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2)
- 2023(14141)
- 2022(12449)
- 2021(11806)
- 2020(9701)
- 2019(22193)
- 2018(22341)
- 2017(43111)
- 2016(23470)
- 2015(26514)
- 2014(26135)
- 2013(25828)
- 2012(23404)
- 2011(21080)
- 2010(21122)
- 2009(19782)
- 2008(19072)
- 2007(17197)
- 2006(15293)
- 2005(13278)
- 学科
- 济(93659)
- 经济(93473)
- 业(70325)
- 管理(63682)
- 农(51051)
- 企(49694)
- 企业(49694)
- 方法(39006)
- 农业(34001)
- 数学(32406)
- 数学方法(31983)
- 业经(26942)
- 中国(26183)
- 财(23721)
- 地方(20014)
- 学(19267)
- 制(18965)
- 理论(16421)
- 贸(16094)
- 贸易(16086)
- 易(15637)
- 和(15308)
- 务(14316)
- 发(14275)
- 财务(14239)
- 财务管理(14210)
- 技术(13989)
- 环境(13683)
- 教育(13563)
- 策(13535)
- 机构
- 学院(328456)
- 大学(324848)
- 管理(131695)
- 济(128766)
- 经济(125833)
- 理学(114245)
- 理学院(113061)
- 管理学(111076)
- 管理学院(110508)
- 研究(107703)
- 中国(81959)
- 京(68733)
- 农(68376)
- 科学(67281)
- 财(57591)
- 所(54132)
- 业大(53954)
- 农业(52100)
- 中心(50288)
- 江(48964)
- 研究所(48858)
- 财经(45728)
- 范(44806)
- 师范(44495)
- 北京(43124)
- 经(41509)
- 州(39754)
- 院(37995)
- 经济学(36293)
- 经济管理(36016)
- 基金
- 项目(223065)
- 科学(175419)
- 研究(168087)
- 基金(160310)
- 家(138193)
- 国家(136892)
- 科学基金(117885)
- 社会(105922)
- 社会科(99232)
- 社会科学(99202)
- 省(88367)
- 基金项目(85877)
- 教育(76237)
- 自然(75116)
- 自然科(73309)
- 自然科学(73295)
- 划(72977)
- 编号(71995)
- 自然科学基金(71959)
- 资助(64599)
- 成果(58491)
- 重点(49019)
- 部(48989)
- 发(48020)
- 课题(47839)
- 创(45991)
- 创新(42701)
- 项目编号(42361)
- 国家社会(42260)
- 科研(41970)
- 期刊
- 济(150222)
- 经济(150222)
- 研究(96097)
- 农(70656)
- 中国(66222)
- 学报(51491)
- 科学(48252)
- 农业(48022)
- 管理(44236)
- 财(42846)
- 大学(39954)
- 教育(38871)
- 学学(37633)
- 业经(30234)
- 融(29500)
- 金融(29500)
- 技术(27446)
- 业(21949)
- 财经(21477)
- 经济研究(20909)
- 问题(20622)
- 经(18253)
- 图书(17792)
- 版(17791)
- 理论(15967)
- 科技(15893)
- 技术经济(15465)
- 农业经济(15401)
- 现代(15190)
- 农村(15133)
共检索到48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农问题是核心。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这个问题,多年来不仅未得到根本好转,反而还有恶化的趋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失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这个过程中存在的转移不足、转移人员的文化资本低以及提高的途径不畅,都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现存的一些刚性制度障碍则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内在根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矛盾 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蒋序怀 胡广
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状态,但将逐步进入后人口红利期。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在总量与结构、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矛盾;基础教育水平虽然整体提高,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制度不健全、投入不足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是造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根本原因。政府通过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模式、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等方式,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参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增加人口红利的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受阻分析 战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