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7)
2023(15050)
2022(13111)
2021(12238)
2020(10177)
2019(23241)
2018(23021)
2017(45101)
2016(24489)
2015(27585)
2014(27487)
2013(27463)
2012(25512)
2011(23085)
2010(23125)
2009(21363)
2008(20830)
2007(18814)
2006(16795)
2005(14666)
作者
(70704)
(58997)
(58514)
(55856)
(37458)
(28604)
(26551)
(23141)
(22519)
(21133)
(20355)
(19971)
(18657)
(18446)
(18042)
(17949)
(17505)
(17230)
(16971)
(16709)
(14695)
(14528)
(14283)
(13654)
(13165)
(13160)
(13066)
(12945)
(11894)
(11814)
学科
(107420)
经济(107212)
(71796)
管理(66311)
(51746)
(49907)
企业(49907)
方法(46166)
数学(39683)
数学方法(39277)
农业(34415)
中国(27646)
业经(27396)
地方(26678)
(24601)
(21282)
(19632)
(17406)
贸易(17400)
(16815)
环境(16190)
(16065)
理论(15894)
(15356)
技术(15313)
(14527)
银行(14490)
(14379)
财务(14312)
财务管理(14274)
机构
学院(350139)
大学(348000)
(141307)
管理(140250)
经济(138159)
理学(121710)
理学院(120368)
管理学(118379)
管理学院(117749)
研究(117157)
中国(89024)
(73181)
科学(72959)
(71773)
(63644)
(58828)
业大(56919)
中心(54990)
农业(54798)
研究所(53165)
(52992)
财经(50737)
(47708)
师范(47374)
(46163)
北京(45834)
(42566)
(41620)
经济学(41204)
(38803)
基金
项目(240229)
科学(189413)
研究(178684)
基金(173931)
(150214)
国家(148840)
科学基金(128251)
社会(114365)
社会科(107348)
社会科学(107314)
(95727)
基金项目(93174)
自然(81828)
教育(80384)
自然科(79793)
自然科学(79775)
自然科学基金(78330)
(78284)
编号(74417)
资助(70634)
成果(60085)
重点(53300)
(53258)
(52210)
课题(50177)
(49006)
国家社会(46266)
创新(45645)
教育部(45350)
科研(45334)
期刊
(161753)
经济(161753)
研究(102853)
(72924)
中国(68596)
学报(55950)
科学(51693)
农业(49645)
管理(46363)
(45971)
大学(43263)
学学(40878)
教育(37694)
(33710)
金融(33710)
业经(31301)
技术(28407)
财经(24285)
(22764)
问题(22661)
经济研究(22539)
(20543)
(18500)
图书(17890)
资源(17555)
理论(17350)
科技(16907)
技术经济(16755)
实践(15856)
(15856)
共检索到518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林  赵志鸿  
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对他们的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五保,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调研发现: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其他社会权利受到漠视,具有"孤、老、病、贫、弱"等脆弱性特质。必须把对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提升到人权保障的层次,由政府承担第一责任人义务,通过构建完善的五保老人供养制度体系确保他们晚年的和谐生活,并在保障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扩充和保护其他社会权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变量及其他政策序列、行为主体博弈互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为断裂平衡的过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应打破"历史否决点"并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冠琼  
近年来,河北省巨鹿县立足建设全省民生先进县,围绕"老有所养"的目标,积极探索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新模式,创建了以中心敬老院、乡镇敬老院为枢纽,以农村五保集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玉海  
近年来,山东省茌平县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提升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使全县的五保对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敬老院管理机构法人化。近年来,茌平县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调整农村敬老院布局,新建中心敬老院7所,总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但由于以前敬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成可大  
照顾好五保老人不仅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密切,而且也是推动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实行生产大包干责任制以后,原来一些供养五保户的办法已经不适应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进对五保户的供养办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建斌  任成凯  李红  魏晓  刘玉桥  李少鹏  孙峰华  
在分析传统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作用、农村社区生态文明培育、替代农业公序良俗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农村社区家庭环保意识培养、农村社区企业环保意识培养、农村社区环保志愿者培育、农村先富人群对于环保的贡献力、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的特殊作用和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环保意识的培养等10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环保社区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借助Excel、SPSS20.0和Arc GIS10.2技术,对湖南省14个市、州进行了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质量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湘西地区的农村环保社区机制质量低于湘东地区。2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与传统农村保护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发展完善对于解决传统农村环保制度的"盲区"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区域农村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敏  宋士云  
五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致历经了三次模式的选择,即:1956-1978年主要依靠集体和公益金运行,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组织实施的集体供养模式;1979-2001年以村提留和乡统筹为其经费和实物来源的集体供养模式;2002年以来以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刚  陈国生  
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湖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湖南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湖南农村城镇化存在水平偏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政策制约、规划滞后性、建设随意性、建设资金不足、建设管理不到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本文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客观地分析制约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湖南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玉函  
我国内地农村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如敬老院)普遍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特点,以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系统和生态理论视角来分析,它属于一种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而养老机构须借鉴和移植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来指导工作,介入助人自助、人本主义等价值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机构的开放性,并整合资源,使机构由贝壳式运作向骨骼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植靖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同,不同空间中乡土社会裂变的速度也不同。文章在两个农村空间的经济社会差异的背景下,对乡土社会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状况越好的空间,其邻里和睦程度越低;陌生人更容易进入空间发展落后的农村;随着时序变化,农村居民社会交往手段从过去相互串门,逐渐转变为用手机进行交往;民俗活动在空间发展落后的农村逐渐消退;社交网络在空间发展较好的农村经历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重的过程。基于此,研究发现:随着农村整体性的经济社会发展,乡土社会的优良传统正逐渐消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虹  田亚平  石义霞  
文章采用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村级指标体系,对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基础性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联村的现状评价指数为86.8,初步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并在1996—2006年间呈现出综合评价指数逐渐提高、五项类指标评价指数间的标准偏差逐渐降低的健康发展态势。通过与本地4个普通行政村的对比评价表明,工联村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日趋突出的超前性和示范性。目前的主要差距仍是村容整洁不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虹扬  王立刚  
该文从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指出目前湖南省存在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污染物排放量大,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点源污染呈现点多面广等特征。结合湖南省农村和农业现状,阐述了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针对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出发,切实有效地提出有利于解决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素素  
通过建立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湖南省12个典型村宅基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农区村的宅基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城镇规模越大,相应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宅基地利用效率较高,平原农区村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最高。运用Tobit模型分析宅基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均宅基地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人均基础设施投资额、农房出租率等对宅基地利用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对宅基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重点是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飞飞  
科技进步和观念提升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足动力,电子商务已渗透到生活各方面,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在逐步探索,应用互联网营销将本地特色产品买到全国,甚至畅销全世界,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化"。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探讨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目前湖南省农村生态概况和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发现受农民自身意识、知识结构局限、交通等物流硬件建设落后、专业电子商务营销人才奇缺、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借鉴电子商务发展先进地区所具备的软硬条件,提出多条合理解决建议,促进湖南省农业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借鉴先进、高效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以实现湖南省乡村振兴,农民快速脱贫,实现小康生活,达到农业经济与电商经济的共生、和谐、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倪长雨  张亨溢  
基于湖南省198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协整检验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模型分析农村非农就业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健康投资、人力资本迁移投资与非农就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人力资本健康投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非农就业的Granger原因,人力资本迁移投资不是非农就业的Granger原因;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人力资本迁移投资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