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3)
- 2023(14274)
- 2022(11839)
- 2021(10986)
- 2020(9199)
- 2019(21024)
- 2018(20825)
- 2017(39969)
- 2016(21820)
- 2015(24519)
- 2014(24505)
- 2013(24093)
- 2012(21774)
- 2011(19408)
- 2010(19438)
- 2009(18189)
- 2008(16679)
- 2007(14551)
- 2006(12802)
- 2005(11405)
- 学科
- 济(81685)
- 经济(81594)
- 管理(59646)
- 业(59413)
- 企(48782)
- 企业(48782)
- 方法(35683)
- 数学(30648)
- 数学方法(30323)
- 中国(29248)
- 融(27446)
- 金融(27443)
- 银(25475)
- 银行(25416)
- 行(24530)
- 农(24152)
- 财(22132)
- 业经(20542)
- 学(19973)
- 地方(19300)
- 制(18308)
- 农业(16865)
- 理论(14825)
- 务(14666)
- 财务(14594)
- 财务管理(14571)
- 贸(13960)
- 贸易(13945)
- 企业财务(13858)
- 易(13559)
- 机构
- 大学(303086)
- 学院(301817)
- 管理(116261)
- 济(114258)
- 经济(111611)
- 研究(102898)
- 理学(100700)
- 理学院(99587)
- 管理学(97708)
- 管理学院(97203)
- 中国(80723)
- 科学(66624)
- 京(64740)
- 农(54618)
- 所(52630)
- 财(52627)
- 业大(48708)
- 研究所(48426)
- 中心(47682)
- 江(43521)
- 农业(42983)
- 财经(42730)
- 北京(40802)
- 范(39308)
- 经(38872)
- 师范(38855)
- 院(37328)
- 州(36380)
- 经济学(34508)
- 技术(32455)
- 基金
- 项目(212480)
- 科学(164888)
- 基金(152601)
- 研究(152255)
- 家(134926)
- 国家(133792)
- 科学基金(113333)
- 社会(93688)
- 社会科(88697)
- 社会科学(88674)
- 省(83678)
- 基金项目(81465)
- 自然(75148)
- 自然科(73366)
- 自然科学(73348)
- 自然科学基金(71984)
- 划(70960)
- 教育(68750)
- 资助(62366)
- 编号(62004)
- 成果(50440)
- 重点(48208)
- 发(45765)
- 部(45359)
- 创(44149)
- 课题(42884)
- 创新(41245)
- 科研(41064)
- 计划(39794)
- 大学(38968)
共检索到438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陆文龙
通过模拟试验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咸水冰融化过程及土壤入渗过程不同盐分离子迁移分布规律,以期揭示咸水冰融水水质变化机理及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各离子含量均急速下降,但不同离子融出速度不同,各离子融出比例高低次序为Cl->Mg2+>K+>Na+>SO42->Ca2+>HCO3-;离子融出速度的不同,导致融水离子组成发生变化,最终使融水钠吸附比下降,pH值上升。咸水结冰灌溉使0~80 cm土体中除HCO3-增加6.85%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为下降,各离子淋出比例由高到低为Mg2+>Cl->Ca2+>Na+>K+>SO42->HCO3-;Cl-、Na+淋出比例不是...
关键词:
咸水冰 融化 滨海盐碱地 离子迁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刚 刘小京 张秀梅 孙家灵 牛振
在河北省海兴县对冬季利用苦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进行了大田试验。2005年冬季以试验区地下苦咸水(15 g/L),采用3种灌溉水量(90,135,180 mm)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以不作处理的小区为对照(CK)。结果表明,由于冰层对土体冻融过程的抑制和冰层融化时发生水盐分离而产生的淡水对表层土壤盐分的淋洗的双重作用,次年春季处理小区0~1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明显,3个处理的脱盐率分别为13.1%,74.0%,80.8%,180 mm灌溉水量处理效果最好;而CK小区的表层土壤表现为积盐,积盐率为39.4%。春季冰层融化后大水量处理0~100 cm土壤的含盐量也明显小于CK。
关键词:
滨海盐土 冬季结冰 咸水 盐碱地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全恩 王益权 马忠明 郭天文 车宗贤 黄高宝 南丽丽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盐分累积与离子分异特征,对于挖掘、利用盐渍土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秦安县次生盐渍化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大麦、玉米、果树和裸露地块(CK)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在半干旱盐渍化地区,裸露地块土壤剖面盐分始终处于累积状态,随着时间的推进,盐分累积的强度和深度逐渐增大;种植大麦、玉米,在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抑盐、脱盐的功效;而种植果树,土壤盐分累积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6月,土壤盐分主要累积在大约10—30 cm土层;第二个峰值在8月中旬,土壤盐分主要累积在30—50 cm土层。【结论】在半干...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盐分离子 迁移 累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振强 宇振荣 马永良
1997— 2 0 0 1年间 ,研究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 ,不同深度原位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及其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表明 :使用微咸水灌溉 ,0~ 80cm土壤溶液的电导率迅速升高 ,2年后较淡水灌溉处理同一深度土层土壤溶液的电导率高约 5~ 10mS·cm-1。在一个生长季节内 ,5 5 0mm的降雨和 2 5 0mm的灌溉水对盐分的最大淋洗深度一般都不超过 15 0cm。灌溉农田中 ,盐渍化最严重层是亚表层 (2 0~ 6 0cm)。当 2 0~ 6 0cm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在 8mS·cm-1以下时 ,对夏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 ;若电导率长期维持在 10~ 15mS·cm-1...
关键词:
微咸水 灌溉 电导率(EC)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殿发,郑琦宏
冻融作用是土壤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冻融条件下土壤中盐分迁移是水分对流、浓度梯度、温度梯度、不同溶质、土壤结构及质地等因素作用下的综合结果,温度是导致土壤中水分与盐分迁移的驱动力。在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两次迁移过程构成了特殊的水盐运动规律。在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冻结带土水势降低导致水分不断向冻层迁移,冻结缘以下的盐分同步向上运移,整个冻层的土壤含盐量明显增加;在融化过程中,随着地表蒸发逐渐强烈,使冻结过程中累积于冻结层中的盐分,转而向地表强烈聚集,使表层的盐分含量急剧上升。当冻结层未融通之前,尚未融化的冻层起到隔水的作用,不但阻止顶部融水向下层渗透.而且隔断了与下层水的联系。模拟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中国北方冻融区域土壤盐碱化的发生过程,为有效防治土壤盐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冻融 水盐运移 土壤盐碱化 模拟实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伟 王建国 靳玉荣 崔世茂 王勇 岳玲 白晓雷
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市4个蔬菜主产区设施土壤含盐量均高于相邻大田(CK),除元宝山区外,松山区、红山区及宁城县0~5cm与其低层5~20cm土壤含盐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宁城县连续栽培20年日光温室土壤含盐量达到最大值,表层0~5cm4.12g/kg,低层5~20cm1.8g/kg,4个地区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顺序依次是宁城县>元宝山区>松山区>红山区,宁城县表层和低层平均含盐量最高分别为3.14g/kg和1.45g/kg,比对照大田(CK)增加292.5%和215.2%。连续栽培5年左右设施土壤耕层0~20cm平均含盐量达到最高,这...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化 相关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成立 刘宗潇 翟亚明 郑君玉
以玉米为载体,取滨海农区土壤开展温室避雨盆栽试验,采用矿化度为0.2 g/L的自来水配置NaCl溶液,设置了3种(NaCl,分析纯)矿化度水平(1 g/L,3 g/L,5 g/L)和3种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研究灌水矿化度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对试验土壤EC及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对土壤EC值有显著影响,EC值随着矿化度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土层深度、相同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土壤EC值表现为"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成立 刘宗潇 翟亚明 郑君玉
以玉米为载体,取滨海农区土壤开展温室避雨盆栽试验,采用矿化度为0.2 g/L的自来水配置NaCl溶液,设置了3种(NaCl,分析纯)矿化度水平(1 g/L,3 g/L,5 g/L)和3种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研究灌水矿化度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对试验土壤EC及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对土壤EC值有显著影响,EC值随着矿化度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土层深度、相同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土壤EC值表现为"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同时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均有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大的特性;灌水矿化度差异显著影响土壤稳定入渗率,土壤稳定入渗率随灌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大;而同一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处理下,土壤的稳定入渗率差异不大。本实验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农区微咸水安全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雅茹 马迎宾 郝玉光 董礼隆 肖彩虹 赵英铭 董雪 刘禹廷
【目的】摸清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盐离子分布特征。【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进行实地取样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结果】不同来源灌溉水均是阳离子主要以K+、Na+、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HCO-3、SO2-4、Cl-为主。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全盐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是表层含量最高,存在表聚现象。不同的灌溉水pH值变化趋势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H值均值都是在8. 5以上。不同来源灌溉水各盐分离子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表层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Ca2+、Mg2+、K++Na+、CO2-3、Cl-、SO2-4、全盐量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 pH值与CO2-3、Cl-、SO2-4、全盐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与Mg2+呈显著正相关(P﹤0. 05); HCO-3与其它各离子、全盐量及p H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CO2-3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与SO2-4、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P﹤0. 05)。【结论】不同来源灌溉水土壤全盐量、pH值及各盐分离子变化趋势一致,土壤盐分运移表现为盐分表聚特性。
关键词:
土壤盐分离子 灌溉 乌兰布和沙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凯 张秀梅 李向军 刘小京
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9.59g/L)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灌溉水量为180mm,咸水融化入渗完成后覆以地膜以防止返盐(T),以不灌溉同期覆膜的地块作为对照1(CK1),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地块作为对照2(CK2)。种植作物为棉花。结果表明,冬季咸水灌溉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春季咸水冰融水入渗后,T处理0~20cm土壤表层含盐量由灌水前的0.69%降低到0.39%,脱盐效率为43.5%,显著高于CK1和CK2;而CK1和CK2由于受冬季土壤冻融积盐和春季强烈蒸发影响,0~20cm土壤表层出现强烈的积盐,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从0.63%和0.58%增加到1.44%和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亚丽 李友丽 陈青云 郭文忠
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提高,蔬菜重金属污染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选取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对植物危害程度大的铅、镉、铬3种重金属,分别从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特征,在蔬菜中迁移分布规律,对蔬菜的毒害作用及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概述了蔬菜铅、镉、铬污染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铅 镉 铬 蔬菜 生长 迁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建国 解利昕 王继忠 冯刚 石斯发 时晓伟 胡云霖 夏时云
渤海湾海冰盐度一般在 3‰~ 8‰ ,将海冰融水勾兑成 3‰、5‰、7‰和 1‰ (CK)等 4种盐度进行小麦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海冰融水对出苗期影响甚微 ,盐度达 5‰、7‰时仅推迟 1d~ 2d ;抽穗期随盐度的增加而推迟 ,A组 (津强 1号 )全程 3‰与对照相同 ,全程 5‰、7‰处理 ,分别推迟 4d和 6d。B组 (津硬 8号 )全程 3‰、5‰、7‰处理则分别比对照推迟 3d~ 5d,而A、B两组拔节前用 1‰ ,拔节后用 3‰或 5‰海冰融水组合灌溉分别比对照仅推迟 0~ 2d;生物学产量随盐度增加而减少 ,A组与对照相比全程 3‰增产 1 4 % ,全程 5‰、7‰处...
关键词:
海冰融水 盐度 小麦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文娟 汪志荣 沈冰 王文焰
针对新疆地区大面积盐碱地垦区土壤剖面多呈层状且砂质夹层较多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蒸发条件下不同层位夹砂层土壤剖面盐离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质夹层对离子运动有较大影响。与均质土相比,层位较低的砂层可以促进盐离子向土表迁移;层位较高的砂层能有效延缓盐离子向土表迁移的速度,并可降低土表盐离子的含量,使得更多的盐离子滞留于砂层以下土壤及土、砂界面处,尤其N a+更是如此;砂层层位越高,其对离子向上迁移的抑制作用越强。最后用回归分析法求得了砂层对C l-和N a+起抑制作用的相对临界层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怀玉 张万钧 黄明勇 郭育文 杨永利 王斗天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基本上解除了土壤盐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吕明波 苏芳莉 史哲瑜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湿地土壤镉离子含量的变化,分析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镉离子的迁移特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基地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采用原始COD_(cr)浓度配置50,175,300mg·L(-1),分别在不同生育期(发芽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灌溉不同浓度造纸废水,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废水下湿地土壤中镉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废水质量浓度为300mg·L(-1)处理对土壤镉离子含量影响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镉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C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灌溉方式 湿地 芦苇 镉离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