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3)
2023(5640)
2022(4545)
2021(4396)
2020(3381)
2019(7531)
2018(7547)
2017(14197)
2016(7683)
2015(8470)
2014(8402)
2013(8342)
2012(7727)
2011(7130)
2010(7348)
2009(6831)
2008(6843)
2007(6605)
2006(5994)
2005(5224)
作者
(20706)
(17998)
(17512)
(16647)
(10789)
(8680)
(7791)
(6852)
(6842)
(6310)
(6176)
(5842)
(5526)
(5390)
(5340)
(5230)
(5212)
(5170)
(4807)
(4790)
(4457)
(4429)
(4376)
(4332)
(4158)
(4127)
(4098)
(3775)
(3728)
(3634)
学科
(47993)
(36268)
经济(36130)
农业(32067)
(26988)
业经(17078)
管理(13410)
农业经济(12308)
中国(11172)
地方(10484)
(9803)
(9424)
农村(9407)
方法(8856)
发展(8486)
(8482)
建设(8289)
(8105)
企业(8105)
(8011)
土地(7544)
(6799)
劳动(6798)
收入(6785)
(6508)
及其(6410)
农业劳动(6321)
人口(6318)
方针(6126)
(6041)
机构
学院(107511)
大学(100504)
(45077)
经济(44101)
(41333)
管理(40720)
研究(37505)
理学(34833)
理学院(34502)
管理学(33972)
管理学院(33789)
农业(30721)
中国(30314)
业大(23449)
科学(21886)
(20968)
中心(19154)
农业大学(18756)
(18374)
(18327)
(18287)
研究所(16227)
(15426)
师范(15344)
(15205)
经济管理(14730)
(14481)
(14296)
(14137)
财经(13513)
基金
项目(69510)
研究(57658)
科学(54556)
基金(48084)
(40730)
国家(40145)
社会(38263)
社会科(34492)
社会科学(34480)
科学基金(34205)
(29878)
编号(26863)
(26157)
基金项目(26148)
教育(24639)
(22735)
成果(21579)
自然(18685)
自然科(18166)
自然科学(18164)
自然科学基金(17845)
课题(17612)
(17175)
资助(17155)
(15604)
(15087)
重点(15068)
(15066)
国家社会(14924)
(14743)
期刊
(64304)
经济(64304)
(50714)
农业(34539)
中国(30992)
研究(30758)
业经(18445)
学报(16591)
科学(16212)
(14698)
教育(14682)
农业经济(14360)
大学(14293)
农村(13596)
(13596)
学学(13399)
(12598)
金融(12598)
(12145)
管理(10020)
问题(9577)
技术(9524)
农村经济(9128)
(8775)
社会(8567)
世界(8007)
经济问题(7908)
社会科(7759)
社会科学(7759)
资源(6598)
共检索到17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武芳  金丽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最为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归纳了目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靳磊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阐述了农村体育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建设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文技  孙航飞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社会各界早有争论,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种改革构想,提出应通过产权结构的创新而不是所有制的根本改变来寻求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王宏宝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库区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三峡大坝的维护与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福祉。库区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亦存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制约性因素。加快库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既需要坚持发扬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傅精神"等构成的移民精神,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与全社会的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少东  
在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国情,从以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七一  杨明洪  
西藏农村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除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外,主要是广大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措施是:增加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强化广大农牧民参与意识,提高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充分认识西藏农村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西藏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西藏农村治理结构,完善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庆行  王洪增  
构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战略目标,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应有责任。本文认为,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公平、增进民主、化解矛盾、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德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的,特别是农村改革更为我国的工农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一半居多。经济的快速化、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活力。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两亿农民工大军涌入城市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城乡二元化已成为思维定式,这也就意味着两亿人难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里没有他们生根的土壤。而经济步伐的继续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又将是如何去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寻找社会和谐发展的佳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海  陈通  赵言涛  徐大立  
通过探讨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农村概念,并分析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为了考核和谐农村建设的成果,本文基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构建了评价和谐新农村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简要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文龙  黄志坚  
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探讨社会资本和新农村和谐建设的关系,发挥农村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将有利于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农民合作与生产发展及促进农村的团结互助和提高乡风文明的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本亮  
建设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建设和谐农村要在实现科学发展、重视文化建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下功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荣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变迁给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的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来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书兰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目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旨在从提升农民法律素养的角度入手,从提升农民法律素养的意义、农民法律素养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农民的法律素养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更好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