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8)
- 2023(11332)
- 2022(10040)
- 2021(9550)
- 2020(7974)
- 2019(18456)
- 2018(18705)
- 2017(35732)
- 2016(19699)
- 2015(22276)
- 2014(22579)
- 2013(21975)
- 2012(20236)
- 2011(18118)
- 2010(18072)
- 2009(16406)
- 2008(15908)
- 2007(14048)
- 2006(12246)
- 2005(10359)
- 学科
- 济(72568)
- 经济(72394)
- 管理(55099)
- 业(49959)
- 企(42635)
- 企业(42635)
- 方法(34499)
- 数学(28134)
- 数学方法(27781)
- 中国(20677)
- 农(19942)
- 学(18975)
- 财(18710)
- 业经(17209)
- 制(16487)
- 理论(15378)
- 地方(15034)
- 和(14256)
- 银(13209)
- 银行(13162)
- 农业(12816)
- 行(12588)
- 融(12333)
- 金融(12325)
- 体(12258)
- 贸(11925)
- 贸易(11920)
- 教育(11917)
- 务(11601)
- 易(11548)
- 机构
- 大学(273897)
- 学院(271541)
- 管理(108244)
- 济(99665)
- 经济(97190)
- 理学(93656)
- 理学院(92575)
- 研究(91460)
- 管理学(90807)
- 管理学院(90324)
- 中国(67586)
- 科学(59541)
- 京(59289)
- 财(47175)
- 所(46488)
- 农(46448)
- 业大(43196)
- 研究所(42585)
- 中心(41582)
- 江(39889)
- 财经(37778)
- 北京(37417)
- 范(36927)
- 师范(36534)
- 农业(36532)
- 经(34233)
- 院(33636)
- 州(32373)
- 技术(30590)
- 师范大学(29469)
- 基金
- 项目(190684)
- 科学(148152)
- 研究(139012)
- 基金(136114)
- 家(119332)
- 国家(118293)
- 科学基金(100532)
- 社会(85476)
- 社会科(80008)
- 社会科学(79982)
- 省(75263)
- 基金项目(72784)
- 自然(66363)
- 自然科(64781)
- 自然科学(64763)
- 教育(63998)
- 划(63675)
- 自然科学基金(63553)
- 编号(57736)
- 资助(56118)
- 成果(47640)
- 重点(42362)
- 部(41387)
- 课题(40104)
- 发(39539)
- 创(39152)
- 科研(36622)
- 创新(36404)
- 项目编号(35847)
- 大学(35346)
共检索到39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徐一帆 文兼武 察志敏 宋长青 刘晓越 程晞
2005年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此研究从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分析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明辨方向,为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计监测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凤
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可以通过构建衡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指标体系是从系统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刻画概念的模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重在反映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方面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华,卞亚萍,王宏阳
[期刊] 改革
[作者]
课题组 孟东方 易小光 李志 孟东方 易小光 李志 朱勋春 龚丽 丁瑶 柯艳霞 葛南南 袁韵锋 黄意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1世纪我国一项重大而系统的战略部署,保证其落到实处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把握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遵循指标构建的原则,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科学方法对监测、评价和实施和谐社会的具体指标、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与构建,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感受指标在内的系统、全面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构建、实施与完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评价 指标体系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黎明 向书坚 李炳林
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选取4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组成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社会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总和谐度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度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齐心 梅松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稳定有序、充满活力、治理良好、意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我们构造了一个由6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关键词:
大城市 和谐社会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生军
文章在界定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文明法治的发展4个方面,选取了27个指标构成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成都市2002~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和谐发展综合指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孔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指各项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相互交织的过程,是“五项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孔来 邵新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可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为此,提出由4个层次40个指标构成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期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提供合理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计,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学锋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的我国和谐社会总指数显示:中国和谐社会指数2000年为99.21%,2001年为97.30%,2002年为101.01%,2003年为100.16%,2004年为101.99%,呈上升趋势。和谐社会指数越大,说明社会和谐程度越高。
关键词:
和谐 社会 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丹辉 王际宇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出一个适合乡村旅游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来监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围绕乡村旅游监测目的和指标构建原则,从乡村旅游基本情况、经济效益、游客接待、农民增收和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5方面构建乡村旅游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统计监测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