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0)
- 2023(10492)
- 2022(9451)
- 2021(9068)
- 2020(7603)
- 2019(17750)
- 2018(17782)
- 2017(34874)
- 2016(19120)
- 2015(21782)
- 2014(21849)
- 2013(21635)
- 2012(19818)
- 2011(17665)
- 2010(17631)
- 2009(16064)
- 2008(15766)
- 2007(14022)
- 2006(12318)
- 2005(10603)
- 学科
- 济(73056)
- 经济(72876)
- 管理(55286)
- 业(52499)
- 企(43922)
- 企业(43922)
- 方法(35086)
- 数学(28848)
- 数学方法(28458)
- 财(22319)
- 农(21855)
- 中国(20225)
- 业经(17552)
- 学(16736)
- 地方(14903)
- 理论(14902)
- 农业(14574)
- 和(14107)
- 制(13748)
- 务(12251)
- 财务(12182)
- 财务管理(12151)
- 贸(12043)
- 贸易(12039)
- 教育(11804)
- 易(11659)
- 企业财务(11474)
- 环境(11364)
- 技术(11202)
- 银(10695)
- 机构
- 大学(267542)
- 学院(266690)
- 管理(108890)
- 济(101729)
- 经济(99298)
- 理学(94298)
- 理学院(93270)
- 管理学(91637)
- 管理学院(91158)
- 研究(86065)
- 中国(63457)
- 京(57425)
- 科学(54386)
- 财(48239)
- 所(43075)
- 农(40451)
- 业大(39287)
- 中心(39155)
- 研究所(38992)
- 江(38489)
- 财经(38308)
- 北京(36754)
- 范(36737)
- 师范(36475)
- 经(34646)
- 州(31879)
- 农业(31231)
- 院(31028)
- 师范大学(29327)
- 经济学(29279)
- 基金
- 项目(182610)
- 科学(143031)
- 研究(136710)
- 基金(130894)
- 家(112480)
- 国家(111456)
- 科学基金(96082)
- 社会(85157)
- 社会科(79732)
- 社会科学(79702)
- 省(71748)
- 基金项目(70145)
- 教育(63089)
- 自然(62014)
- 自然科(60534)
- 自然科学(60523)
- 划(60089)
- 自然科学基金(59401)
- 编号(57690)
- 资助(53907)
- 成果(47837)
- 重点(40102)
- 部(39989)
- 课题(39246)
- 发(37825)
- 创(37527)
- 项目编号(35801)
- 创新(34789)
- 科研(34713)
- 教育部(34554)
- 期刊
- 济(113623)
- 经济(113623)
- 研究(80019)
- 中国(49650)
- 学报(40858)
- 管理(38997)
- 科学(37888)
- 农(37529)
- 财(36740)
- 教育(34163)
- 大学(30976)
- 学学(28798)
- 农业(26052)
- 技术(22964)
- 融(20764)
- 金融(20764)
- 业经(18916)
- 财经(18203)
- 经济研究(16873)
- 图书(16461)
- 经(15365)
- 问题(14985)
- 理论(14352)
- 实践(13233)
- 践(13233)
- 科技(12916)
- 技术经济(12489)
- 业(12325)
- 版(11976)
- 现代(11974)
共检索到388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惠蓉 朱红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同时,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对此,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对策宜从五方面入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及时转换收入分配政策导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发展机会的均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收入分配 公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晓波
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别、民族差别五个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是引起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重要根源。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造成土地所有权收入被政府获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本应属于全民获取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被国有企业获得,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使得本属于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收入被少部分人获得。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应该从制度根源上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从根源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武蕾 王梦佳
收入分配不公平测度的统计推断一直是收入分配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收入分配测度统计推断方面的成果,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测量指标,介绍了泰尔指数统计推断的渐近分布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自助方法和置换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年份的真实收入泰尔指数进行了统计推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建
揭示了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对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忽视。指出中国地理学家不仅要从学科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应该关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发展问题也许更应引起关注。譬如,区域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城市内部的不公平问题,农民与农区研究,特殊社会问题的地理研究。
关键词:
不公平地理 区域发展不公平 人文地理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秀英 兰纪平
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不是在于基尼系数所表达的分配结果不均,而是在于机会不平等的过程中产生的分配不公。能否处理好不同范畴的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因滥用公共权力引起的社会分配不公,则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需要通过改革有效调整已经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使之能够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演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效率与公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骐骥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在有人一掷万千金之时,有6500万年均收入不足530元的绝对贫困者为饱暖而发愁。在我国农村,以住户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20%的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相比较,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由1978年的2.6倍扩大到1993年的5.5倍。在我国城镇,1994年全国约占城镇居民总数5%的1250万人口,月均收入低于全国城镇居民月均的基本生活费。1995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宪浩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提供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动力,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障碍,是真正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最关键的是制度障碍,最根本的是经济障碍,从主观角度看有公民素质障碍,深层次的是文化障碍。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必须明确确立社会融入的战略任务,科学设定社会融入的战略目标,立即启动社会融入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社会融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法律援助就是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是法律援助的对象之一。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在其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适时的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律援助 弱势群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芳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在初次分配环节建立普通职工工资强制性的增长机制,建立起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力度;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发挥税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和谐 公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端计
中国目前剩余城乡贫困问题大量存在的现状特征,既凸显了城乡反贫困政策中"双轨制"模式的局限性,也说明反贫困已到了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关键时期。应对中国目前的反贫困体制进行反思,对反贫困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应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按照统筹城乡反贫困的政策理念,整合各方面资源,多视角关注贫困问题,推动管理体制、就业、社保政策等方面的综合联动改革,统筹规划和安排城乡反贫困政策,实行农村与城市反贫困并重,并加强城乡反贫困工作的互动。实施"预防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开发性扶贫"三位一体式反贫困创新模式。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反贫困 双轨制 并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成刚
构建和谐社会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和家庭财富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在四川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认真解决目前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收入增长与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并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居民 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