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7)
2023(3245)
2022(2634)
2021(2672)
2020(1920)
2019(4577)
2018(4783)
2017(6062)
2016(4490)
2015(4935)
2014(5114)
2013(4166)
2012(3859)
2011(3782)
2010(4096)
2009(3485)
2008(3353)
2007(3303)
2006(2944)
2005(2763)
作者
(9148)
(7515)
(7397)
(7289)
(4810)
(3588)
(3574)
(3060)
(2818)
(2817)
(2571)
(2482)
(2467)
(2462)
(2420)
(2324)
(2304)
(2299)
(2291)
(2205)
(2115)
(1916)
(1830)
(1811)
(1772)
(1725)
(1697)
(1602)
(1596)
(1535)
学科
教育(18822)
中国(9767)
(7076)
经济(7072)
理论(6375)
教学(5857)
管理(5195)
(4451)
(3763)
发展(3617)
(3495)
(3476)
思想(3395)
(3374)
政治(3327)
改革(3166)
研究(3165)
高等(3133)
思想政治(3112)
政治教育(3112)
治教(3112)
德育(3081)
教育改革(2792)
学校(2735)
学法(2669)
教学法(2669)
(2633)
企业(2633)
世界(2574)
计算(2387)
机构
大学(54357)
学院(49323)
教育(26137)
研究(22331)
(19041)
师范(19009)
师范大学(15999)
(13728)
科学(11801)
(11450)
职业(11163)
经济(10885)
(10620)
管理(10383)
教育学(10195)
技术(9980)
北京(9860)
中国(9665)
研究所(9661)
(9219)
理学(8505)
中心(8371)
理学院(8227)
(8186)
管理学(7895)
管理学院(7749)
职业技术(7622)
教育学院(7493)
(6913)
研究院(6654)
基金
研究(29659)
项目(27958)
科学(23399)
教育(22794)
基金(15949)
社会(15839)
成果(15838)
编号(15259)
社会科(14624)
社会科学(14622)
课题(14308)
(12904)
(12756)
(12540)
国家(12450)
(11905)
规划(10138)
科学基金(9840)
(9264)
项目编号(9192)
(8731)
研究成果(8662)
年度(8381)
重点(8160)
(8095)
(8059)
(8031)
阶段(8007)
(7887)
教育部(7827)
期刊
教育(45249)
研究(27229)
中国(21590)
(14017)
经济(14017)
职业(10772)
技术(8281)
技术教育(6998)
职业技术(6998)
职业技术教育(6998)
高等(5305)
大学(5223)
(4990)
论坛(4990)
学报(4926)
成人(4856)
成人教育(4856)
高等教育(4747)
科学(4439)
(4250)
(4208)
发展(3784)
(3784)
管理(3683)
职教(3653)
比较(3509)
图书(3438)
教研(2978)
高教(2978)
学学(2927)
共检索到89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在全球化时代,文明的冲突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和平的重要因素,全球共治成为人类解决共同面对的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世界意识的形成及其同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尽快找到走出困境的新思维。"和谐世界"与"和谐教育"是中国人在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向全人类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和谐教育,促进人类世界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协调发展,提高所有人参与国家治理和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球化进程向良性方向发展,引导人们共同建构一个承认差异、多元互补、和谐共生的世界,这是中国人为人类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的重要新思维之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ark Wayland  Di Bretherton  刘静  
本文提出应对“和平”一词下一个积极的定义,认为和平不是保持的,而是创造的;它不仅是那些已经完成的结果,而且也是实现和平的途径本身。因此,和平教育和教学十分重要。本文认为,作为在全球化时代进行和平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和平文化新闻网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对中国人的和平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建中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出现了朝权力分散方向发展的趋势,各种世界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全球主义者”宣扬的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共治”不但夸大了事实,而且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我们追求的和谐世界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其实质在于各种文明的互助与和谐发展。但是,从文明的相互压制与对抗转变为文明的互助与和谐,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建设和谐世界,必须遵循所有的文化和社会都尊重的全球性准则,使每一种文明都能在其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存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王英杰  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Emiliano A.Aberin  康瑜  
本文以菲律宾的传统文化为切入视角,综观该国的文化经纬、文化背景和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走向,挖掘出菲律宾人的核心价值。通过洞察菲律宾教育的现状和走向,提出加强质量、公平、入学、效率、财政和管理领域的改革,着重阐述了菲律宾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展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爱国主义和宗族主义等传统文化因素与世界新秩序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关系,指出教育在协调二者关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建立一种文化动力机制,使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国家成长和全球成熟过程中成为催化力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迪·格林  许竞  
本文缩编自格林教授的一篇早期论文①,旨在提炼其有关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与观点,以期对改善和提高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有所助益。本文主要聚焦三个问题:全球化如何改变着教育?因全球化而引发的教育变革对比较教育有何启示?比较教育研究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比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高益民  
1995年,为了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更名为"国际与比教育研究所",进入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并于2009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拓展了研究领域,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促进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强化了社会服务,推动了比较教育文化学派建设。这不但实现了转型发展,而且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邬智  彭铁鹏  孙侠  
回顾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和谐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学记》中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教育目标的和谐是指引,教与学的和谐是根本,教学内容的和谐是载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媒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明英  
加拿大向来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其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在服务于政治共同体的团结之外,还要体现对多样性的尊重。在全球化时代,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顺势走向"全球公民"教育。本文在概览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梳理了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阿尔伯塔省为例纵观其公众教育开展的状况,最终给出评价和启示,以为"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小勇  
全球素养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介绍了全球素养的定义及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提出的全球素养框架,这些框架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描述了全球素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模式和方法,并探讨了全球素养教育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白亮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各种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障碍。围绕"学会共存"的教育理想,学者、政治家和国际社会提出了"和平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一系列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通过"学会共存"教育建构起人类的普遍文化价值,培养所有人参与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人们共同建构一个承认差异、多元互补、和谐共生的世界,这是"学会共存"教育对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贡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啸  
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不仅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是人类用以思考问题的一种新方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站在人类的高度上,从"现代性"出发,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的普遍标准来思考中国公民教育。一方面,以民主主义引领、提升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又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在生成具有权利意识的中国公民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人类视野的世界公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臧玲玲  
全球化是当今比较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主流话语。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比较教育面临着研究范式转型和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面对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教育要形成新的全球主义世界像,转换研究视域,提升方法论素养,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及其对教育学科的贡献;聚焦中国教育发展,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等助力中国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黔  古鸿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