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9)
2023(15070)
2022(13250)
2021(12551)
2020(10575)
2019(24199)
2018(23993)
2017(46386)
2016(24954)
2015(28269)
2014(28083)
2013(27623)
2012(25427)
2011(22739)
2010(22773)
2009(21294)
2008(19922)
2007(17209)
2006(14974)
2005(12465)
作者
(70943)
(59071)
(58799)
(56073)
(37619)
(28545)
(26785)
(23517)
(22657)
(20891)
(20255)
(19827)
(18619)
(18461)
(18300)
(17869)
(17691)
(17648)
(16956)
(16820)
(14567)
(14549)
(14304)
(13591)
(13289)
(13072)
(13009)
(12898)
(11900)
(11693)
学科
(100546)
经济(100348)
管理(73656)
(68396)
(58714)
企业(58714)
方法(50284)
数学(42731)
数学方法(42081)
(25937)
中国(25233)
(25057)
(24628)
业经(22394)
理论(19290)
地方(18885)
(17248)
贸易(17241)
(17202)
农业(17063)
(16693)
(16600)
(16224)
财务(16146)
财务管理(16111)
技术(15602)
企业财务(15271)
环境(14827)
(14014)
金融(14011)
机构
大学(356638)
学院(353011)
管理(142265)
(136686)
经济(133715)
理学(124567)
理学院(123172)
管理学(120659)
管理学院(120042)
研究(113261)
中国(82222)
(74585)
科学(72185)
(61820)
(55832)
(54954)
业大(53661)
中心(51735)
研究所(51204)
财经(50774)
(49552)
(47868)
师范(47404)
北京(46329)
(46264)
农业(43150)
(41236)
经济学(41155)
(40471)
师范大学(38534)
基金
项目(248603)
科学(195775)
基金(181552)
研究(179798)
(157955)
国家(156646)
科学基金(135555)
社会(114153)
社会科(107485)
社会科学(107452)
基金项目(96691)
(96423)
自然(89364)
自然科(87378)
自然科学(87355)
自然科学基金(85770)
教育(83741)
(81115)
资助(74896)
编号(73173)
成果(58615)
重点(55107)
(54821)
(51357)
(51335)
课题(49446)
科研(47892)
创新(47778)
教育部(47388)
大学(46909)
期刊
(144264)
经济(144264)
研究(99277)
中国(62083)
学报(58890)
科学(53164)
管理(51562)
(49487)
(47148)
大学(45303)
学学(42510)
教育(40365)
农业(34681)
技术(31283)
(25395)
金融(25395)
财经(24674)
业经(23653)
经济研究(22766)
(21070)
图书(19764)
问题(18447)
(17562)
(17287)
科技(17047)
理论(16805)
技术经济(16800)
统计(15683)
实践(15466)
(15466)
共检索到498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卫海英  李清  杨德锋  
品牌危机不仅伤害品牌关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与企业两类"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冲突,加大交易成本、破坏交易规则和社会稳定。为预防社会关系冲突的形成,本文探讨了品牌危机演化为社会关系冲突的机理;借助解释学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品牌危机引发社会关系变异的实质,构建了产品性能相关(包括产品性能有害类和产品性能无害类)与价值观相关两类品牌危机演化为社会关系冲突的动态模型。研究发现,品牌危机将通过"利益受损意识"、"情感唤起"和"组织化努力"三个阶段演化为企业与消费者群体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群体之间的关系冲突。具体而言,品牌危机使消费者感知心理安全感或自我概念受到威胁,这种对利益受损的意识导致原始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小军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这一挑战的应对,最终要落实到当下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与科学定位,因为,任何经济发展模式本质都是由一定的人与社会关系所支撑的。文章以伦理学为研究视角,回顾了支撑现当代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伦理架构,进而铺陈了当代中国在这一问题研究中的基本路向,这对消解当下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安心  
中国企业品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品牌危机的高发期,品牌危机常态化。从品牌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企业品牌危机产生机理,以利于企业防范和处理品牌危机。首先解释品牌生命周期,其次分析基于品牌生命周期视角的品牌危机产生机理,最后阐述基于品牌生命周期视角的品牌危机产生机理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新宇  余明阳  
文章明确了品牌危机诱因出现后影响消费者策略选择的多种因素,分析了基于消费者信任行为的品牌危机扩散内在机制。得出了品牌危机诱因能否渐变为真实品牌危机,取决于危机初始阶段采取不信任策略的消费者比例与消费者策略无差异点的相对关系的结论。同时为品牌管理者制定危机应对策略提供了可操作的实用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微   王新新   李震  
从品牌购买意愿视角,以准社会关系作为切入点,构建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创作分享行为与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法,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解析新兴品牌的成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准社会关系对用户的新兴品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是促使用户从内容消费者转变成为内容生产者,并最终转化为品牌购买者的主要因素。此外,数字自我呈现和创作意愿在准社会关系对新兴品牌购买意愿影响中发挥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线上积极反馈对该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通  青平  涂铭  
虽然前人已探讨危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但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该研究问题,本文探究了不同品牌危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并以农产品品牌为例,经由两个实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价值型危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品牌资产,功能型危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正向影响品牌资产;价值型品牌危机情境下,企业伪善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岳喜  李洪星  
由于传统的知识化教学长期以来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师生关系亦表现为一种教师主体和学生客体的两元对立,无法促成教学中师生在精神生活中的"相遇"。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中,师生关系则转变为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我与你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对话的主体间关系,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师生关系观念的根本转变与超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景进安  
窜货冲突是渠道危机中的一个毒瘤,对许多企业造成巨大的有形与无形损失。本文从分析引发窜货的内外因根源出发,提出了对渠道危机中的窜货冲突的防与治之对策。同时,也要注意软硬兼施,全方位出招,防止窜货,维护企业分销体系的秩序和网络安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井淼  周颖  
以可辩解型和不可辩解型两种产品伤害危机类型为基础,实验中使用虚拟品牌和真实品牌,分别通过三个研究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危机反应策略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在产品伤害危机中的作用。研究证实,在产品伤害危机中,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不同的危机反应策略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危机反应策略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平时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其为危机做的一种储蓄,企业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伤害。该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找到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保护脆弱的品牌资产免受致命打击,并进一步推动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景华  
解释学对方法论的理解,与传统科学对方法论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图书馆学哲学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者仍然保持传统科学方法的旧观念,在解读新的哲学理论中,不能改变自己的"前理解",达到"视界融合",其结果是出现"误读",难以获得新的哲学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邱景华  
当前我国图书情报界的知识论研究,大量引入西方现代知识论的各种学派理论,但多数研究者还是用"全知"知识观的"前理解"加以解读,所以"误读"是必然的。因此,务必要改变研究者"全知"知识观的"前理解",因为西方现代知识论学派,多数是以"无知"知识论作为理论基础。段小虎在研究中能自觉地运用"无知"知识观,纠正"全知"知识观的弊病,对当前图书情报界的知识论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蛟  卢强  张淑萍  李辉  
近几年,多品牌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消费者对行业信任度的下降。笔者以乳制品行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消费者卷入度、品牌来源国等主客观因素,对比分析了多品牌危机与单品牌危机对行业信任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并运用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品牌危机,多品牌危机更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恐慌的情绪;多品牌危机中,消费者的风险认知越高,行业信任越低;消费者的焦虑情绪越高,行业信任越低;消费者的从众行为越高,行业信任越低;消费者卷入度与品牌来源国对多品牌危机与消费者恐慌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据此,笔者认为多品牌危机发生后,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应该主动澄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朝阳  
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统一整体,其品牌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国家开放大学本身层面,而是应该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纳入统一规划。本文从分析开放大学学生的"组织属性"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开放大学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影响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关键变量进行了筛选,描绘了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成长轨迹,给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策略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华雄  王长征  
在当代消费文化状况下,营销者必须努力去理解消费者在其日常的消费实践中所寻求的意义,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建立的与特定的产品、品牌或其他市场提供物之间不同的基于意义的关系。本文探讨和阐述了应用于消费者研究中以帮助营销者建立这种理解的解释学研究范式,包括它的哲学思想、理论模型和方法论原则。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游艳芬  符国群  
本文以消费者内疚动态变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借助解释学的方法揭示了消费者内疚的变化机制。通过对36个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消费者内疚变化的六种具体形态,并归纳出导致其变化的四种作用机制,包括情绪自然消退、互惠规则、承诺一致和社会支持。每种机制的作用分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操控这些因素来服务于自己的营销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