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6)
- 2023(13834)
- 2022(12044)
- 2021(11192)
- 2020(9287)
- 2019(21439)
- 2018(20965)
- 2017(40765)
- 2016(21755)
- 2015(24461)
- 2014(24000)
- 2013(23758)
- 2012(21650)
- 2011(19347)
- 2010(19217)
- 2009(17200)
- 2008(16487)
- 2007(14167)
- 2006(12297)
- 2005(10597)
- 学科
- 济(85621)
- 经济(85522)
- 管理(62073)
- 业(59928)
- 企(49668)
- 企业(49668)
- 方法(41323)
- 数学(35861)
- 数学方法(35506)
- 农(23472)
- 中国(22183)
- 财(21818)
- 贸(20994)
- 贸易(20988)
- 易(20528)
- 业经(19319)
- 学(17988)
- 地方(16512)
- 农业(15702)
- 理论(14298)
- 技术(14167)
- 制(14003)
- 和(13560)
- 环境(13517)
- 出(13346)
- 务(12874)
- 财务(12811)
- 财务管理(12785)
- 划(12164)
- 企业财务(12045)
- 机构
- 大学(307431)
- 学院(304356)
- 管理(124668)
- 济(123184)
- 经济(120706)
- 理学(109558)
- 理学院(108377)
- 管理学(106638)
- 管理学院(106102)
- 研究(99146)
- 中国(71325)
- 京(64026)
- 科学(61476)
- 财(54344)
- 所(48345)
- 农(47965)
- 业大(46391)
- 中心(44893)
- 财经(44875)
- 研究所(44550)
- 江(41983)
- 经(41120)
- 范(40417)
- 师范(40069)
- 北京(39807)
- 农业(37698)
- 经济学(37562)
- 院(36031)
- 经济学院(34272)
- 州(33981)
- 基金
- 项目(217968)
- 科学(172542)
- 基金(159923)
- 研究(159745)
- 家(139764)
- 国家(138349)
- 科学基金(119325)
- 社会(101974)
- 社会科(96798)
- 社会科学(96772)
- 基金项目(85765)
- 省(83980)
- 自然(77483)
- 自然科(75712)
- 自然科学(75696)
- 自然科学基金(74363)
- 教育(73208)
- 划(70795)
- 资助(64908)
- 编号(64623)
- 成果(51468)
- 部(48682)
- 重点(48176)
- 发(45903)
- 创(45710)
- 课题(43321)
- 创新(42484)
- 国家社会(42268)
- 教育部(42250)
- 科研(41627)
- 期刊
- 济(127334)
- 经济(127334)
- 研究(88233)
- 中国(52488)
- 学报(49005)
- 科学(44650)
- 管理(43946)
- 农(43137)
- 财(39106)
- 大学(37281)
- 学学(34959)
- 教育(33517)
- 农业(30668)
- 技术(24713)
- 融(22061)
- 金融(22061)
- 业经(21397)
- 财经(21062)
- 经济研究(21055)
- 经(18011)
- 问题(17080)
- 图书(16812)
- 业(16137)
- 科技(15298)
- 贸(15048)
- 理论(14546)
- 技术经济(14408)
- 版(13810)
- 商业(13704)
- 现代(13429)
共检索到428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牌发生丑闻,会弱化对同行业其他本国(外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若外国品牌发生丑闻,可以反转对同行业其他外国(本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对品牌丑闻溢出效应做有益补充,且为企业应对丑闻溢出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红艳 王海忠 钟科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品牌丑闻不仅给单个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很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的认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品牌丑闻对关联品牌及整个行业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考察单个品牌丑闻事件对整体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文章发现,原产国刻板印象内容会调节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对能力印象的国家,能力型(vs.道德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对温情印象的国家,道德型(vs.能力型)品牌丑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大。而且,消费者的可预期性感知在上述调节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期望违背理论,并对国家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各类品牌丑闻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伟萍 张啸 段桂敏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法、内容分析等方法,以微博为平台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否认策略,采取改进策略的竞争品牌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对采取缄默策略的竞争品牌的购买意愿介于否认策略和改进策略之间;危机史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品牌丑闻 竞争品牌 应对策略 购买意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欣 郑颖 张鹏
通过五粮液公司的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丑闻时对同行竞争者产生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五粮液公司被调查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传染效应,导致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下降。通过考察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现,白酒行业的公司治理普遍较弱,与实际发生的传染效应相一致,其中部分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上升,显示出竞争效应。通过比较同行间公司治理质量的差异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受到负面传染效应的影响,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受到正面竞争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丑闻 溢出效应 公司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伟萍 赵占恒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引发丑闻事件,致使其品牌形象受损。那么,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否修复已受损的品牌形象呢?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其品牌形象有着显著的修复作用;丑闻责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责任越大,修复效果越弱;就品牌形象修复效果而言,慈善捐助始终是最佳选择,在丑闻责任较小情况下商业赞助显著优于事业关联营销,在丑闻责任较大情况下两者无差异;丑闻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交互作用对丑闻品牌形象的影响受利他性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军 青平 李慧超
研究提出产品伤害危机后负面溢出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证实竞争品牌间负面溢出存在的非对称特点,并且验证了导致非对称效应的3个前置变量:品牌地位、品牌卷入度、品牌-自我概念一致性,消费者思维方式起到了部分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浏 王海忠
层出不穷的品牌负面信息,既伤害了品牌的形象评价,也对品牌代言明星及广告代理服务业的利益带来损害。文章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考察了品牌发生丑闻后对代言明星的负面影响。结果发现:品牌丑闻对品牌形象的评价确实造成很大危害,同时也给代言明星带来负面影响;品牌丑闻的负面影响,依丑闻类型不同而异,同时与代言合同签订时的具体情境有关;能力型品牌丑闻的负面影响溢出比道德型的要强,但仅表现在代言人低过失代言情境下,在高过失情境下无差异。研究结果对品牌维护管理、广告代言管理等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
品牌丑闻 代言情境 丑闻类型 负面溢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春娅 余伟萍 段桂敏
在品牌顺利经营情境下,有关慈善捐助契合度对品牌消费意愿具有积极作用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在品牌丑闻情境下,契合度不同的企业慈善捐助行为对消费意愿是否仍有正向作用呢?目前研究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实验法,探究了品牌丑闻发生后慈善捐助契合度对消费意愿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较之低契合度的慈善捐助,高契合度的慈善捐助导致更高的品牌信任重建和更高的消费意愿恢复;在慈善捐助契合度对消费意愿修复效应中,品牌信任重建起部分中介作用,丑闻后的感知责任起部分调节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钵 朱晓明
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建立了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我国工业领域内跨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1993-2002年间,我国工业领域内的跨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