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0)
- 2023(15058)
- 2022(12881)
- 2021(12305)
- 2020(10405)
- 2019(24092)
- 2018(23983)
- 2017(46505)
- 2016(25454)
- 2015(28990)
- 2014(29048)
- 2013(28567)
- 2012(26930)
- 2011(24133)
- 2010(24487)
- 2009(22743)
- 2008(23018)
- 2007(20933)
- 2006(18215)
- 2005(16419)
- 学科
- 济(105613)
- 经济(105490)
- 管理(75192)
- 业(72886)
- 企(59946)
- 企业(59946)
- 方法(49757)
- 数学(43509)
- 数学方法(42866)
- 农(30168)
- 财(28530)
- 中国(26790)
- 学(22293)
- 业经(22142)
- 贸(21468)
- 贸易(21457)
- 制(20864)
- 易(20839)
- 地方(20705)
- 农业(19565)
- 务(17783)
- 财务(17721)
- 财务管理(17677)
- 银(17368)
- 银行(17326)
- 融(16826)
- 金融(16821)
- 企业财务(16755)
- 理论(16614)
- 行(16527)
- 机构
- 大学(369804)
- 学院(369418)
- 济(152266)
- 经济(149049)
- 管理(142979)
- 研究(125550)
- 理学(122534)
- 理学院(121167)
- 管理学(118865)
- 管理学院(118149)
- 中国(96678)
- 京(78041)
- 科学(76426)
- 财(72128)
- 所(64289)
- 农(63923)
- 中心(59062)
- 研究所(58007)
- 江(57323)
- 财经(57036)
- 业大(54848)
- 经(51679)
- 农业(50276)
- 北京(48973)
- 范(48500)
- 师范(48013)
- 经济学(46319)
- 院(45135)
- 州(45078)
- 财经大学(42224)
- 基金
- 项目(242565)
- 科学(190945)
- 基金(177007)
- 研究(175040)
- 家(154790)
- 国家(153529)
- 科学基金(131461)
- 社会(110050)
- 社会科(104284)
- 社会科学(104251)
- 省(93932)
- 基金项目(93116)
- 自然(86724)
- 自然科(84774)
- 自然科学(84744)
- 自然科学基金(83260)
- 教育(81659)
- 划(79924)
- 资助(73937)
- 编号(70843)
- 成果(58418)
- 重点(54741)
- 部(54463)
- 发(51711)
- 创(49816)
- 课题(49185)
- 科研(47027)
- 教育部(46654)
- 创新(46602)
- 大学(45519)
- 期刊
- 济(168839)
- 经济(168839)
- 研究(107452)
- 中国(71227)
- 学报(58543)
- 农(57474)
- 财(57127)
- 科学(54539)
- 管理(53454)
- 大学(44341)
- 学学(41821)
- 农业(38508)
- 融(38429)
- 金融(38429)
- 教育(37893)
- 技术(32634)
- 财经(28524)
- 业经(27184)
- 经济研究(26555)
- 经(24496)
- 问题(22185)
- 业(21030)
- 贸(19925)
- 统计(18843)
- 技术经济(18544)
- 版(18208)
- 理论(17734)
- 国际(17530)
- 图书(17210)
- 策(16808)
共检索到55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忠 赵平
品牌原产地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重要研究议题。在欧、美、日等地区广泛实证和推广 ,但迄今仍缺少对中国市场品牌原产地评价及其对品牌信念及购买的效应的系统研究。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 ,建立了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理论模型 ,提出理论关系假设 ,抽取京、沪、穗、渝四市共 10 0 5个成人消费者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测量出中国市场对欧、美、日、中四地的原产地评价 ,发现国产品牌形象评分总体上为负面 ,并低于美日品牌 ,但在某些产品类别已显示出相对优势。研究结论证实了品牌原产地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的显著性作用。本文讨论上述研究结论对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借鉴 ,并提出进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基南
本文介绍了原产地形象及其由来,指出原产地形象应构成产品决策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原产地形象对营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产地形象的实质及其与企业品牌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提出了企业应如何利用好的原产地形象来强化企业品牌的措施,最后提出了企业规避负面的原产地形象的营销策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靳明 周亮亮
产品原产地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其产品质量特征与特定生产加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原产地效应更加突出。本文在分析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构建的意义和策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董维维
由于当前市场上品牌名称的繁杂,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准确区分某些品牌的具体来源地。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地存有的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当境外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本土品牌时,消费者会对该品牌形成较差的品牌形象感知;而当中国本土品牌被误认为是境外品牌时,则发现消费者在品牌形象的感知上与本土认知时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第二,购买经历对本土和境外品牌形象感知及品牌偏好均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彧 彭鑫
基于人们对科技强国具有刻板印象,探究来自非科技强国的品牌如何从科技创新和消费者思维的角度突破“来源国偏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证明相比于来源于非科技强国的品牌,来自科技强国的品牌将会让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再购买意向,而实现科技创新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扭转非科技强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建构思维也将调节消费者固有的来源国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消费者层面提出具体的突破路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丽辉 王艳芳 蓝海平 毕楠
区域品牌形象效应的存在性是区域品牌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的基础。可以将国与国之间的产地线索推广到同一国家不同地理区域的产地线索的研究上。研究选取四类区域品牌进行后测控制组实验设计,结果证明:在单线索条件下,区域品牌形象存在原产国效应,不同类型的区域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认知、态度与购买意向的影响不同。快速消费品依托型区域品牌和覆盖型区域品牌、耐用消费品覆盖型区域品牌对消费者的认知、态度、购买意向均具有显著影响,而耐用消费品依托型区域品牌的影响效应却不显著。据此,不同类型的区域品牌可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塑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自治型、中心领导型和品牌协会主导型;其次,分析了原产地品牌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原产地品牌建设和治理作用的博弈过程;最后,给出了原产地品牌治理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符国群
首先回顾了原产地形象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然后,分析了"晕轮效应、概构效应、详尽可能性模型、独立属性假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五种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原产地形象的正面形象以及规避原产地形象的负面形象的品牌国际化策略;最后,讨论了原产地形象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产地形象 品牌 品牌国际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慧芬 赖元薇
通过对赞助策略的分析,以匹克和李宁为案例,提出后来者品牌赞助策略效果的框架,揭示了整合营销契合机制。结论表明,后来者要实现在全球市场上提升品牌形象的目标,需要借助资源杠杆的巧妙策略,使以下各项战术环环相扣,相互契合:实施品类和市场聚焦战略,从而增强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赞助对象或代言人与既定产品和市场高度契合;合作研发的产品品质与款式符合代言人档次,符合目标消费群对性价比的追求;下力配置整合营销的沟通方式。
关键词:
赞助 品牌形象 契合度 资源杠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子明
关于品牌形象的描述,一直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概念,关于品牌形象的构成,也没有相对统一的体系。本文试图澄清品牌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并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品牌形象构成的指标体系,即由品牌认知、产品属性、品牌联想、品牌价值、品牌忠诚五个组成部分。同时,文章还对品牌形象的测量方法与测量项目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测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勍升
当前,品牌化浪潮席卷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原产地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牌为其所在区域打上独特的标签,使得该区域具有相应的品牌资产价值。文章着重研究品牌和品牌资产的内涵及其发展情况,原产地品牌由来及其概念界定,原产地品牌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原产地品牌资产增值对策,即明确原产地品牌远景、提升认知程度和扩大品牌联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映红
塑造品牌形象的基本策略张映红品牌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成功的基础。那么,在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所谓品牌形象不仅指产品的功能、品质以及产品的名称、商标、标志等物化的形象,还包括“浸透”在品牌之中的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耘堂 李东
原产地是农产品质量与特色的天然标签。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迅速推广自身特色提供了有利环境。但很多拥有较好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产地长期处于市场边缘位置,制约着我国农业品牌化的进程。论文以市场中的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揭示原产地形象对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影响路径,并得到如下结论:原产地形象的象征性价值对农产品电商品牌的情感性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原产地形象的体验性价值对农产品电商品牌的结果性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电商品牌的结果性价值对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电商品牌的情感性价值对情感性品牌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性品牌态度和品牌购买意愿对农产品电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原产地形象 农产品 电子商务 品牌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东 张耘堂 唐桂
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互动以及品牌原产地形象的形成进行新的思考、界定并考虑新的影响因素,探讨消费者互动对品牌原产地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难易程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网络在线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变量间的关系假设,结果表明: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原产地认知影响变弱;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反作用的产品认知影响变强;消费者对原产地刻板印象的形成变得更加困难。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者互动 品牌原产地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服务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酒店业的实证研究
大数据时代边境地区县域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升策略
基于跨界IP合作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形象升级与激活策略研究——以稻香村为例
产品伤害危机中修复策略适配性对品牌形象评价的影响——时间距离与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与品牌形象传播策略——评《智慧城市2.0:科技重塑城市未来》
区域市场品牌生态中的密度控制:阿里效应及应用策略
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品牌企业形象维护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的调查分析
政治策略、市场策略与企业成长价值——基于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
试论佛山旅游地品牌及其强化策略
国际贸易中的品牌壁垒及其跨越——基于品牌经济学视角的理论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