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9)
2023(3802)
2022(3321)
2021(3167)
2020(2342)
2019(5365)
2018(5434)
2017(10111)
2016(5695)
2015(6591)
2014(6925)
2013(6649)
2012(6113)
2011(5477)
2010(5527)
2009(4969)
2008(5218)
2007(5137)
2006(4508)
2005(3902)
作者
(15546)
(12922)
(12501)
(12279)
(8098)
(6320)
(6059)
(5008)
(4951)
(4894)
(4502)
(4363)
(4315)
(4042)
(3996)
(3948)
(3874)
(3747)
(3730)
(3644)
(3198)
(3197)
(3060)
(3057)
(2981)
(2942)
(2931)
(2915)
(2636)
(2629)
学科
(20577)
经济(20433)
管理(15577)
(14840)
(12260)
企业(12260)
(10565)
(8770)
方法(8355)
收入(8322)
中国(7391)
理论(7346)
业经(6760)
农业(5965)
(5884)
教育(4992)
(4954)
(4870)
数学(4863)
国民(4859)
数学方法(4768)
国民收入(4575)
地方(4406)
(4371)
财富(4371)
社会(4033)
(3954)
财务(3938)
财务管理(3917)
教学(3786)
机构
学院(79675)
大学(77472)
(29434)
经济(28592)
管理(27346)
研究(25253)
理学(22690)
理学院(22373)
管理学(21894)
管理学院(21742)
中国(19663)
(16792)
(16777)
科学(15063)
(14050)
(12730)
(12494)
师范(12416)
财经(12406)
中心(11837)
(11099)
(11043)
(11040)
研究所(10971)
北京(10833)
师范大学(9694)
业大(9662)
技术(9269)
经济学(9186)
(9086)
基金
项目(46362)
研究(37763)
科学(35946)
基金(31744)
(26660)
国家(26332)
社会(24599)
科学基金(22562)
社会科(21832)
社会科学(21818)
(18752)
教育(18484)
编号(17309)
基金项目(16397)
成果(15220)
(15156)
自然(12973)
资助(12766)
自然科(12643)
自然科学(12642)
自然科学基金(12425)
课题(12352)
(10528)
重点(10488)
(10431)
项目编号(10093)
(10014)
(9666)
大学(9477)
规划(9316)
期刊
(39892)
经济(39892)
研究(26679)
中国(20444)
教育(15679)
(15144)
(10905)
学报(10738)
管理(10721)
科学(9966)
大学(8688)
技术(7827)
学学(7763)
农业(6950)
业经(6743)
(6640)
金融(6640)
财经(6366)
经济研究(5720)
(5521)
图书(5499)
问题(4809)
职业(4786)
财会(4639)
(4416)
书馆(4174)
图书馆(4174)
(4011)
论坛(4011)
会计(3734)
共检索到13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毓鹏  王志江  
一、理想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中等收入阶层越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越有利。中等收入是指社会成员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笔者认为,中等收入水平是个相对数值,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而言的。中等收入水平应该是一个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全厚  马洪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芳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在初次分配环节建立普通职工工资强制性的增长机制,建立起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力度;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发挥税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瑛  王旭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分配领域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建设任务提出,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义青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农民工作为不断壮大的特殊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而导致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深入的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珺  
本文在理性评价我国税负水平基础上,提出税负优化应遵循"取之适度合理、符合公平正义、促进利益和谐"的原则,并就如何利用税负杠杆作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艳芹  李秀玲  刘英泽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而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着缓冲与抑制作用。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艳芹  田玉敏  张雅光  
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要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苏春红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深化,社会和谐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目标下公平的、全社会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加强,而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和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是优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全林  
一、开征社会保障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及五中全会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两个目标原则的实现,必然要求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要求政府更加关注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文勇  
城镇居民在1984年、1992年和2002年,农村居民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分别为各自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性变迁的拐点年份,在这些年份国家制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对于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改变性的影响;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区间介于维持不破坏公平存在的“和”与维持效率得以发展的“谐”这两个“阀值”之间;制度的一般性、确定性、开放性、人本性和预见性为保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约束性制度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