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0)
2023(4041)
2022(3540)
2021(3551)
2020(3156)
2019(7059)
2018(7048)
2017(13278)
2016(7642)
2015(8860)
2014(9012)
2013(8887)
2012(8506)
2011(7689)
2010(8471)
2009(8704)
2008(8198)
2007(7951)
2006(7178)
2005(6396)
作者
(22031)
(18185)
(17934)
(17274)
(11634)
(8654)
(8429)
(7115)
(6860)
(6801)
(6279)
(6209)
(5908)
(5774)
(5723)
(5413)
(5403)
(5380)
(5320)
(5300)
(4646)
(4403)
(4390)
(4326)
(4161)
(4141)
(4036)
(3953)
(3794)
(3676)
学科
管理(34755)
(26111)
经济(25964)
(25369)
企业(25369)
(25357)
(14076)
方法(11981)
理论(8528)
(8243)
(8203)
财务(8175)
中国(8173)
财务管理(8144)
业经(7808)
企业财务(7737)
(7502)
数学(7273)
(7256)
数学方法(7115)
国家(7005)
(6870)
人事(6490)
人事管理(6490)
(6482)
(6369)
(6126)
(5651)
银行(5645)
财政(5422)
机构
大学(109651)
学院(107191)
管理(43499)
(39022)
经济(37810)
理学(34740)
研究(34526)
理学院(34330)
管理学(33750)
管理学院(33503)
中国(29958)
(25046)
(24544)
科学(20642)
(18523)
(17933)
财经(17576)
中心(17014)
(15794)
北京(15699)
研究所(15530)
(15419)
(14688)
(14207)
师范(14076)
业大(13523)
(12967)
财经大学(12835)
(11845)
农业(11844)
基金
项目(60544)
科学(46776)
研究(45416)
基金(43310)
(36784)
国家(36403)
科学基金(31258)
社会(29477)
社会科(26571)
社会科学(26555)
(22682)
基金项目(22411)
教育(21473)
自然(19631)
自然科(19187)
自然科学(19184)
(19067)
编号(19049)
自然科学基金(18857)
资助(18461)
成果(17890)
(13838)
课题(13236)
重点(13174)
项目编号(12413)
(12251)
教育部(12110)
大学(11916)
(11505)
科研(11476)
期刊
(53998)
经济(53998)
研究(34760)
中国(28854)
(24493)
管理(20799)
学报(17218)
科学(15707)
教育(14632)
(14565)
大学(13926)
学学(12752)
(12132)
金融(12132)
财经(9946)
技术(9701)
农业(9417)
(8626)
图书(7446)
会计(7284)
经济研究(7117)
财会(6886)
业经(6780)
(6316)
(6263)
问题(6079)
现代(5571)
书馆(5324)
图书馆(5324)
经济管理(5247)
共检索到18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志敏  罗鹏部  
加强危机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最为主要的责任。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还存在许多困境,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迫切需要政府提高危机管理能力,使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帅  礼雁冰  
本文将政府的生产性公共支出划分为投入产品生产部门和技术生产部门两部分,通过两部门增长模型讨论了生产性公共支出比例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为促进经济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对生产性公共支出在不同部门投入比例的选择应取决于其在不同部门产出弹性的比较。本文的结论为通过改变政府公共支出比例促进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向前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作者将其大致归纳为8个方面:(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3)依法行政;(4)加强宏观调控;(5)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6)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7)建立优秀的政府文化;(8)积极、妥善的引导社会组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庆行  王洪增  
构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战略目标,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应有责任。本文认为,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公平、增进民主、化解矛盾、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苏春红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深化,社会和谐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目标下公平的、全社会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加强,而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和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是优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未兵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小平  
电大社会责任是电大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是电大在外部要主动承担的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义务,同时电大还要积极主动回报社会。电大教育责任是核心、伦理责任是关键、法律责任是基础、文化责任是保证。践行电大社会责任不仅是提升电大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自觉践行电大的教育、伦理、法律、文化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松  禹规娥  刘春桃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享受应有的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隐患、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并从户籍制度改革、利益诉求渠道以及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刘英骥  
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中国振兴经济必须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然而扩大内需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广大老百姓购买力有限。同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也是贫富悬殊。所以,在危机的背景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扩大内需与建设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这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谈儒勇  曾鸣  金晨珂  
近年来,公共危机频发,危机管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政府信用与政府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府信用的内涵是在历次危机及其管理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从具体的危机管理过程来看,政府信用与危机管理存在互动机制。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政府信用缺失的问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日益恶化。因此,为提升政府信用,更好地应对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琳惠  
中国传统优秀家谱文化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应认真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家谱文化,引导广大公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努力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卢学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秉福  
政府社会性管制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等重要功能,是和谐社会建设强有力的推进器。然而,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失灵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确立社会性管制改革的根本取向,健全社会性管制的主体体系,综合运用命令性和激励性管制方法,实现对管制者的有效管制,从而完善我国政府的社会性管制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学锋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的我国和谐社会总指数显示:中国和谐社会指数2000年为99.21%,2001年为97.30%,2002年为101.01%,2003年为100.16%,2004年为101.99%,呈上升趋势。和谐社会指数越大,说明社会和谐程度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