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4)
- 2023(10631)
- 2022(9486)
- 2021(9133)
- 2020(7701)
- 2019(17915)
- 2018(17973)
- 2017(34935)
- 2016(19093)
- 2015(21440)
- 2014(21490)
- 2013(21487)
- 2012(19395)
- 2011(17234)
- 2010(17095)
- 2009(15665)
- 2008(15759)
- 2007(13622)
- 2006(11807)
- 2005(10011)
- 学科
- 济(72016)
- 经济(71832)
- 管理(56933)
- 业(54785)
- 企(46945)
- 企业(46945)
- 方法(36493)
- 数学(30136)
- 数学方法(29825)
- 财(21436)
- 农(20228)
- 中国(19526)
- 学(17296)
- 业经(16817)
- 务(15339)
- 财务(15277)
- 财务管理(15252)
- 理论(14758)
- 企业财务(14376)
- 和(13734)
- 地方(13642)
- 农业(13472)
- 制(12044)
- 贸(11906)
- 贸易(11901)
- 易(11540)
- 教育(11168)
- 环境(10842)
- 技术(10829)
- 划(10085)
- 机构
- 大学(265781)
- 学院(263781)
- 管理(109622)
- 济(100394)
- 经济(98066)
- 理学(95703)
- 理学院(94684)
- 管理学(93087)
- 管理学院(92613)
- 研究(81999)
- 中国(60739)
- 京(56146)
- 科学(51460)
- 财(49428)
- 所(40830)
- 财经(39265)
- 业大(38545)
- 农(38387)
- 江(37591)
- 中心(37315)
- 研究所(36632)
- 北京(35560)
- 经(35545)
- 范(35105)
- 师范(34837)
- 州(30439)
- 农业(29759)
- 院(29633)
- 财经大学(29180)
- 经济学(28801)
- 基金
- 项目(181962)
- 科学(143045)
- 研究(134755)
- 基金(132222)
- 家(113648)
- 国家(112627)
- 科学基金(97766)
- 社会(84864)
- 社会科(79526)
- 社会科学(79500)
- 基金项目(71307)
- 省(70270)
- 自然(64061)
- 自然科(62575)
- 自然科学(62564)
- 教育(62161)
- 自然科学基金(61420)
- 划(59025)
- 编号(56351)
- 资助(54441)
- 成果(45917)
- 部(40450)
- 重点(39632)
- 课题(37568)
- 创(37239)
- 发(36881)
- 项目编号(35467)
- 教育部(35074)
- 科研(34909)
- 大学(34647)
- 期刊
- 济(108809)
- 经济(108809)
- 研究(77358)
- 中国(50065)
- 财(41116)
- 学报(40507)
- 管理(38653)
- 科学(37392)
- 农(34632)
- 大学(31044)
- 教育(30704)
- 学学(28961)
- 农业(24400)
- 技术(21891)
- 财经(19008)
- 融(18475)
- 金融(18475)
- 业经(17767)
- 经济研究(16527)
- 经(15990)
- 会计(15840)
- 图书(15372)
- 问题(13829)
- 理论(13694)
- 财会(13449)
- 版(12880)
- 实践(12732)
- 践(12732)
- 技术经济(12690)
- 科技(12430)
共检索到379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文卫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七大举措中,确定了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新理念,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计量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更是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客观规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子亮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已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并不局限于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而是对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所有权益人的管理,即对他们在企业中的权益进行整合。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权益的整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会计方法对企业权益进行整合,就是要适应新经济条件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权益会计理念,构建新型的现代企业权益会计。
关键词:
企业权益 整合 权益会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亚玲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一种以劳动者权益为中心的会计体系新分支,和传统的会计分支不同,它的产权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而不是物质资本产权,但是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现状尚不能满足这一基础条件。因此,在我国要有效推行劳动力权益会计需要从产权基础改革开始,而股票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股票全流通环境则能为改善我国目前的产权基础提供有利平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静宇 魏力伟
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归属、人力资本主体的范围、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这些基础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劳动者权益会计相关研究中的会计确认、账户设置与核算进行简要评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徐国君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阎达五徐国君在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而来的日益广深的激烈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以知识和技能取胜的人。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等原则的贯彻,仅仅以主观的、模糊的管理指导思想来体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桂君
《刑法修正案(八)》以保障民生视角重新关注劳动者权益,体现了关乎人民生活之尊严和幸福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当代刑法的保护对象不仅要超越保护单纯个人法益的目标,更要关注社会正义的实现。我国应增加关于劳动者权益侵犯的危险犯的刑法规范,预防对劳动者权益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是社会保险制度发挥功能的基础保障,任何危及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都是刑法所要防范的,应增加社会保险诈骗罪;现代社会文明价值理念之一就是保护弱者,而儿童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提供保护机制,尽管劳动法禁止招用...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 刑法保护 完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颜运秋
我国传统消费者诉讼暴露出诉讼主体制度不健全、诉讼效益不经济和举证责任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司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收效甚微。我们有必要遵循公平与效益的法治理念,把握消费纠纷的公益属性,领会消费者权利的法律属性,对传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诉讼费用、举证责任和诉讼激约机制等进行适当变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公益诉讼 法理 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宁爱凤
维护与保障女性的权益,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是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土地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情况下,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维护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分别从社会性别主流化、普惠政策特殊化、维权难度降低化三方面出发,对实现农村妇女平等土地权利的路径作些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进令 徐正春
家内劳动不受时间场所之限制,而我国现行劳动法制向来以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为主要规范对象,现行法是否适应家内劳动此种新的工作形态,有必要予以检视。本文以日本作为比较法的对象,首先,说明日本关于电传劳动者的定义及其劳动法规上的保护,并就电传劳动者劳动法上的问题加以探讨;其次,检视适用我国劳动法规保护的家内劳动者,现行法制对其权益之保障是否有未尽之虞;最后就我国建构家内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电传劳动者 家内劳动者 工时 安全卫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湘丽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维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保聪 余锦亮 肖人瑞
以《最低工资规定》下发为契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地市级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利用断点回归策略考察劳动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保护会给企业施加"硬约束",显著降低企业绩效。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这种抑制效应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劳动保护能够通过"成本效应"和"现金流效应"促使企业增加避税意愿、提升创新能力和减少投资规模,从而对企业绩效造成负向影响。本文研究对于理解劳动保护的微观经济后果和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具有良好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