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8)
- 2023(9911)
- 2022(8278)
- 2021(7684)
- 2020(6348)
- 2019(14056)
- 2018(14007)
- 2017(27278)
- 2016(14790)
- 2015(16423)
- 2014(16164)
- 2013(15975)
- 2012(14616)
- 2011(13039)
- 2010(13161)
- 2009(12538)
- 2008(12455)
- 2007(11505)
- 2006(10353)
- 2005(9243)
- 学科
- 济(58148)
- 经济(57966)
- 业(52686)
- 农(45931)
- 管理(43938)
- 企(33579)
- 企业(33579)
- 农业(30467)
- 业经(21017)
- 方法(19482)
- 财(18504)
- 制(18335)
- 中国(16489)
- 数学(14780)
- 数学方法(14639)
- 体(13341)
- 地方(10933)
- 学(10635)
- 务(10494)
- 财务(10473)
- 财务管理(10445)
- 银(10377)
- 银行(10365)
- 发(10332)
- 农业经济(10274)
- 策(10088)
- 体制(10012)
- 企业财务(9964)
- 行(9890)
- 理论(9848)
- 机构
- 学院(208230)
- 大学(204319)
- 济(88926)
- 经济(87175)
- 管理(80070)
- 研究(69190)
- 理学(69047)
- 理学院(68358)
- 管理学(67402)
- 管理学院(67024)
- 中国(55070)
- 农(52874)
- 财(43766)
- 京(41615)
- 农业(40036)
- 科学(39970)
- 业大(35679)
- 所(34225)
- 中心(33470)
- 财经(33388)
- 江(33202)
- 研究所(30237)
- 经(30231)
- 经济学(26380)
- 范(26061)
- 师范(25833)
- 北京(25206)
- 州(25104)
- 农业大学(24787)
- 财经大学(24289)
- 基金
- 项目(137069)
- 科学(110001)
- 研究(105729)
- 基金(101068)
- 家(86564)
- 国家(85680)
- 科学基金(74520)
- 社会(70593)
- 社会科(65596)
- 社会科学(65576)
- 省(54509)
- 基金项目(53797)
- 教育(47145)
- 自然(45385)
- 划(44496)
- 自然科(44307)
- 自然科学(44300)
- 编号(44123)
- 自然科学基金(43535)
- 资助(38115)
- 成果(36269)
- 制(33318)
- 部(31647)
- 农(30810)
- 发(30307)
- 重点(30301)
- 课题(29427)
- 创(29380)
- 国家社会(29155)
- 性(28098)
- 期刊
- 济(108985)
- 经济(108985)
- 研究(62900)
- 农(58220)
- 中国(48624)
- 农业(38941)
- 财(35403)
- 学报(31677)
- 科学(29932)
- 管理(26951)
- 大学(25761)
- 学学(24505)
- 融(23812)
- 金融(23812)
- 业经(23656)
- 教育(21837)
- 业(18003)
- 财经(16975)
- 技术(16221)
- 问题(15391)
- 经(14506)
- 农村(14415)
- 村(14415)
- 经济研究(14214)
- 农业经济(13987)
- 版(12613)
- 世界(11959)
- 经济问题(11033)
- 社会(10295)
- 技术经济(9855)
共检索到32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 利益表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刚 彭伟
和谐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是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行使利益表达权利,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合理性,协调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举。我国现阶段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各阶层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已影响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失衡和部分群体对政治系统的抗拒,诱发了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勇 马慧吉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利益表达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还存在着表达积极性较低、表达渠道不甚畅通、有时出现失真现象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积极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利益表达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利益表达的认识,将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机制 和谐新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信瑜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即体现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也就是各种利益之间经由相互协调、辩论和妥协,进而达成参与民主的共识。利益和谐有赖于社会利益主体间的各种利益诉求,皆能有一个合法通畅的制度化表达渠道。立法听证作为一个民主化、科学化与正当化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能将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纳入其中予以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之构建,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定东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发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研究和考察农民利益的形成与获取,本身体现着社会广义上的和谐发展,并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它首先是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其次是农产品价值规律作用于国际市场使得农民利益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体现了国际维度上的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从而农业宏观调控的国际延伸。就中国而言,农民利益获取、创造乃至利益均衡形成的和谐社会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和谐社会 农民利益 国际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诗柱
一、目标与手段: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的双向契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亦平
利益的多元化是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往往决定其利益实现的程度;从农民的"不愿"、"不敢"与"不善"到"愿意"、"敢于"与"善于"表达路径的转变,是农民利益表达模式的理性构建的基础与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 路径 利益实现 转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玉娟 赵丽媛 赵琳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相对不足,其利益表达空间狭小、利益表达通道不畅。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关涉社会和谐稳定,引导和规范失地农民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利益有序有效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表达 行动 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王超
一、正确处理利益竞争与利益共享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使经济得到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文卫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七大举措中,确定了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新理念,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计量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更是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客观规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友国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表达渠道非制度化,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不够通畅;二,表达平台非组织化,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稳定的组织化平台支撑;三,表达方式非合法化,农民利益表达行为容易突破合法化底线;四,表达内容非权利化,农民利益表达内容主要集中于资源性权益,而非政治性权利;五,表达意识非主体化,农民缺乏利益表达所需的政治主体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明秀
随着近年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拆迁、土地征收日益频繁,失地农民激增,失地农民利益屡受侵犯,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和表达的制度化渠道不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大量非制度化表达的直接原因。因而,完善人大、信访制度,疏通、拓展现有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是当前一个迫切任务。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表达 制度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富秀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存在渠道不畅通、代表主体缺失、表达效果欠缺等问题。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新变量,对失地农民的利益分化和整合、利益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的效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今后应明确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律性质,建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治机制并强调政府在其中的法律责任,改革人民代表大会、诉讼、法律援助等基础法律制度;通过强化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建立农民协会等措施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社会化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表达 阶层分化 法律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