017(21645)
- 2016(11626)
- 2015(12599)
- 2014(12026)
- 2013(11718)
- 2012(10941)
- 2011(9803)
- 2010(9707)
- 2009(9082)
- 2008(9088)
- 2007(8017)
- 2006(7112)
- 2005(6261)
- 学科
- 济(45267)
- 经济(45205)
- 管理(36247)
- 业(33201)
- 企(27170)
- 企业(27170)
- 方法(20027)
- 数学(17323)
- 数学方法(17169)
- 财(13229)
- 学(12940)
- 农(12221)
- 中国(11882)
- 业经(10475)
- 贸(10432)
- 贸易(10429)
- 易(10189)
- 农业(8541)
- 制(8531)
- 务(8138)
- 财务(8134)
- 财务管理(8112)
- 技术(7732)
- 企业财务(7703)
- 环境(7335)
- 银(7073)
- 银行(7022)
- 融(6982)
- 金融(6980)
- 理论(6699)
- 机构
- 大学(172319)
- 学院(169388)
- 济(68580)
- 经济(67343)
- 管理(62058)
- 研究(61834)
- 理学(54726)
- 理学院(54036)
- 管理学(52984)
- 管理学院(52705)
- 中国(45132)
- 科学(41864)
- 农(40020)
- 京(36713)
- 所(32955)
- 业大(32823)
- 农业(32278)
- 研究所(30496)
- 财(30263)
- 中心(27070)
- 江(24659)
- 财经(24513)
- 北京(22710)
- 经(22539)
- 院(22416)
- 农业大学(21695)
- 经济学(21562)
- 范(20695)
- 师范(20281)
- 省(19713)
- 基金
- 项目(121749)
- 科学(95034)
- 基金(90720)
- 家(84002)
- 国家(83323)
- 研究(78722)
- 科学基金(69611)
- 社会(51947)
- 社会科(49108)
- 社会科学(49089)
- 自然(48608)
- 基金项目(48154)
- 自然科(47519)
- 自然科学(47499)
- 自然科学基金(46731)
- 省(46588)
- 划(40861)
- 资助(36386)
- 教育(35636)
- 编号(28424)
- 重点(28099)
- 部(26390)
- 创(25876)
- 计划(25551)
- 发(25443)
- 科研(24355)
- 创新(24138)
- 业(22964)
- 科技(22514)
- 国家社会(22293)
共检索到24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锋 李清 赵平
本文从品牌特性和消费者自身特点两方面出发,探讨品牌至爱的形成机制。具体研究与人无关的品牌特性(品牌独特性、品牌卓越性和品牌质量)和与人有关的品牌特性(自我扩展)对品牌至爱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自我概念塑造时的品牌借用倾向(BESC)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品牌独特性对自我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品牌卓越和品牌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BESC负向调节品牌质量对品牌至爱的影响,物质主义价值观正向调节品牌卓越对品牌至爱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颖杰 杨德锋
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消费过程中的服务体验上做文章。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剖析顾客—员工互动的关系变量(顾客—员工互惠、顾客—员工互赖以及自我—员工互动匹配)和表示自我—品牌匹配的品牌价值观变量在顾客体验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顾客—员工互惠和互赖与功能性体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顾客与员工之间的互惠关系对情感性体验价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顾客与员工之间的互赖感知对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形成具有负向影响;自我—员工互动匹配和自我与品牌价值观之间的匹配在体验价值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因而服务企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邹德强 王高 赵平 王燕
根据品牌资产、品牌关系和目标理论,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价值作为品牌忠诚直接前置变量的作用,功能性、象征性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得到支持,而且这种影响存在非线性的特征。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性别差异和品牌差异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象征性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其作用女性强于男性;(2)随着品牌差异的提高,功能性、象征性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飞 岳美琦 章婕璇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雇主品牌塑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问题。尽管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现有文献中尚无关于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员工职业选择决策更加依赖环境信息的重要特征以及内容型变量和过程型变量一致性对员工离职影响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以无边界职业生涯为背景,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使用199家金融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947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雇主品牌(含功能性因素与象征性因素)、职业满意度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证实: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正向影响员工职业满意度,进而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在此影响过程中,雇主品牌功能性因素(而非象征性因素)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而非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关键解释变量。本研究深化了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员工离职决策机制研究,揭示了组织环境信息一致性、显著性和可比较性对员工离职决策的重要影响,研究结论为管理者降低员工离职倾向、提高优秀人才保留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海霞 田虹
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作为新的提升策略现已成为企业追求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但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国内外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本文采用实验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利他性归因、利他性价值观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价值观水平下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利他性价值观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通过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利他性价值观较高时,间接影响显著;利他性价值观较低时,间接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玉珍 赵京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如何让品牌在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得到顾客的认同,并让顾客持续保持一种对品牌的至爱状态,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顾客感知价值与品牌至爱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及其中间机制。研究表明,顾客感知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均正向影响品牌至爱,而感知成本负向影响品牌至爱;消费者信任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感知价值、品牌至爱以及消费者信任的相关文献,并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有益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为年 史驰宇
伴随着中国市场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消费者内在需求转向为价值观表达,品牌对于价值观的定位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文章以ERKE为例,将郑州市销量前三名的店铺顾客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共情为中介,探讨品牌价值观与共情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价值观的自我超越及保守对提高品牌忠诚有重要影响;品牌价值观的自我提升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情;品牌价值观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大部分来自直接效应,共情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品牌价值观 共情 品牌忠诚 ERKE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本文旨在研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的作用机制,评估了国家品牌形象、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以此三者为自变量,以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为因变量的模型。通过在线调研,以来自于美、德、日、意、中的运动品牌为测试对象,面向中国消费者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国家品牌形象和公司品牌形象对产品品牌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五个品牌形象的优劣排序依次为: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卡帕、美津浓。这些结论为品牌形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晓凌 张梦霞
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消费者品牌敏感的影响以及产品利益属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为与地位符合"和"倾听他人"因子能够诠释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而且在产品具备高象征性利益和/或高功能性利益时"行为与地位符合"对品牌敏感有更大影响,但中国现代文化对于品牌敏感未呈现显著影响。
关键词:
品牌敏感 文化价值观 分组多元回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川 张黎 郑毓煌 杜晓梦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品牌延伸的经典研究范式: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两个角度来研究品牌延伸评价,随后再从消费者个体属性视角来拓展此研究范式。在评价品牌延伸时,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对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存在差异:趋进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规避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质量。在发现了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的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品牌延伸 调节聚焦 母品牌类型 匹配类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丽先 李昕璐
企业品牌是顾客对特定企业形成的差异化认知,品牌信任则是连接顾客与企业的关键因素。以物流品牌为研究对象,探讨品牌感知因素、品牌情感依恋、品牌熟悉度和品牌信任的关系,将品牌感知因素归结于品牌质量感知、品牌价值感知和品牌声誉感知三个方面,并建立了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顾客对品牌的价值感知等品牌感知因素既可以对品牌信任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品牌情感依恋间接影响顾客对品牌的信任。此外,顾客的品牌熟悉度会调节品牌价值感知和品牌声誉感知对品牌情感依恋的影响。因此,从顾客对品牌的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声誉感知等方面加强服务以提高顾客对品牌的情感依恋是增加顾客信任的必然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伟彤
文章对零售品牌与自有品牌间价值传导的机制进行研究,得出价格水平满意度、品类感知形象和自有品牌满意度是零售忠诚和信任的三个决定因素。对此,文章提出了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策略,即采用一致的价格政策、产品的高性价比、注重品类形象、为消费者提供品类组合和使用与零售品牌一致的名称。
关键词:
自有品牌 零售品牌 零售忠诚度 品牌名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德锋 李清 卫海英 赵平
文章探讨商店忠诚、自有品牌知识对自有品牌态度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态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并考察消费者交易倾向和产品社会可见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有品牌知识和商店忠诚对自有品牌态度都有正面作用,交易倾向正向调节自有品牌知识对自有品牌态度的影响,负向调节商店忠诚对自有品牌态度的影响;自有品牌态度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有正面作用,产品的社会可见性负向调节这种影响作用,质量易评估性的调节作用缺乏显著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慧 王舒婷
三个实验检验了品牌拟人形象性别与目标消费者性别一致性的积极效应以及品牌热情-能力定位对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出于社会认同动机,当性别刻板印象未被激活时,消费者对于拟人形象和自身性别一致的品牌态度更加积极。而当性别热情-能力刻板印象被激活时,性别一致性的积极效应被品牌热情-能力定位调节。具体而言,对于男性消费者,相对于能力型品牌,热情型品牌由于和男性高能力低热情刻板印象不同,男性消费者对男性拟人形象的社会认同降低,品牌拟人形象与消费者性别一致性对社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积极效应消失;而对于女性消费者,与传统刻板印象相反的高能力低热情的女性拟人形象并未对她们的社会认同及品牌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圣 杨毅
本研究旨在考察品牌信任对消费者口碑传播意向的影响作用问题。基于电子产品行业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420份有效样本,对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品牌信任和品牌涉入对消费者口碑传播意向有显著影响;同时,品牌涉入会调节影响消费者品牌信任与口碑传播意向的关系,随着品牌涉入度的提高,品牌信任对消费者口碑传播意向的正向影响能力会逐步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
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中庸思想的调节作用
跨界行为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基于价值观的多元调节作用
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职业承诺与感知机会的调节作用
个人/集体主义倾向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知识活性的调节作用
顾客言语冒犯对销售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上司支持感和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
组织募捐方式对员工捐赠数额的影响研究——面子倾向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品牌象征价值如何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性别和产品可见性的调节作用
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
离职倾向与行为表现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