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1)
- 2023(15577)
- 2022(13085)
- 2021(12284)
- 2020(10129)
- 2019(23566)
- 2018(23665)
- 2017(45372)
- 2016(25258)
- 2015(28609)
- 2014(28955)
- 2013(28251)
- 2012(26206)
- 2011(23448)
- 2010(23552)
- 2009(21529)
- 2008(21391)
- 2007(19104)
- 2006(17116)
- 2005(14943)
- 学科
- 济(100864)
- 经济(100663)
- 管理(70124)
- 业(64531)
- 企(53173)
- 企业(53173)
- 方法(41160)
- 数学(33580)
- 数学方法(33097)
- 中国(30756)
- 农(30279)
- 业经(24826)
- 地方(24404)
- 学(24365)
- 财(24189)
- 农业(19991)
- 理论(19190)
- 制(18804)
- 和(17787)
- 贸(15844)
- 贸易(15833)
- 环境(15818)
- 易(15239)
- 教育(14798)
- 务(14751)
- 财务(14665)
- 财务管理(14632)
- 银(14496)
- 银行(14452)
- 技术(14401)
- 机构
- 大学(355462)
- 学院(352713)
- 管理(137062)
- 济(132872)
- 经济(129495)
- 研究(120976)
- 理学(117398)
- 理学院(115934)
- 管理学(113698)
- 管理学院(113055)
- 中国(90030)
- 京(78358)
- 科学(77061)
- 财(62502)
- 所(61315)
- 农(58473)
- 研究所(55520)
- 中心(54957)
- 江(54329)
- 业大(52967)
- 范(51426)
- 师范(51001)
- 北京(49801)
- 财经(49366)
- 农业(45318)
- 经(44650)
- 院(44275)
- 州(44013)
- 师范大学(41362)
- 经济学(38793)
- 基金
- 项目(238629)
- 科学(186839)
- 研究(176703)
- 基金(170616)
- 家(148301)
- 国家(146990)
- 科学基金(125754)
- 社会(110011)
- 社会科(103229)
- 社会科学(103196)
- 省(93179)
- 基金项目(91506)
- 自然(81454)
- 教育(81221)
- 自然科(79480)
- 自然科学(79461)
- 划(79077)
- 自然科学基金(77988)
- 编号(73872)
- 资助(68672)
- 成果(61391)
- 重点(53451)
- 部(51835)
- 课题(51482)
- 发(50927)
- 创(48562)
- 创新(45226)
- 科研(45035)
- 项目编号(44337)
- 大学(44204)
- 期刊
- 济(155251)
- 经济(155251)
- 研究(108033)
- 中国(74386)
- 学报(56520)
- 农(54778)
- 科学(53038)
- 管理(49633)
- 财(47664)
- 教育(47178)
- 大学(42733)
- 学学(39390)
- 农业(37482)
- 技术(30889)
- 融(30134)
- 金融(30134)
- 业经(25743)
- 财经(23724)
- 图书(23073)
- 经济研究(22667)
- 问题(21822)
- 经(20244)
- 业(18644)
- 资源(17387)
- 版(17375)
- 理论(16993)
- 科技(16765)
- 现代(16473)
- 技术经济(16320)
- 书馆(16062)
共检索到533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季学明
上海已经进入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并道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必然涉及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其间尤其是涉及不同权利主体的利益分配的问题。本文以城市化中的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土地权益受损的热点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基于目前农村耕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从涉土法律的突破性地方立法、土地开发的管理机制、建立相关的非政府机构、实施土地的质量和地租评估、真正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目的是为解决上海的"三农"问题寻求破解之道;为上海建设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市化 土地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瑾
关注和谐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综合视角,给社区教育研究带来新的思维空间。构建和谐浦东过程中,社区教育面临着消解城市化的人文困境、构建参与式的社区生活、培育共存性的多元文化等问题,因此要适时对自身发展做出调整,在整合公共教育资源、发展市民教育团体、保障边缘人群权益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和谐社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是历届英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福利国家造成了公共开支的负担,形成了依赖文化心理,而新自由主义在自由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使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观与规范,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英国新工党试图以积极的福利社会、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平衡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发展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英国 公民 权利 社区 公民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宏丹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目标社会状态的实现需要多方主体的多角度发力。和谐社会的建设,法治是关键,依法行政既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保障,又是具体执法的基本要求。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依法行政既要强化不得任意行政,更应该注意积极、及时行政。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挖掘内部监督的效能,完善外部监督途径等手段强化对行政主体、行政人的监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宣扬健康政绩观、建立科学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从另一角度激励相关主体依法行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好基础性的保障。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依法行政 法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倩 赵敏
城市化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于航空遥感影像,选取了上海市典型的"城-郊-乡"样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3)和景观格局分析(Frastates3.3)软件,选用6个城市化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对研究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相关生长方程和城市绿地冠层面积,对研究区域绿地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用的城市化物理指标和景观指数,能够快速地用于评估城市化水平;(2)"城-郊-乡"样带上,总的碳储量为4 475 410.7 Mg C,碳密度为71.1Mg C/hm2;(3)城市绿地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异性明显,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亮
公共安全问题困扰着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以上海市S镇为例,具体分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公共安全问题、成因及应对。指出计划控制与市场自由的扭曲构成城市化过程中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政府的直接行政化推动以及社会管理服务失调导致具体矛盾显现。应对的策略包括:转变政府角色,尊重市场和社会运行规律;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与民分利;加强政府内部协调,向城市化地区进行政策倾斜;转变公共安全供给模式,培育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治理。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公共安全 社会转型 公共治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强 周平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使社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需要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参与。社会组织是连结政府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重塑政府体制、社会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的关键。然而,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着培育不够、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如何加快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各个地方社区建设探索的重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上海这个特大城市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从构建政府与社会新关系的角度,聚焦上海近年来培育引导社会组织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建设 社会治理 上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王舒 王少媛
大学的三大职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大学的和谐发展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大学自身的和谐发展要处理好尊重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变革、营造和谐氛围与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以及系统内部整合与外部环境优化等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 和谐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燕 满强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与潜在的危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春市为例,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长春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建锋
工会职能缺位使农民工用工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农民工在与资方的讨价还价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政府干预的事后性以及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其在纠正此市场失灵上表现为低效率;而传统工会组织无法真正代表处身于私有劳资关系中的农民工的利益,因而无法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建立富有效率的农民工工会组织以制衡资方,是纠正此市场失灵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 市场失灵 政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晓东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城市经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如今.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而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就在于以人为本!它要求我们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当前为征地、旧城改造拆迁纠纷引发的农民、市民们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无疑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极不相称,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它必将化作一把高悬在和谐社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将砍掉社会的和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永玲
市场经济存在财富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效应,是一个以缺补盈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盈缺的消长;二是盈缺消长过程中的耗散价值。文章从委托、代理、产业等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效率,并从社会、企业等视角提出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效率的对策,以期帮扶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文卫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七大举措中,确定了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新理念,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计量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更是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客观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铁明太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