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5)
- 2023(15500)
- 2022(13515)
- 2021(12788)
- 2020(10807)
- 2019(24600)
- 2018(24717)
- 2017(47669)
- 2016(25858)
- 2015(29131)
- 2014(29019)
- 2013(28164)
- 2012(25369)
- 2011(22911)
- 2010(23173)
- 2009(21738)
- 2008(21066)
- 2007(18595)
- 2006(16219)
- 2005(14434)
- 学科
- 济(98148)
- 经济(98011)
- 管理(79639)
- 业(71668)
- 企(61478)
- 企业(61478)
- 方法(46317)
- 数学(39996)
- 数学方法(39258)
- 财(27494)
- 农(26329)
- 中国(25530)
- 业经(22798)
- 制(22492)
- 学(21643)
- 环境(18539)
- 理论(18539)
- 地方(18379)
- 务(17417)
- 贸(17335)
- 财务(17325)
- 贸易(17324)
- 财务管理(17286)
- 农业(17083)
- 易(16845)
- 和(16664)
- 企业财务(16316)
- 划(16064)
- 银(15978)
- 银行(15938)
- 机构
- 大学(362183)
- 学院(361948)
- 管理(143143)
- 济(138583)
- 经济(135347)
- 理学(124123)
- 理学院(122770)
- 管理学(120234)
- 管理学院(119595)
- 研究(116340)
- 中国(87033)
- 京(76807)
- 科学(72874)
- 财(66648)
- 所(57880)
- 农(55203)
- 业大(53325)
- 江(53157)
- 中心(52962)
- 财经(52827)
- 研究所(52535)
- 北京(48371)
- 范(47841)
- 经(47794)
- 师范(47420)
- 州(43184)
- 农业(43011)
- 院(42462)
- 经济学(41182)
- 财经大学(39229)
- 基金
- 项目(247642)
- 科学(194458)
- 研究(182119)
- 基金(178672)
- 家(154961)
- 国家(153677)
- 科学基金(132551)
- 社会(113649)
- 社会科(107582)
- 社会科学(107554)
- 省(97437)
- 基金项目(94142)
- 自然(86474)
- 教育(85006)
- 自然科(84426)
- 自然科学(84405)
- 自然科学基金(82826)
- 划(81662)
- 编号(75537)
- 资助(74225)
- 成果(61636)
- 重点(55380)
- 部(54105)
- 课题(52060)
- 发(51693)
- 创(51502)
- 创新(48011)
- 科研(47212)
- 制(47114)
- 项目编号(46821)
- 期刊
- 济(153039)
- 经济(153039)
- 研究(105195)
- 中国(70043)
- 学报(56418)
- 管理(53662)
- 科学(51897)
- 财(51798)
- 农(50592)
- 教育(43986)
- 大学(43404)
- 学学(40783)
- 农业(34977)
- 技术(32445)
- 融(29840)
- 金融(29840)
- 业经(25829)
- 财经(25374)
- 经济研究(24226)
- 经(21623)
- 问题(19305)
- 图书(18728)
- 业(17797)
- 科技(17536)
- 理论(17398)
- 版(17355)
- 技术经济(16913)
- 现代(15978)
- 实践(15955)
- 践(15955)
共检索到52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毕小青 李安香
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环境防治机制构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环境综合管理职责落实的重要支柱和依据,而环境防治的有效性本质上是思维体系完备程度的体现。本文叙述了和谐思维方式与环境防治的深层次关系,结合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治理现状,从企业环境信息核算、公众参与、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丰富了构建科学完善的环境防治机制的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防治机制指明了方向,期望基于和谐思维方式长期内提升环境主体的协同作用,使环境保护有效性得到显著增强。
关键词:
环境防治 和谐思维方式 环境成本 核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力建 朱立志 蔡典雄 包菲
农业污染的立体性导致了其污染链的多向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的分析可以找到防治农业立体污染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不同环节、不同方向上阻断农业立体污染链,而且可以用较低的投入,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业立体污染 循环经济 运作机制 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明 徐彬 揭筱纹
本文借用易经中道思维的管理内涵,以及生物界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及合作的共生关系,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与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行模式,详细分析了在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具有明显共生特征的互惠共生型、资源共享型、协同竞争型、区域网络型共生的管理模式,并就此四种共生的管理模式以农业科技企业作为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钊 徐彤
本文研究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及其可能的变迁。其中"为增长而竞争"指一种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的晋升锦标赛,"为和谐而竞争"则是一种基于地方公众满意度的晋升锦标赛。我们证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对公共品偏好不强,且因公众意愿表达机制不畅导致的信息不充分问题较为严重,中央对地方政府采取以经济增长作为较充分信息统计量的"为增长而竞争"的治理模式反而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中央对地方的治理转变为"为和谐而竞争"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的变迁将为中国在现行的政治经济格局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丽元 顾学锋 张新春 范阳 孙风云
该文提出了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指标通式和计算式,以及此害虫危害等级的划分及其等级指标值。认为防治指标值只有在林分密度或林龄影响到防治成本的情况下,不同林分才有不同防治指标且防治指标值和害虫危害指标与林分立地指数无关;害虫危害等级指标与经济因素无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国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刚
鉴于环境风险的特性,采用案例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信息搜寻、信息传递、信息筛选以及信息接纳四个信息传导阶段分析,发现政府在不同的信息传导阶段有着不同的环境风险防治行为模式,划分为信箱模式、阅读模式、甄别模式和吸纳模式。通过对四种政府行为模式的分析发现,政府的行动逻辑并不鼓励政府去积极进行环境风险的预防。
关键词:
环境风险 信息传导 行为模式 行动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丛霞 欧阳志远
文章紧扣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稀缺及有限的事实、水资源在荒漠化防治中以及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从困扰荒漠化防治的固沙与保水的矛盾出发,深入分析了这对矛盾的社会转化,从个体治理与整体治理的冲突追溯到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进而追溯到现有的荒漠化防治组织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并结合西部的发展定位对此模式应用于荒漠化防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荒漠化 内散 外敛 组织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英欣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损害,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快速改善农村污染问题,提升农村污染防治效率,有必要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的法律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主体等各类主体承担环境治理责任,需要基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强化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与执法监督,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污染发展 法律法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伦 李丹妮 苟文峰
随着扶贫模式变迁,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机制演化。扶贫开发的施策单元由县域、村落延伸到家户,扶贫抓手经由建设基础设施、培育重点产业逐步向贫困村社区参与、底部资源整合转变,再进一步转向有利于贫困户家庭发展能力发现与构建的底层机制创新。与之相应,旅游扶贫几乎同步经历了以产业为核心带动扶贫,以扶贫为目的引进产业项目进而再转向旅游与扶贫机制对接融合,经历了产业自发、项目自觉、机制自洽三种机制演化形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伦 李丹妮 苟文峰
随着扶贫模式变迁,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机制演化。扶贫开发的施策单元由县域、村落延伸到家户,扶贫抓手经由建设基础设施、培育重点产业逐步向贫困村社区参与、底部资源整合转变,再进一步转向有利于贫困户家庭发展能力发现与构建的底层机制创新。与之相应,旅游扶贫几乎同步经历了以产业为核心带动扶贫,以扶贫为目的引进产业项目进而再转向旅游与扶贫机制对接融合,经历了产业自发、项目自觉、机制自洽三种机制演化形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制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鉴于市场经济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的缺陷,整体性市场制度安排不能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而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与其互补制度的变迁,是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理论上,逼近和实现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有赖于制度变迁的实现,而推进改革开放则是实现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学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小川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7月23日举行的"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结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发表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汇率机制的改革,要辅之以思维模式的转变,包括以美元为参照还是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即参照系的改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金融风波传导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微观经济主体对灵活性的偏好;以及对定价机制的态度问题。本文经作者同意在本刊发表。
关键词:
汇率机制改革 一篮子货币 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戈华清 蓝楠
陆源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陆域经济社会活动,是陆上行为对海洋环境负外部性的集中呈现。累积性的陆源排污,是过度利用海洋环境容量与忽视海洋自净能力的体现,不仅损害海域使用者权益,也影响沿海地区发展。我国陆源污染防治一直以被动的末端污染治理与管控为基础,其预见性不足、有效性不充分,亟待确立陆海一体化综合防治对策体系,保护我国近海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