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7)
- 2023(3374)
- 2022(2733)
- 2021(2705)
- 2020(2037)
- 2019(4269)
- 2018(4029)
- 2017(7335)
- 2016(3997)
- 2015(4386)
- 2014(4269)
- 2013(4249)
- 2012(4084)
- 2011(3189)
- 2010(3415)
- 2009(3328)
- 2008(3547)
- 2007(3287)
- 2006(2601)
- 2005(2342)
- 学科
- 财(19876)
- 管理(16252)
- 业(13183)
- 济(12738)
- 经济(12720)
- 财政(11671)
- 企(11324)
- 企业(11324)
- 政(9371)
- 务(7820)
- 财务(7818)
- 财务管理(7779)
- 企业财务(7436)
- 中国(6226)
- 制(5662)
- 农(5107)
- 地方(4739)
- 体(4197)
- 度(4164)
- 制度(4163)
- 方法(3881)
- 体制(3709)
- 策(3623)
- 业经(3467)
- 及其(3287)
- 出(3212)
- 数学(3201)
- 数学方法(3156)
- 政策(3097)
- 农业(2987)
- 机构
- 学院(49798)
- 大学(47714)
- 财(20009)
- 济(19096)
- 经济(18648)
- 研究(16710)
- 管理(16564)
- 中国(13946)
- 理学(13738)
- 理学院(13583)
- 管理学(13387)
- 管理学院(13291)
- 财经(11084)
- 京(10029)
- 经(9860)
- 科学(9698)
- 江(8810)
- 所(8593)
- 财政(8214)
- 财经大学(7791)
- 中心(7510)
- 省(7309)
- 政(7215)
- 研究所(7082)
- 北京(6533)
- 农(6453)
- 院(6391)
- 州(6306)
- 范(6298)
- 师范(6265)
共检索到89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永佩 骆平原
"美在和谐",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如此说。和谐,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美与智慧。从和谐财政来讲,财政自身和财政服务的和谐发展,是其重要内涵。广西财政提出打造"和谐财政"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服务财政论,即财政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部门、服务项目、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建刚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共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可见,公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家明 张志华 黄江晴
北京亚洲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是湖北发展竞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创办和发展事务所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挂靠到收编、从收编到脱钩,从联合到分离、从分离到合并,从宜昌到武汉、从武汉到北京,事务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中注协最近公布的综合评价排名中我们所跻身前30名。作为一家没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事务所,能够跻身国内同行前列,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愿在此与同行们分享。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万道琴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公共财政提出了基本的政策目标,两者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如何健全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和谐 调节机制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永尧
从伦理学看,不应该要求人们做其没有能力做的事,或者做出一种巨大牺牲是明显不合理的,在同利益严重冲突的情况下,要求那样一种牺牲甚至是完全不合理的。这种原则符合了理性到理性自我的概念,使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在和谐道德观基础上有机地联系起来。满足穷人基本需要的“消极”权利应该优先于富人奢侈消费的“积极”权利。财政分配道德上的优先性,不仅是和谐财政应该具有的内容,而且是从实质上调整贫富差距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伦理 道德优先性 和谐财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清成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贫富差距 财政政策 和谐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城市高房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话题,这些都与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制约,彻底根治"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和谐治理 公平正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元
和谐财政是我国生产建设财政退出历史舞台、公共财政框架尚未完善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财政运行模式,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财政模式,其发展方向是公共财政,其运行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但社会矛盾比较严重的现实,时间可能不会太长,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谐财政要体现三大基本内容:一是财政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和谐,体现帕累托最优原则;二是财政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和谐,确保和谐社会的建立;三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确保再生产环节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和谐财政 过渡性财政 和谐运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跃洲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公共财政的相关因素。利用一个包含4个层次、72个具体指标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对我国2000—2004年社会和谐状况进行的趋势分析和国际比较表明:(1)我国现阶段社会和谐程度总体形势是令人乐观的;(2)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表现较差,且呈逐年恶化趋势,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任重道远;(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国际差距依然较为明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 和谐指数 基准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志勇 王会川 苗婧
一、关于和谐型财政的基本界定和谐型财政,就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着眼于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对内侧重于和谐机关建设,对外侧重于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建立起既内部和谐又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超 蔡方 王红涛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和谐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民与政府的和谐(人-政和谐)。本文分析说明,人们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作用来实现上述目标,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公共财政作用(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目的。鉴于公共财政活动兼具经济协调与政治干预的特点,现代社会最终选择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经济拯救"和"道德拯救"方式管理社会,管理人性,并以此控制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进程。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广金 曹志涛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只有4.31亿吨,人均有粮为331.5公斤。1979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3.32亿吨,人口为9.7亿,人均有粮342.3公斤。20余年后的今天,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涵义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2)农村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包括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经济运行与经济制度的和谐,产业发展之间的和谐,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城乡发展之间的和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通过国家财政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旨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一种局面,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发挥财政的调控功能:改革财政体制,从宏观上控制社会需求,调节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