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5)
2023(17705)
2022(15429)
2021(14338)
2020(12374)
2019(28513)
2018(28231)
2017(54140)
2016(29851)
2015(33554)
2014(33750)
2013(33281)
2012(30431)
2011(27552)
2010(27215)
2009(25131)
2008(24779)
2007(21873)
2006(18662)
2005(16117)
作者
(89134)
(74530)
(74018)
(70567)
(47010)
(35957)
(33690)
(29416)
(28078)
(26316)
(25035)
(24980)
(23546)
(23255)
(23251)
(23090)
(22873)
(22189)
(21336)
(21308)
(18836)
(18236)
(17937)
(16898)
(16824)
(16635)
(16423)
(16407)
(15120)
(15076)
学科
(115601)
经济(115440)
管理(85845)
(81161)
(67405)
企业(67405)
方法(57760)
数学(50754)
数学方法(50095)
(31504)
(30812)
中国(28747)
(27399)
业经(25091)
地方(22209)
(22110)
贸易(22105)
(21474)
(21453)
农业(20846)
(19835)
财务(19750)
财务管理(19706)
理论(18910)
企业财务(18636)
技术(18140)
(18128)
环境(17911)
(16826)
银行(16742)
机构
大学(428840)
学院(427275)
管理(167115)
(164196)
经济(160601)
理学(146203)
理学院(144534)
管理学(141674)
管理学院(140929)
研究(140464)
中国(101861)
科学(92760)
(90115)
(79265)
(73958)
(72146)
业大(71633)
研究所(66537)
中心(64388)
农业(63089)
(61082)
财经(60305)
北京(56045)
(55217)
(54802)
师范(54522)
(50716)
(49571)
经济学(49137)
技术(46211)
基金
项目(300448)
科学(233287)
基金(216695)
研究(210439)
(192170)
国家(190613)
科学基金(161769)
社会(130372)
社会科(123371)
社会科学(123336)
(118685)
基金项目(115832)
自然(109362)
自然科(106784)
自然科学(106748)
自然科学基金(104818)
(100740)
教育(97324)
资助(89475)
编号(85132)
成果(67769)
重点(67747)
(65087)
(63139)
(61998)
科研(58780)
课题(58632)
创新(57929)
计划(57682)
大学(55327)
期刊
(170785)
经济(170785)
研究(114815)
学报(78207)
中国(74161)
(70934)
科学(67514)
大学(57483)
管理(57444)
(56679)
学学(54643)
农业(48506)
教育(42560)
技术(36049)
(31371)
金融(31371)
业经(29342)
财经(28684)
经济研究(27286)
(25249)
(24420)
问题(22900)
(22360)
科技(21542)
图书(20633)
业大(20542)
技术经济(20222)
理论(19532)
商业(19416)
统计(19112)
共检索到595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卓浩  鲁直  
在品牌管理的实践中,很多具有鲜明品牌个性的品牌延伸到了与原来的产品品类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但是,由于现有的感知匹配度建构中并不包含品牌个性的匹配,因而使得当前的理论很难解释营销实践中基于品牌个性的远距离品牌延伸。本文通过理论推演,提出了在感知匹配度中有必要引入品牌个性与形象的匹配,并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地揭示了品牌个性匹配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感知匹配度的三维度建构及其概念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航  
目前对影响品牌联合评价的因素研究主要以合伙品牌之间的匹配度以及消费者对合伙品牌的态度为主,但是针对以新产品开发为目的的品牌联合策略,合伙品牌与品牌联合推出的新产品之间的匹配度是个被忽略的因素,因此文章将这个延伸匹配度加入到品牌联合评价模型中来探讨品牌延伸匹配度对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骏  李善文  朱芸  
本文从消费者个性角度探讨消费者与品牌延伸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以消费者性别人格个性为出发点,依照个性源于消费者人格并赋予品牌的逻辑,尝试运用Aaker(1997)的五维个性量表测量消费者、品牌和延伸产品个性,并聚类三者个性展开品牌延伸实验。实验数据统计及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匹配能带来较高品牌延伸评价和对品牌正面反馈效应,不匹配品牌延伸品牌稀释效应不显著。同时,验证Aaker(1997)个性量表测量中国消费者、品牌及延伸产品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危华  原永丹  
文章基于双重路径的说服理论,采用2×2×2实验检验不同卷入度下代言人吸引力、感知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代言人吸引力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不受卷入度调节;感知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受卷入度调节,高卷入度下,感知匹配性影响更强;代言人吸引力与感知匹配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可见,品牌延伸是企业利用已有品牌优势推出新产品的一种重要方式,选择知名度高的代言人是企业提升品牌延伸效果的有效策略;企业通过操控消费者接触延伸产品时的卷入度,可有效提升品牌延伸的接受程度;企业在进行品牌延伸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延伸产品与母品牌...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川  张黎  郑毓煌  杜晓梦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品牌延伸的经典研究范式: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两个角度来研究品牌延伸评价,随后再从消费者个体属性视角来拓展此研究范式。在评价品牌延伸时,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对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存在差异:趋进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规避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质量。在发现了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的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多少号的皮鞋好?我想谁也回答不出来。但如果以脚做依据,用匹配做标准,对36号的脚来说,就是36号的鞋好,对44号的脚来说,就是44号的鞋好。为什么?匹配。"——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艾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生洪  吴国彬  郝爽  
企业的品牌促使营销人员对产品和服务赋予标志性的意义,因此营销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策略性的品牌管理来进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然而,一些品牌接触并不符合品牌定位策略的常规做法,比如一线员工与顾客的服务接触,现有的文献尚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并检验了信息处理流畅性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产品涉入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表明,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交互作用会影响顾客品牌态度,信息处理流畅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实验二进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生洪  吴国彬  郝爽  
企业的品牌促使营销人员对产品和服务赋予标志性的意义,因此营销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策略性的品牌管理来进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然而,一些品牌接触并不符合品牌定位策略的常规做法,比如一线员工与顾客的服务接触,现有的文献尚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并检验了信息处理流畅性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产品涉入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表明,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交互作用会影响顾客品牌态度,信息处理流畅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实验二进一步证实,当顾客的产品涉入度低时,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会正向影响顾客品牌态度。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有关服务接触中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构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且能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升顾客的品牌态度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珍  李雪峰  叶靖雅  邹鸿辉  
引入"消费者—企业认同"为中介变量,行业属性和社会事业熟悉度为调节变量,从功能匹配和形象匹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匹配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中,"消费者—企业认同"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形象匹配,功能匹配对"消费者—企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影响更显著;行业属性在路径中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耐用消费品行业中,功能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形象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社会事业熟悉度在路径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但高熟悉度情境下更易引发"消费者—企业认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珍  李雪峰  叶靖雅  邹鸿辉  
引入"消费者—企业认同"为中介变量,行业属性和社会事业熟悉度为调节变量,从功能匹配和形象匹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匹配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中,"消费者—企业认同"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形象匹配,功能匹配对"消费者—企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影响更显著;行业属性在路径中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耐用消费品行业中,功能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形象匹配型CSR活动更有效;社会事业熟悉度在路径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但高熟悉度情境下更易引发"消费者—企业认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光华  龚思羽  葛万达  
企业借助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母品牌推出绿色延伸品已成为企业有效占领绿色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品牌绿色延伸类型与消费者思维模式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并检验了环境合理性感知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绿色信任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启动整体思维模式时,消费者对原型性绿色延伸的响应更积极;启动局部思维模式时,消费者对范例性绿色延伸的响应更积极。(2)品牌绿色延伸类型与消费者思维模式的匹配是通过环境合理性感知对消费者响应产生影响。(3)对于绿色信任程度高的消费者,品牌绿色延伸类型与思维模式的匹配对消费者响应具有积极影响;对于绿色信任程度低的消费者,品牌绿色延伸类型与思维模式的匹配效应不存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品牌延伸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能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公广  吴芳  周春元  
从品牌关系视角,探索性分析了品牌关系对品牌联合匹配性与品牌联合效应关系的调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品牌关系对品牌联合匹配性与品牌联合效应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越高,品牌联合匹配性对品牌联合主效应的影响越显著;但品牌联合溢出效应的变化并不明显。同时,品牌联合匹配性的前置性影响也得到了验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永强  毛雨  白璇  曾峥  
研究了不同类别商品的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不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具有外显性特征的商品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理想自我具有一定的关联,而具有内隐消费特征的商品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现实自我具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企业不仅要深刻认识品牌个性塑造的重要性,还要将品牌个性的塑造与消费者的自我概念相结合,对于能够实现消费者不同自我概念的品牌象征意义要进行识别、塑造并强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公广  
已有文献表明联合匹配性是影响品牌联合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在品牌联合场景下消费者对合伙品牌间匹配性感知由合伙品牌间形象相似性程度决定。通过实验研究法检验了联合匹配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引入营销传播变量探析形象突出性维度对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受到联合品牌间形象相似性维度的显著影响;有无广告提示的存在,形象突出性维度对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国辉  梁渊  李季鹏  
借助原品牌推出延伸产品以实施跨界业务突围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势。但关键是,哪种延伸类型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延伸产品态度?基于品牌概念一致性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延伸类型在不同品牌概念下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当原品牌是功能型概念品牌时,因为消费者以产品类别为信息线索形成原品牌的联想模式,故契合度,即强调延伸产品要与原品牌在产品类别上相似的延伸类型,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延伸产品态度;第二,当原品牌是象征型概念品牌时,因为消费者以符号属性为信息线索形成原品牌的联想模式,故真实度,即强调延伸产品要继承原品牌符号属性的延伸类型,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延伸产品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