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5)
2023(9829)
2022(8349)
2021(7532)
2020(6320)
2019(13850)
2018(13508)
2017(25281)
2016(14246)
2015(15399)
2014(15228)
2013(14798)
2012(13685)
2011(12370)
2010(12340)
2009(11675)
2008(11789)
2007(10337)
2006(9180)
2005(8337)
作者
(44493)
(37567)
(37416)
(35328)
(23900)
(18081)
(16686)
(14321)
(14305)
(13404)
(13080)
(12489)
(12467)
(12107)
(11888)
(11450)
(11386)
(11191)
(10914)
(10902)
(9581)
(9273)
(9074)
(8660)
(8518)
(8329)
(8300)
(8266)
(7669)
(7413)
学科
(51714)
经济(51611)
管理(44999)
(41346)
(34168)
企业(34168)
方法(21657)
数学(18793)
数学方法(18545)
(17485)
(15544)
(15503)
(13648)
中国(13613)
业经(13070)
(11009)
贸易(11005)
(10731)
(10583)
(10565)
财务(10565)
财务管理(10536)
企业财务(10016)
农业(9968)
(9705)
银行(9640)
环境(9420)
(9171)
金融(9168)
(9130)
机构
大学(208909)
学院(206340)
(81582)
经济(79979)
管理(75151)
研究(74776)
理学(65466)
理学院(64658)
管理学(63379)
管理学院(63017)
中国(54435)
科学(49314)
(45793)
(43789)
(39886)
(39850)
业大(37690)
研究所(36696)
农业(36533)
中心(32661)
(32126)
财经(31396)
(28502)
(27315)
北京(26628)
经济学(25524)
(25359)
(25134)
师范(24902)
(24299)
基金
项目(145789)
科学(113549)
基金(107418)
(98269)
国家(97504)
研究(97476)
科学基金(81295)
社会(63542)
社会科(60194)
社会科学(60179)
基金项目(57229)
(56735)
自然(55109)
自然科(53838)
自然科学(53812)
自然科学基金(52901)
(49024)
教育(44361)
资助(42777)
编号(35997)
重点(33926)
(32041)
(30867)
(30349)
(30007)
计划(29628)
成果(29181)
创新(29103)
科研(28870)
国家社会(27158)
期刊
(87916)
经济(87916)
研究(57378)
学报(44647)
(41286)
中国(40622)
科学(37862)
大学(32586)
(31767)
学学(31442)
管理(27583)
农业(27113)
(18210)
金融(18210)
教育(17166)
财经(15990)
技术(14427)
经济研究(14361)
(14253)
业经(14251)
(13633)
业大(12957)
(12811)
问题(11924)
科技(11124)
农业大学(10798)
林业(9510)
(9402)
技术经济(8729)
商业(8728)
共检索到301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道新  汪传刚  杨仁斌  赵卫星  邹雅竹  
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咪鲜胺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生物毒性,采用室内恒温光照试验研究了咪鲜胺及其制剂施保克对三叶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咪鲜胺(低于1.56mg/L)和施保克(小于0.63mg/L)能促进三叶浮萍的生长,表现为刺激作用,而高质量浓度的咪鲜胺(大于或等于1.56mg/L)和施保克(大于或等于0.63mg/L)则对三叶浮萍的生长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还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或处理浓度的上升而加强.总体表现出“低(浓度)促高(浓度)抑”或“长(作用时间)抑短(作用时间)促”的毒性效应.第1天时,咪鲜胺对三叶浮萍的毒性低于施保克的毒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理2d以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饮江  宋盈颖  赵圆  辛铎  黄富锡  邵留  
浮萍暴发式生长给河道、湖泊、池塘等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困扰。探讨中草药提取液对浮萍植物的生长影响,以期为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浮萍表观生长状态观察及对叶绿素、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检测,研究了7种常见中草药(甘草、地锦草、金钱草、泽漆、泽泻、黄连、鱼腥草)提取液对紫背浮萍(Soirodela polyrhiz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提取液对浮萍叶状体分蘖的抑制作用最佳,培养期间浮萍叶状体数几乎未增加;地锦草提取液对浮萍生物量增长的抑制能力最佳,培养96 h后浮萍生物量下降至对照组的69%;泽泻提取液对浮萍色素水平的影响最大,培养96 h后实验组叶绿素含量下降55%以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铎  田雨龙  张鸿建  张庆庆  陈柯如  李州  
本研究以‘海发’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Haifa’)为供试材料,研究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浸种预处理对铬(chromium,Cr~(6+))胁迫下白三叶种子萌发耐性的影响。研究表明,5 mmol·L~(-1)的Cr~(6+)溶液显著抑制白三叶种子萌发(P<0.05),且在60mmol·L_~(-1)浓度下效果最佳。Cr~(6+)胁迫下,DA-6浸种使种子萌发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和3.8倍,细胞渗透势显著降低(P<0.05),同时显著提高Cr~(6+)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P<0.05),从而有效降低Cr~(6+)胁迫导致的氧化伤害,提高细胞膜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DA-6浸种可显著提高白三叶种子在Cr~(6+)胁迫下的萌发率及萌发期耐铬性,这与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及增强抗氧化防御系统密切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晓文  席丽霞  蒋明亮  
【目的】系统分析比较5种三唑制剂处理材中三唑的抗流失性能,为三唑制剂及其铜唑制剂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29905—2013方法,分别测定5种三唑在微乳液制剂及与铜胺溶液复配的铜/三唑制剂中的抗流失性能,并探讨添加疏水剂对其抗流失性能的影响。【结果】在三唑微乳液制剂中,丙环唑(PPZ)和己唑醇(Hex)的抗流失性能相当且较高,固着率均达70%以上;戊唑醇(TEB)的固着率较PPZ和Hex低;环丙唑醇(CY)的固着率基本在60%70%之间;三唑醇(Tri)的抗流失性能最差,在本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学贵  姚建明  张洋  赖先文  沈洁  张敏  
为研究草甘膦与百草枯复配剂防除三叶草中表现出的拮抗作用的机理,本试验用95%草甘膦、30.5%百草枯及其混剂为供试药剂对三叶草进行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剂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与百草枯混剂(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影响拮抗作用最强,其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M为-169.58。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切忌将草甘膦与百草枯混用防除田间杂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雄伟  马艳萍  徐呈祥  徐锡增  
研究了外源多胺及其代谢抑制剂灌根处理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年生‘冬枣’(耐盐性弱)、‘金丝小枣’(耐盐性强)嫁接苗叶片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绿体内离子稳态、类囊体膜H+-ATP酶活性及结合态多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mol.L-1NaCl胁迫30 d,0.75 mmol.L-1的3种外源多胺均可提高两个枣品种(特别是耐盐性弱的冬枣)的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Put、Spd效应均显著,Spm效应较小;枣叶叶绿体中不同种类多胺之间存在显著转化关系,Put对枣叶无毒害作用,且是其它多胺发挥效应的基础。应用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和MGBG以及其降解抑制剂AG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丽娟  刘海轩  吴鞠  李金航  李苹  孙广鹏  李军  徐程扬  
目的]探究抑制剂对大叶黄杨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灌木绿篱的化学修剪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场苗圃采用3种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三碘苯甲酸(TIBA)以及脱落酸(ABA))对密植成绿篱状的1年生大叶黄杨扦插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生长、叶片形态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矮化效果最佳、抑制作用最强的为PP_(333),且高浓度PP_(333)对于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持效性较长。叶宽、叶厚以及叶面积在短期PP_(333)处理下高于对照。PP_(333)能提高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叶厚、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来实现,并且PP_(333)使蒸腾速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TIBA有显著减小叶长、叶宽的作用,但能使叶厚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降低叶肉导度、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来降低净光合速率。ABA能增加叶面积(10 mg·L~(-1)处理除外)、叶长以及减小叶片厚度,通过抑制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TI-BA及ABA均通过降低蒸腾速率,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并且影响叶片发育,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且800 mg·L~(-1)的多效唑对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向阳  方矩生  徐筠  康巧华  
改变传统的将乙嗪合剂加工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的惯例,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水基性除草剂———28 % 乙嗪悬乳剂。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乙草胺与嗪草酮混用对防除某些杂草有互补作用。采用孙云沛法测定表明,两者混用对牛筋草和苘麻有增效作用,对马唐和反枝苋有相加作用。对杂草马唐、藜和反枝苋使用后测定,28 % 乙嗪悬乳剂对玉米、大豆、花生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57 ,2-28 和2-14 ,2-17 。经1996 ~1998 年田间试验表明,除沙性土壤外,28 % 乙嗪悬乳剂可以在大豆、玉米、花生地作为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安全使用,适宜的剂量为2250 ~3000 g/hm2 ,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在多雨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乐婷  张饮江  张曼曼  金晶  陈晓君  段婷  王芳  
通过对浮萍表观生长状态的观察记录以及对其抗氧化酶、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研究泽漆水浸液对浮萍(Lemna minor L.)的抑制活性,并探索利用茶皂素作为浸提辅助剂,检测是否提高泽漆对浮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泽漆水浸液(0.001、0.003、0.005 g/mL)胁迫下,浮萍部分抗氧化酶系统遭受破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未出现明显表观受伤症状;高浓度泽漆水浸液(0.01、0.015、0.02 g/mL)胁迫36 h,90%~100%个体受伤严重甚至死亡,受伤个体、程度与浓度、时间成正比,茶皂素助浸液胁迫36 h时,出现明显受伤症状的个体数≤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贵  罗明  徐汉虹  杨钟灵  汤克伟  张敏  
采用盆栽法,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百草枯原药为对照,研究了增效配比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有效成分质量比4:1)混剂对三叶草电导率、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混剂对三叶草叶片电导率具增效作用,其药后2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混剂实际抑制率与混剂理论抑制率M值为789.44;混剂对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表现出增效作用,药后4d其M值为262.12;混剂对ALS活力具有相加作用,药后2d其M值为104.1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田书音  曹敏健  张勇  于立辉  
选用200羽健康一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公母混养),采取单因子随机化设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20,30mg·kg-1的红三叶异黄酮。试验期为49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红三叶异黄酮可改善肉鸡的平均体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显著提高公鸡血清中T3、T4水平(p0.1);明显降低公鸡血清中的尿素氮含量(p0.1);显著提高公鸡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p<0.1),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鸡血清碱性磷酸...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沈广爽  石雪芹  朱晔荣  赵念席  
种群增长模型是一类在生物、医学、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生物数学模型。在本科理论教学及实验的相关环节,一般只重点关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及相关参数的意义,而忽略了该模型只是Richards模型的一个特例。该文利用Logistic和Richards模型拟合在未更换培养液和每周更换培养液两种条件下培养的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的种群增长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浮萍种群生长特征参数,为全面理解浮萍种群增长并推测可能的限制因素提供了可能,对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斌  杨军  黄建华  韩文利  何洪超  
通过在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50.26±0.55)g)饲料中分别添加20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光合细菌和酵母多糖三种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杂交鲟的生长指标、血液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微生态制剂明显提高了杂交鲟的存活率,其平均增重率分别提高了31.95%、21.06%、45.09%,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22.04%、7.50%、28.49%,蛋白质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22.90%、13.76%、26.61%;各项血液指标得到明显优化,其中,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叶鹏盛  何炼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曾静  
本文采用浸种、土壤施用及灌苗3种方式处理,研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和药理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菌制剂处理对川芎出苗成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川芎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增加川芎产量,并能提高川芎药理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的含量。结果还表明,木霉菌制剂处理对川芎的生长促进作用、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川芎药理成分提高方面均优于常用的化学农药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