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7)
- 2023(5150)
- 2022(4442)
- 2021(4015)
- 2020(3189)
- 2019(6982)
- 2018(6877)
- 2017(12942)
- 2016(7042)
- 2015(7844)
- 2014(7881)
- 2013(7747)
- 2012(7074)
- 2011(6481)
- 2010(6624)
- 2009(6542)
- 2008(6602)
- 2007(5969)
- 2006(5449)
- 2005(5222)
- 学科
- 管理(30008)
- 济(26197)
- 经济(26128)
- 业(24225)
- 企(21802)
- 企业(21802)
- 制(11434)
- 财(10940)
- 方法(8786)
- 体(8087)
- 业经(7497)
- 中国(7385)
- 体制(7014)
- 数学(6845)
- 农(6808)
- 数学方法(6760)
- 务(6640)
- 财务(6622)
- 财务管理(6605)
- 企业财务(6286)
- 银(5891)
- 银行(5885)
- 融(5623)
- 金融(5621)
- 行(5596)
- 划(5291)
- 理论(4982)
- 环境(4839)
- 学(4718)
- 度(4705)
- 机构
- 大学(104815)
- 学院(103670)
- 济(44139)
- 经济(43185)
- 管理(39960)
- 理学(33987)
- 研究(33911)
- 理学院(33625)
- 管理学(33220)
- 管理学院(33002)
- 中国(26565)
- 财(24846)
- 京(21543)
- 财经(18672)
- 科学(17684)
- 经(16848)
- 江(16572)
- 所(16402)
- 中心(15258)
- 研究所(14235)
- 财经大学(13804)
- 经济学(13780)
- 北京(13562)
- 农(13056)
- 范(12921)
- 师范(12821)
- 州(12439)
- 院(12252)
- 经济学院(12211)
- 业大(12094)
- 基金
- 项目(63731)
- 科学(51461)
- 研究(49135)
- 基金(47586)
- 家(40181)
- 国家(39847)
- 科学基金(35141)
- 社会(33004)
- 社会科(31290)
- 社会科学(31286)
- 基金项目(24953)
- 省(24101)
- 教育(22955)
- 自然(21364)
- 自然科(20873)
- 自然科学(20869)
- 自然科学基金(20532)
- 划(20128)
- 编号(19429)
- 制(18948)
- 资助(18713)
- 成果(17050)
- 部(15231)
- 重点(14318)
- 创(13874)
- 国家社会(13759)
- 教育部(13743)
- 课题(13742)
- 性(13447)
- 人文(13282)
共检索到16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龙 齐琪
本文从社会因素、零售商营销策略、消费者购买意愿及产品与信任角度比较分析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的差异,旨在为零售企业成功经营自有品牌,提出更好的产品建议和营销建议。
关键词:
社会因素 营销策略 购买意愿 产品与信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龙 齐琪
本文从社会因素、零售商营销策略、消费者购买意愿及产品与信任角度比较分析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的差异,旨在为零售企业成功经营自有品牌,提出更好的产品建议和营销建议。
关键词:
社会因素 营销策略 购买意愿 产品与信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风田 唐传英 张莹
从单纯的出口“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输出 ,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转换 ,是提升我国企业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但中国品牌输出又面临国家负面形象等问题 ,清除这些“负代码” ,不仅需要企业个体品牌的努力 ,更需要重塑国家品牌。2008年的奥运会为“中国品牌”宣传推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国应该借此机会 ,全方位打造国家品牌形象。
关键词:
中国品牌 中国制造 国家来源 刻板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孝军 付红桥
要改变“中国制造”在消费者的低端形象,必须有一些自己的国际强势品牌。弄清我国企业目前在品牌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际品牌创建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制定出我国企业在打造国际强势品牌时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国际 品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盾 宋慧玲 聂佳佳
研究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以及制造商品牌和自有品牌之间的竞争关系。考虑了零售商放弃销售制造商品牌产品的情形,分析了6种情境下的博弈模型,得出了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策略和利润,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参数对供应链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放弃销售制造商品牌产品的充分条件是自有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小于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此时,如果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和直销运营成本较小,且自有品牌产品生产成本接近于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制造商入侵;否则,制造商拒绝开通直销渠道。
关键词:
制造商品牌 自有品牌 直销渠道 博弈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韩笑梅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品牌建设相对落后,重塑并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形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9世纪的"德国制造"同样是假冒伪劣泛滥,山寨横行,备受世界诟病和抵制。德国人痛下决心重塑德国品牌形象,经过140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德国品牌"优质高端"的形象。我国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品牌形象的重塑。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德国制造 品牌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思强 瞿姣
销售渠道的本质是利益的有序分配,这种分配又是以利润分配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以产品为核心开展与进行的。渠道冲突最终损害的是市场中最基本的客户关系,即制造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危害制造商的品牌。然而经销商行为的不确定性、代理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信息不确定性、品牌沟通效率低下等方面因素损害了制造商的品牌,应从资源依赖、组织基础两种制造商品牌维护模型及在此模型下建立强势品牌、实施品牌扩张两种制造商品牌保护策略。
关键词:
渠道冲突 制造商品牌 品牌维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阿盖什·约瑟夫
入选理由从国家品牌的视角去审视德国制造,探寻德国制造的精髓与价值,为中国的制造业战略、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观点作为一个品牌,国家是由几个独特的和多维的元素构成,是包含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子集出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1
关键词:
德国制造 品牌 子集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继宏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特别强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桂华 申媛婷
要素品牌战略是要素供应商企业实现品牌化的市场战略,已有文献大多就要素供应商视角阐述该战略的意义和价值,而缺乏从成品制造商视角对要素品牌战略的研究探索。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要素品牌战略的机制,文章首先就要素品牌战略的行动方式来剖析战略本质,强调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可以帮助制造商更好地了解供应商,从而形成品牌优势。并基于此分析和比较制造商对要素供应商的关系选择,进一步阐述了制造商可获得的利益,为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战略参考。
关键词:
要素品牌战略 要素供应商 制造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桂华 申媛婷
要素品牌战略是要素供应商企业实现品牌化的市场战略,已有文献大多就要素供应商视角阐述该战略的意义和价值,而缺乏从成品制造商视角对要素品牌战略的研究探索。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要素品牌战略的机制,文章首先就要素品牌战略的行动方式来剖析战略本质,强调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可以帮助制造商更好地了解供应商,从而形成品牌优势。并基于此分析和比较制造商对要素供应商的关系选择,进一步阐述了制造商可获得的利益,为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战略参考。
关键词:
要素品牌战略 要素供应商 制造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桂华 申媛婷
要素品牌战略是要素供应商企业实现品牌化的市场战略,已有文献大多就要素供应商视角阐述该战略的意义和价值,而缺乏从成品制造商视角对要素品牌战略的研究探索。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要素品牌战略的机制,文章首先就要素品牌战略的行动方式来剖析战略本质,强调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可以帮助制造商更好地了解供应商,从而形成品牌优势。并基于此分析和比较制造商对要素供应商的关系选择,进一步阐述了制造商可获得的利益,为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战略参考。
关键词:
要素品牌战略 要素供应商 制造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华军
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决定了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定价权及价值增值的实现,选择正确的品牌战略模式将决定中国制造业能否成功地实现转型。借助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构建了制造业转型的品牌定价权模型,并根据全球制造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总结和归纳了可供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四种基本品牌战略模式,最终为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提供了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