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8)
2023(3725)
2022(3383)
2021(3348)
2020(2783)
2019(6300)
2018(6594)
2017(12318)
2016(6987)
2015(8100)
2014(8618)
2013(8314)
2012(7852)
2011(7022)
2010(7511)
2009(6837)
2008(7234)
2007(7078)
2006(6491)
2005(6023)
作者
(20211)
(16373)
(16127)
(15923)
(10495)
(8021)
(7738)
(6470)
(6322)
(6281)
(5705)
(5690)
(5391)
(5233)
(5185)
(5004)
(4919)
(4906)
(4796)
(4656)
(4256)
(4017)
(4015)
(3923)
(3917)
(3754)
(3642)
(3568)
(3471)
(3331)
学科
(22882)
经济(22739)
管理(20186)
(17611)
(15726)
企业(15726)
(9965)
中国(9794)
(8988)
(8760)
理论(8489)
方法(8034)
业经(7908)
(7730)
银行(7726)
(7365)
(6699)
(6209)
金融(6207)
(6090)
(5928)
教育(5893)
农业(5429)
(5279)
财务(5256)
财务管理(5219)
地方(5018)
体制(5017)
企业财务(4880)
(4816)
机构
学院(97178)
大学(95067)
(33349)
管理(32699)
经济(32181)
研究(31906)
中国(28640)
理学(25655)
理学院(25321)
管理学(24654)
管理学院(24472)
(21541)
(21305)
科学(18925)
(18714)
(17058)
中心(16324)
财经(15433)
(15110)
(14620)
师范(14528)
研究所(14379)
北京(14343)
(14332)
(13507)
(13415)
技术(12062)
业大(11612)
(11240)
师范大学(11175)
基金
项目(50849)
研究(41852)
科学(38133)
基金(32963)
(27429)
国家(27069)
社会(25187)
科学基金(22530)
社会科(22306)
社会科学(22294)
(21092)
教育(20647)
编号(19733)
成果(18471)
(17150)
基金项目(16739)
课题(14648)
资助(14249)
自然(13040)
自然科(12699)
自然科学(12699)
(12622)
自然科学基金(12457)
(11897)
项目编号(11846)
重点(11612)
(10989)
(10406)
规划(10326)
大学(10280)
期刊
(49405)
经济(49405)
研究(35185)
中国(27177)
教育(19275)
(18953)
(14685)
(14470)
金融(14470)
管理(13703)
学报(13415)
科学(11674)
大学(10683)
技术(9542)
学学(9486)
农业(9323)
业经(8615)
财经(7849)
图书(7356)
统计(7108)
(6765)
经济研究(6283)
问题(6204)
职业(5785)
财会(5744)
书馆(5590)
图书馆(5590)
会计(5348)
(5201)
(5175)
共检索到17538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孔来  邵新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可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为此,提出由4个层次40个指标构成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期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提供合理的技术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孔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指各项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相互交织的过程,是“五项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徐一帆  文兼武  察志敏  宋长青  刘晓越  程晞  
2005年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此研究从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分析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明辨方向,为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学锋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的我国和谐社会总指数显示:中国和谐社会指数2000年为99.21%,2001年为97.30%,2002年为101.01%,2003年为100.16%,2004年为101.99%,呈上升趋势。和谐社会指数越大,说明社会和谐程度越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主要从经济和社会领域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就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哲  易艳玲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城市就业,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该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形式等各方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玉冬  郑玉刚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问题日益凸现,其维权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正视问题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本文从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入手,分析形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思考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满娥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村级财务核算工作,财政部在2004年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但我国一直没有制定专门适合村委会的会计制度。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各地方财政和农业经济主管部门不区分是否"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要求村级组织全部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使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16 th Conference of Representatives of CCP,the authors describes the scientific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ull scale “well off” society and researches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ng standards of full scale “well off” society.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传清  
产业集群品牌是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声誉;是以地理名称和产业名称(或产品通用名)组合标示的集体品牌;是集群内部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产业集群品牌统计监测是产业集群统计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从集群企业品牌、集群整体品牌两大层次设计产业集群品牌统计监测指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海  朱燕涛  吕晓星  陈凡芸  雷志强  
本文通过中外对比,对架构互联网统计监测体系的意义和难点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就互联网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设,从制度、体系、科技、人才和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峰  
慈善事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备、文化观念上的错位、制度体系上的疏漏,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虽数目众多,却作用不大且缺乏独立性;慈善观念淡漠;捐赠行为混乱且缺乏监管等现象。因此,应从完善慈善事业立法,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培养慈善意识入手,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发挥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有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改英  
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产业化面临新的发展问题,需要进行产业化调整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不断加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标准,并通过加强科技投入,使以往粗放式农业发展向精细化农业发展的方向靠拢,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本文认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横向联系是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状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必然要通过市场状态表现出来,市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市场不和谐矛盾突出,市场繁荣与混乱并存,市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开放度上升与制度建设滞后并存,市场过度竞争与非正常垄断并存,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分割并存,市场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结构失衡并存。因此,必须本标兼治营造现代和谐市场,高扬民主法治大旗,努力建设现代市场文明;加大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市场丑恶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