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820)
2022(5544)
2021(5507)
2020(4255)
2019(9631)
2018(9631)
2017(16184)
2016(10010)
2015(11439)
2014(11878)
2013(10758)
2012(10435)
2011(9517)
2010(9944)
2009(8891)
2008(9039)
2007(8875)
2006(8006)
2005(6979)
作者
(26599)
(22200)
(21953)
(21139)
(13939)
(10824)
(10316)
(8675)
(8551)
(8171)
(7724)
(7480)
(7058)
(6933)
(6909)
(6820)
(6794)
(6642)
(6470)
(6417)
(5801)
(5516)
(5367)
(5251)
(5123)
(5017)
(4935)
(4924)
(4574)
(4489)
学科
(35613)
经济(35470)
管理(21408)
教育(20808)
中国(17448)
(14901)
地方(13119)
(12870)
企业(12870)
理论(12119)
方法(11990)
(10508)
(10502)
业经(9089)
(8398)
教学(8017)
数学(7973)
地方经济(7842)
数学方法(7753)
(7190)
(6838)
农业(6584)
(5969)
发展(5843)
(5720)
环境(5561)
研究(5014)
技术(5010)
政治(4577)
工作(4502)
机构
大学(136353)
学院(131572)
研究(51000)
(41255)
管理(40605)
经济(39831)
理学(33868)
理学院(33228)
管理学(32238)
中国(32104)
管理学院(31942)
(31822)
教育(31532)
科学(31368)
(31116)
师范(30955)
(25543)
师范大学(25401)
(23245)
研究所(22936)
中心(22766)
北京(21099)
(20588)
技术(19270)
(18664)
(18549)
(18485)
职业(17665)
业大(16503)
财经(15442)
基金
项目(82274)
研究(69222)
科学(65725)
基金(54099)
(46193)
国家(45579)
社会(42142)
教育(40183)
社会科(38278)
社会科学(38266)
科学基金(37912)
(34161)
编号(31976)
(30671)
成果(30046)
基金项目(27610)
课题(25963)
(22399)
自然(21455)
资助(21051)
自然科(20908)
自然科学(20904)
自然科学基金(20496)
重点(20409)
(19644)
规划(19487)
(19432)
项目编号(18923)
(18019)
教育部(17097)
期刊
教育(55431)
(54449)
经济(54449)
研究(51043)
中国(42680)
学报(20108)
科学(18115)
(17660)
大学(16597)
技术(16355)
(15845)
管理(15186)
职业(14037)
学学(13503)
农业(12244)
图书(10052)
技术教育(9024)
职业技术(9024)
职业技术教育(9024)
(8944)
论坛(8944)
(8600)
金融(8600)
(8140)
财经(8112)
业经(8029)
书馆(7516)
图书馆(7516)
(7173)
经济研究(7172)
共检索到223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华  
推进民族教育公平是推进民族关系与民族区域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的需要。现阶段应重视运用倾斜政策对民族教育进行补偿,强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改革民族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优化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多渠道并举,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润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社会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文章指出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对秩序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实践层面的落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毕宪顺  赵凤娟  
和谐社会需要一套完善而健全的社会整合机制来实现和维持社会的有序与和谐,而这套机制是建立在社会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国睿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广祥  赵灶娇  崔芸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晓波  
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别、民族差别五个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与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倪胜利  何元凯  
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新的精神文明,诸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升、边疆地区安全与稳定等现实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待于民族社会个体成员公民素质的养成,这是一个唯有通过教育途径方能实现的文化过程。民族教育应当创设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文化土壤,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为一体,既有主体精神又具公共意识的一代新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根本、方法和教育内容的论述,对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生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而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机会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个规模庞大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竞争、财富分配的机会不公平,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高度的重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是历届英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福利国家造成了公共开支的负担,形成了依赖文化心理,而新自由主义在自由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使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观与规范,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英国新工党试图以积极的福利社会、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平衡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发展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耀臻  
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视野去审视大学德育建设,提出应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教育建设,实现和谐心灵、和谐人际、和谐校园与和谐生命的完美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春北  
研究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具有客观性、系统性、人本性、发展性四个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旺  
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与人文有着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本质差异又协调一致的属性,构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依存的和谐统一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和谐,是研究和探索培育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