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8)
2023(9717)
2022(8016)
2021(7310)
2020(5974)
2019(13289)
2018(12862)
2017(23823)
2016(12279)
2015(12843)
2014(12337)
2013(11802)
2012(10471)
2011(9203)
2010(8858)
2009(8176)
2008(7804)
2007(6562)
2006(5394)
2005(4217)
作者
(33876)
(28346)
(28271)
(26459)
(17818)
(13687)
(12474)
(11056)
(10715)
(9615)
(9505)
(9336)
(9010)
(8737)
(8580)
(8529)
(8493)
(8461)
(8135)
(8083)
(7021)
(6753)
(6536)
(6466)
(6426)
(6179)
(6112)
(6104)
(5706)
(5628)
学科
管理(43162)
(43006)
(42975)
经济(42927)
(36608)
企业(36608)
方法(18936)
数学(15976)
数学方法(15869)
技术(15726)
(12963)
中国(12832)
(12679)
技术管理(12170)
业经(12070)
(9907)
贸易(9901)
(9651)
农业(9130)
(8424)
(8205)
(8189)
财务(8185)
财务管理(8177)
企业财务(7820)
(7686)
(7686)
银行(7655)
地方(7509)
产业(7400)
机构
学院(166996)
大学(165626)
管理(69816)
(69065)
经济(67971)
理学(62364)
理学院(61733)
管理学(60892)
管理学院(60576)
研究(51712)
中国(38276)
科学(32270)
(32105)
(30206)
(29913)
业大(27619)
财经(24839)
中心(24481)
(24238)
农业(24053)
(23114)
(22871)
研究所(22512)
经济学(21195)
商学(20222)
商学院(20025)
(19792)
师范(19478)
经济学院(19392)
北京(19048)
基金
项目(124604)
科学(100519)
基金(92872)
研究(88141)
(82756)
国家(82009)
科学基金(71537)
社会(59744)
社会科(56832)
社会科学(56823)
基金项目(50564)
(49739)
自然(46966)
自然科(46020)
自然科学(46006)
自然科学基金(45290)
(41927)
教育(39950)
资助(34338)
(33175)
编号(32930)
创新(29882)
重点(27915)
(26995)
(26596)
(25791)
国家社会(25437)
成果(24327)
科研(24005)
(23847)
期刊
(68105)
经济(68105)
研究(43344)
中国(30461)
学报(28589)
科学(26540)
管理(26520)
(26223)
(22226)
大学(21598)
学学(20735)
农业(17663)
教育(15757)
业经(13345)
(12961)
金融(12961)
技术(12618)
经济研究(12026)
财经(11707)
科技(11260)
(10194)
(10112)
商业(9196)
问题(8926)
技术经济(8637)
(8416)
业大(7538)
现代(7230)
(7078)
(7026)
共检索到225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哲  宁昌会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与企业共创品牌价值。先前有不少研究探讨品牌共创如何影响参与共创的消费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面向共创品牌而没有参与共创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仅仅看到共创品牌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到共创过程中。因此,文章从非参与顾客视角出发,探究共创信号怎样影响品牌认同,同时检验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共创信号能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自我建构对共创信号主效应具有调节性;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无法同时调节共创信号主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哲  宁昌会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日益与企业共创品牌价值。先前有不少研究探讨品牌共创如何影响参与共创的消费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面向共创品牌而没有参与共创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仅仅看到共创品牌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到共创过程中。因此,文章从非参与顾客视角出发,探究共创信号怎样影响品牌认同,同时检验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共创信号能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自我建构对共创信号主效应具有调节性;自我建构和产品涉入无法同时调节共创信号主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军  黄颖  
顾客参与品牌共创是企业提升品牌关系质量、建立品牌对抗忠诚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建立了顾客参与品牌共创、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对抗忠诚之间的关系模型,验证了虚拟品牌社区中影响品牌对抗忠诚的因素与路径,为互联网时代促进品牌与客户之间互动关系,提高品牌对抗忠诚,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媛媛  
营销逻辑的变化让企业管理者们看到了顾客参与企业共同创造的力量,开始重视顾客在共同创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以“企业生产产品,顾客购买产品”为中心的产品主导逻辑逐渐被推翻,以“充分听取顾客心声并与顾客共同创造”为中心的服务主导逻辑逐渐被社会认可。本文从品牌共创入手,探究了品牌领域的共创声明对非参与型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共创声明与非参与型顾客购买意愿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即品牌共创声明能增强非参与型顾客的购买意愿。此外,品牌共创声明对非参与型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通过心理距离实现。并且,品牌共创声明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会受到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宁昌会  薛哲  
本文针对品牌识别要素共创,探究顾客感知支持、共创体验与品牌认同的关系以及共创体验与自主感、胜任感和快乐感三个因子的关联性,并检验性别变量对顾客感知支持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共创体验是自主感、胜任感和快乐感三个因子的二阶因子;功能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正向影响共创体验;性别变量对顾客感知支持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共创体验正向影响品牌认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朝辉  
以虚拟品牌社区顾客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顾客参与两种类型价值共创行为与品牌体验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顾客参与发起的价值共创对感官体验、思考体验和行为体验具有正向显著影响;顾客参与自发的价值共创对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和关联体验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是提升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品牌体验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朝辉  卜庆娟  曹冰  
虚拟品牌社区已经成为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典型平台,而品牌关系是虚拟品牌社区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虚拟品牌社区创建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企业通过虚拟品牌社区吸引更多的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或营销互动,以及鼓励社区内顾客之间的体验分享,来加强虚拟品牌社区的品牌关系,然而,上述关系及作用机理还缺乏完善的实证验证。本研究从广义品牌关系视角,运用实证数据验证了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品牌关系的影响,并检验了品牌体验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品牌社区广义品牌关系由顾客品牌/产品关系、顾客顾客关系和顾客企业关系三个维度组成;顾客参与发起的价值共创和自发的价值共创对品牌关系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入品牌体验后,顾客参与发起的价值共创和自发的价值共创完全通过品牌体验影响品牌关系,即品牌体验在顾客参与发起和自发的价值共创各自与品牌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该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品牌关系和价值共创的理论成果,而且为提升虚拟品牌社区品牌关系寻找到了新的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丽叶  袁登华  张红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虚拟品牌社区成为顾客参与品牌共创的重要平台。企业通过该平台来吸引顾客参与品牌的开发、建设和传播,以强化品牌与顾客的关系,建立品牌忠诚,但现有研究未明确品牌共创及其行为类型如何影响品牌忠诚。本文基于对小米品牌社区成员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品牌共创及不同共创行为类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企业发起的品牌共创与顾客参与自发的品牌共创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顾客参与企业发起的品牌共创对其品牌忠诚的影响不够显著,而顾客参与自发的品牌共创对其品牌忠诚的影响非常显著,其影响机制是不仅直接影响品牌忠诚,还通过品牌知识和自我品牌联结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品牌忠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春辉  张银丹  王晓睿  
本文以企业发起的虚拟品牌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顾客参与品牌共创类型对顾客价值各维度的影响假设模型,并讨论了发起的品牌共创在自发的品牌共创与顾客价值各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顾客参与自发的品牌共创和企业发起的品牌共创都对顾客价值各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自发的品牌共创正向影响企业发起的品牌共创;企业发起的品牌共创在自发的品牌共创与顾客价值各维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最后提出:品牌管理者要重视品牌共创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品牌共创活动;优化虚拟品牌社区"软环境",提高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质量;构建以顾客为导向的品牌共创网络,突出顾客价值的重要地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沙振权  何美贤  蒋雨薇  
随着顾客知识的增长及其对独特性需求体验的追求,顾客不仅要求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性,更把参与过程的主导性体验视为服务体验质量的重要源泉。本文以美发业为研究情境,将顾客心理感知因素作为过程变量,构建顾客参与影响品牌关系质量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服务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顾客正面情感的影响则需通过服务体验实现;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服务体验和顾客正面情感之间均有密切正向关系;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正面情感均对品牌关系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服务体验则需通过顾客正面情感和感知价值对品牌关系质量产生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琦  邓玉成  
在Web2.0技术给顾客参与行为带来的变化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顾客参与共创品牌体验价值的机制,并从借助调节定向识别参与偏好、引导虚拟社区顾客公民行为、提升顾客参与网络嵌入水平和激发顾客参与自我效能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Web2.0环境下顾客参与共创品牌体验价值的关键治理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晓东  申光龙  
顾客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中价值共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时学者对其驱动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影响的研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影响理论假设模型。基于477份对虚拟品牌社区问卷数据的分析表明: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显著正向影响自发的价值共创,成员感则对发起的价值共创有积极影响。同时自发的价值共创对发起的价值共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自发价值共创在成员感和影响力对发起价值共创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沉浸感对发起价值共创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虚拟品牌社区是企业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重要平台,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多是基于不同的理论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受到的心理动机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鲜有从企业视角出发,探索治理机制对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本文立足交易成本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从企业视角切入,引入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关系质量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整合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契约治理机制只对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关系治理机制对知识贡献行为与顾客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关系质量在契约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契约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关系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以及关系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研究结论可知,虚拟品牌社区一方面应综合运用契约治理机制与关系治理机制来有效地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以弥补单独运用某一种治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关系质量在虚拟品牌社区中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发现为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婧  邓卉  
近期品牌文献开始将研究边界从消费市场转向组织市场,但仍缺乏对产业服务品牌的足够关注。此外,文献遵循传统的品牌价值链模型,将品牌价值的产生聚焦于企业单方面的营销策略,并未考虑多重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价值共同创造活动。本研究将服务主导逻辑的思维范式整合到品牌研究领域,首先根据三家产业服务企业的定性访谈识别了品牌价值共创活动的关键维度,并确立研究框架,进而通过258对产业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品牌价值共创的维度及其对品牌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研究提取了四组利益相关者界面上八个维度的品牌价值共创活动,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品牌价值的顾客认知以及最终的品牌绩效。论文是首个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对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贞杰  吴学敏  
虚拟品牌社区是价值共创的典型平台,互动是价值共创的行为轨迹,顾客是互动的核心主体,但顾客价值共创互动行为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虚拟品牌社区为研究背景,结合线上线下研究顾客价值共创互动行为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