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8)
2023(11483)
2022(8874)
2021(8149)
2020(6077)
2019(13799)
2018(13635)
2017(24385)
2016(14246)
2015(16167)
2014(16456)
2013(15284)
2012(14234)
2011(13166)
2010(13492)
2009(12080)
2008(11837)
2007(10827)
2006(10166)
2005(9712)
作者
(39033)
(32248)
(32247)
(30692)
(20644)
(15412)
(14714)
(12772)
(12528)
(11713)
(11020)
(10844)
(10496)
(10361)
(10101)
(9997)
(9675)
(9568)
(9346)
(9345)
(8503)
(8053)
(8050)
(7615)
(7370)
(7331)
(7237)
(7229)
(6546)
(6473)
学科
(56501)
经济(56449)
管理(32772)
(31861)
中国(27035)
(22342)
企业(22342)
教育(20861)
(20266)
地方(20264)
业经(16196)
(14409)
农业(14172)
方法(12972)
(11935)
理论(11917)
发展(11800)
(11673)
地方经济(10821)
(10694)
银行(10681)
(10578)
金融(10575)
(10548)
(10477)
数学(10328)
数学方法(10166)
技术(10015)
(9817)
(9048)
机构
学院(194760)
大学(192441)
研究(75258)
(73065)
经济(71191)
管理(63451)
理学(52732)
中国(52033)
理学院(51970)
管理学(50905)
管理学院(50517)
科学(44235)
(43911)
(38276)
(37936)
师范(37673)
教育(34402)
研究所(34337)
(34239)
(33222)
中心(32588)
(30984)
师范大学(30353)
北京(29271)
(27222)
(26862)
技术(26663)
财经(25916)
业大(25152)
职业(23871)
基金
项目(119781)
研究(99085)
科学(95316)
基金(79992)
(68305)
国家(67434)
社会(60293)
社会科(56761)
社会科学(56751)
科学基金(56611)
教育(52290)
(50514)
编号(44299)
(43337)
基金项目(40724)
成果(38786)
课题(35176)
(33547)
自然(31671)
资助(31045)
自然科(30875)
自然科学(30871)
自然科学基金(30291)
(29616)
重点(28910)
发展(27737)
(27213)
(26864)
规划(26668)
(25792)
期刊
(94828)
经济(94828)
研究(71997)
教育(58782)
中国(55554)
(31616)
学报(26627)
科学(25771)
管理(25725)
(24501)
技术(22364)
大学(21818)
农业(21700)
(20551)
金融(20551)
学学(18783)
业经(18244)
职业(16595)
经济研究(14721)
财经(12750)
问题(12374)
(11914)
论坛(11914)
技术教育(11200)
职业技术(11200)
职业技术教育(11200)
(11184)
(11156)
(10778)
图书(10137)
共检索到325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文静  
职业教育品牌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从实际情况出发,走符合民族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道路,是民族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锋  闫智勇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很有必要融合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重新遴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社会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心理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逻辑。因此,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体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层面法制框架的建构、社会层面合作机制的完善、院校层面校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层面群体氛围的创造,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金如  顾馨梅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能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吴文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五个对接,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承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多中心治理的重要举措,其运行应遵循求同、存异和协商原则。现阶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团多元主体未能就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牵头单位及行政力量未能适时转身,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对多数职教集团而言,明确公益属性、合理定位发展目标,采取项目导向的运行机制,保持独立追求善治,将是解决当下问题、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2015年以来,随着2000年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实施的结束,对于未来2030年发展进行规划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未来发展的17个目标。作为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公民收入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发展目标的关键行动领域。2015年以来,UNESCO接连发布《释放潜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建议书》《2016-2021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从理念、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非均衡突破与协调性发展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必要条件。非均衡突破因其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观照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因此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系统演化的逻辑起点。而协调性发展由于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区域社会公平稳定发展,也成为新时期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但是,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非均衡突破还是协调性发展,都存在着局限性。基于非均衡突破与协调性发展的内在耦合逻辑,"非均衡突破、协调性发展"耦合模式应当成为未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之道。而该模式实现的关键则在于建立"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胥秋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英国和美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作者首先系统介绍了英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是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龙  郑亚莉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支撑。在技术变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合作加强的背景下,打造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人才培养方式滞后于产业转型需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质量人才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要求,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和政策制度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辉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旨在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文章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生态本性及教育主体发展均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在遵循系统性、和谐性、适应性、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在宏观层面解决"环境与系统"之间关系的矛盾,在中观层面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从而在微观层面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培养"主体"适应"环境"的生存选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震  
民办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办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民办职业教育应坚持两条核心原则,迎接三大挑战,实现四个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欣旖  闫志利  
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历史根基。文章追溯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缘、文缘、物缘、亲缘与京津冀行政区划变迁,认为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具有受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需要完整理念的支撑及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推动三个特点。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明确一体化主体、完善一体化制度、优化一体化环境、强化一体化动力、提升一体化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新  杨燕英  迟香婷  刘栓虎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成人问卷数据,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回报的类型差异。研究发现,在考虑了受教育年限、本地人身份、就职行业等因素后,职业培训能有效帮助最高学历为高中阶段的劳动力提高回报水平。本文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未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而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然而,应避免通过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实行全国范围内的普职比达标"平均主义"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在普职比不达标的区域,加大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力度,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据市场规律自愿向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元海  肖称萍  
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性不够,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选择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广度的延伸和拓宽,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军  
本文从"共同体"视域中审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可发现其处于工具世界与认同世界分离、职业世界与学生需求世界分离、技术世界与人文世界分离以及学校主体与经济世界分离的境遇中。据此,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就应积极推进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集体认同,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实现市场"供方需求"与学生"需方选择"的有机结合,加强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