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4)
- 2023(12994)
- 2022(11372)
- 2021(10952)
- 2020(8791)
- 2019(20316)
- 2018(20324)
- 2017(40053)
- 2016(21664)
- 2015(23955)
- 2014(23958)
- 2013(23624)
- 2012(21835)
- 2011(19784)
- 2010(19851)
- 2009(18164)
- 2008(17718)
- 2007(15665)
- 2006(13945)
- 2005(12002)
- 学科
- 济(84638)
- 经济(84456)
- 管理(63208)
- 业(59719)
- 企(48983)
- 企业(48983)
- 方法(37793)
- 数学(31557)
- 数学方法(31145)
- 农(30677)
- 中国(23574)
- 财(23464)
- 业经(21427)
- 农业(18651)
- 地方(18230)
- 学(17751)
- 贸(16618)
- 贸易(16613)
- 制(16312)
- 易(16182)
- 理论(15570)
- 和(14888)
- 策(14328)
- 务(13179)
- 财务(13111)
- 财务管理(13086)
- 环境(12935)
- 技术(12634)
- 企业财务(12417)
- 银(12221)
- 机构
- 学院(301977)
- 大学(301512)
- 管理(124114)
- 济(120671)
- 经济(117876)
- 理学(107684)
- 理学院(106534)
- 管理学(104836)
- 管理学院(104275)
- 研究(99740)
- 中国(73520)
- 京(63881)
- 科学(60439)
- 财(56527)
- 所(48982)
- 农(47341)
- 中心(45406)
- 财经(44495)
- 研究所(44359)
- 江(44000)
- 业大(43789)
- 范(41016)
- 师范(40746)
- 北京(40481)
- 经(40399)
- 农业(36531)
- 院(36240)
- 州(35863)
- 经济学(34819)
- 财经大学(32878)
- 基金
- 项目(205946)
- 科学(162407)
- 研究(155504)
- 基金(148923)
- 家(127709)
- 国家(126554)
- 科学基金(109395)
- 社会(98310)
- 社会科(92289)
- 社会科学(92258)
- 省(79851)
- 基金项目(78856)
- 教育(70721)
- 自然(69695)
- 自然科(68017)
- 自然科学(68005)
- 划(66792)
- 自然科学基金(66777)
- 编号(65481)
- 资助(61070)
- 成果(54020)
- 部(45706)
- 重点(45135)
- 课题(44318)
- 发(43715)
- 创(42302)
- 项目编号(40161)
- 教育部(39457)
- 国家社会(39226)
- 创新(39220)
- 期刊
- 济(135509)
- 经济(135509)
- 研究(91500)
- 中国(55776)
- 农(45496)
- 学报(44234)
- 管理(44212)
- 科学(41974)
- 财(41446)
- 教育(35794)
- 大学(34278)
- 学学(32073)
- 农业(31810)
- 融(25888)
- 金融(25888)
- 技术(25418)
- 业经(23849)
- 财经(21096)
- 经济研究(20876)
- 图书(18577)
- 经(17911)
- 问题(17704)
- 理论(15477)
- 业(14841)
- 技术经济(14314)
- 实践(14305)
- 践(14305)
- 科技(14186)
- 现代(14103)
- 版(13884)
共检索到442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艳芹 李秀玲 刘英泽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而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着缓冲与抑制作用。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 城乡差异 调整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任怀玉
公平和效率并重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城乡、地区、民族和谐相处与发展,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是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结构、模式、体制、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产品 供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七一 杨明洪
西藏农村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除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外,主要是广大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措施是:增加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强化广大农牧民参与意识,提高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充分认识西藏农村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西藏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西藏农村治理结构,完善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关键词:
西藏农村 和谐社会 公共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义青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农民工作为不断壮大的特殊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而导致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珺
本文在理性评价我国税负水平基础上,提出税负优化应遵循"取之适度合理、符合公平正义、促进利益和谐"的原则,并就如何利用税负杠杆作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公平正义 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铁明太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艳芹 田玉敏 张雅光
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要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态道德 小康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毓鹏 王志江
一、理想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中等收入阶层越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越有利。中等收入是指社会成员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笔者认为,中等收入水平是个相对数值,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而言的。中等收入水平应该是一个区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帅 礼雁冰
本文将政府的生产性公共支出划分为投入产品生产部门和技术生产部门两部分,通过两部门增长模型讨论了生产性公共支出比例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为促进经济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对生产性公共支出在不同部门投入比例的选择应取决于其在不同部门产出弹性的比较。本文的结论为通过改变政府公共支出比例促进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比例 两部门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社会共同的战略任务,价格部门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价格宏观调控的中心转移到维护社会公平上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以价格诚信建设作为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的中心,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使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深化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静 向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和谐需求,必须在信息服务业务层面进行重新组织。本文试图从明确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出发,讨论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拓展和联合发展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服务 拓展 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