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7)
2023(11793)
2022(9403)
2021(8261)
2020(6413)
2019(14541)
2018(14600)
2017(27178)
2016(14847)
2015(16447)
2014(16768)
2013(16319)
2012(15175)
2011(13870)
2010(14103)
2009(13097)
2008(12769)
2007(11531)
2006(10719)
2005(10088)
作者
(44778)
(37117)
(37080)
(35167)
(23742)
(17964)
(16706)
(14528)
(14428)
(13437)
(12768)
(12547)
(12091)
(11818)
(11625)
(11481)
(11024)
(10941)
(10846)
(10717)
(9488)
(9223)
(9012)
(8573)
(8432)
(8366)
(8256)
(8237)
(7617)
(7425)
学科
(70927)
经济(70869)
管理(41688)
(36740)
(26899)
企业(26899)
中国(25630)
地方(25114)
(21306)
方法(19936)
环境(19106)
业经(17595)
数学(16753)
数学方法(16568)
农业(14798)
(14670)
(14545)
地方经济(12730)
(11663)
(11433)
金融(11433)
(11357)
(11300)
(11239)
银行(11222)
(10955)
(10935)
发展(10574)
(10543)
技术(10287)
机构
学院(213045)
大学(209758)
(86340)
经济(84269)
研究(81123)
管理(78183)
理学(65365)
理学院(64503)
管理学(63383)
管理学院(63004)
中国(61335)
科学(50914)
(48182)
(41432)
(37776)
(37681)
研究所(37438)
中心(36952)
(34929)
(31853)
业大(31650)
师范(31575)
北京(31063)
(30336)
财经(28987)
农业(28890)
(28530)
(26331)
(26128)
经济学(25586)
基金
项目(141786)
科学(111708)
研究(104669)
基金(99674)
(87117)
国家(86351)
科学基金(73832)
社会(67361)
社会科(63821)
社会科学(63799)
(57760)
基金项目(52984)
(48273)
教育(45685)
自然(45668)
自然科(44458)
自然科学(44449)
自然科学基金(43568)
编号(42305)
资助(38834)
(37650)
成果(33627)
重点(32725)
课题(31145)
发展(30404)
(29889)
(29265)
(29095)
国家社会(27810)
创新(27377)
期刊
(108703)
经济(108703)
研究(67018)
中国(51941)
(35840)
学报(31647)
科学(31601)
管理(29111)
(27190)
教育(25683)
农业(24762)
大学(23915)
学学(22371)
(22030)
金融(22030)
业经(19570)
技术(19450)
经济研究(16229)
问题(15545)
财经(13615)
资源(13593)
(13299)
(11829)
(11706)
科技(11172)
图书(10972)
现代(10941)
技术经济(10579)
商业(9941)
(9710)
共检索到34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河东  
以中国18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并建立耦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昌平  陈洁  王力峰  朱玉鑫  
城市化进程促使民族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作为支撑的基础——生态环境,却有可能面临退化。文章以广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探讨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发现广西城市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周嘉  
通过诠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内涵、形式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是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发展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杰  薛东前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晓慧  卫海燕  
城市化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而城市化的发展又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纵向拉开档次法"对咸阳市1989-2009年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咸阳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体系的准则层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①咸阳市1989-2009年城市化水平在逐年推进,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也在不断增长,个别年份会产生一些波动;②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其中"城市化装备力"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  李雪铭  
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协同学系统分析思路,深入分析城市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间交互胁迫的作用机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化评判。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自1999年以后持续并显著呈现低度协调化发展趋势,协调程度由1999年的"优质协调"下降至2005年的"濒临失调"的危险程度。对此,本文针对大连高城市化发展水平、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却出现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化发展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旭  吴孟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的调和解阶段,但如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增大。基于产权制度的研究视角,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不仅能成为促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无法脱离既有的现实基础,因此有必要在考量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施加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素波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黑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黑龙江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2011年经历了急剧下降,其他年份生态环境质量是不断向好的,两系统的耦合度除了在2009~2010年处于中耦合水平,其他年份处于极强耦合状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向好,2016年开始进入高级协调发展阶段。(2)黑龙江省12个地市整体从中城市化区转向偏高城市化区,高城市化地区在减少,偏高城市化区在增加,低城市化区开始显现,除哈尔滨市是劣生态环境区外,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是不断提高的。(3)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涉及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发展三种类型,并且除伊春市、鹤岗市和鸡西市以外,其他9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是不断向好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咏梅  朱志玲  吴启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城市化水平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银川市2002~2008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方面的实证资料分析,建立银川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协调度模型对银川市城市化水平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8年银川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两大系统基本上处于和谐协调发展状态,但二者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对此提出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波  武春友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