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7)
2023(3649)
2022(2910)
2021(2595)
2020(2069)
2019(4731)
2018(4700)
2017(8326)
2016(4837)
2015(5517)
2014(5718)
2013(5587)
2012(5388)
2011(4905)
2010(5380)
2009(5021)
2008(5246)
2007(5170)
2006(4822)
2005(4159)
作者
(14002)
(11571)
(11468)
(11102)
(7461)
(5465)
(5349)
(4555)
(4372)
(4364)
(4007)
(3967)
(3791)
(3749)
(3620)
(3579)
(3564)
(3362)
(3298)
(3280)
(2994)
(2886)
(2837)
(2769)
(2753)
(2693)
(2610)
(2585)
(2428)
(2356)
学科
(20473)
经济(20443)
管理(13350)
中国(11559)
地方(8913)
(8190)
城市(6224)
(6017)
(6006)
企业(6006)
(4640)
业经(4481)
城市经济(4452)
方法(4416)
环境(4228)
教育(4166)
(4095)
理论(3954)
(3947)
(3912)
农业(3814)
(3525)
银行(3525)
(3402)
数学(3378)
数学方法(3310)
(3304)
地方经济(3179)
(2909)
金融(2909)
机构
大学(66413)
学院(65976)
研究(24657)
(23799)
经济(22782)
管理(22725)
中国(19358)
理学(17789)
理学院(17481)
管理学(17143)
管理学院(16998)
(16079)
科学(14491)
(13405)
(12832)
中心(12492)
(11699)
师范(11631)
(11508)
(10833)
北京(10385)
研究所(9951)
(9717)
(9518)
师范大学(9335)
(9093)
财经(8962)
业大(8046)
(7961)
技术(7703)
基金
项目(39625)
研究(31317)
科学(31000)
基金(26820)
(22592)
国家(22330)
社会(19647)
科学基金(19441)
社会科(18432)
社会科学(18428)
(15875)
教育(14925)
基金项目(14186)
(13459)
编号(13426)
成果(12138)
自然(11563)
自然科(11272)
自然科学(11271)
自然科学基金(11026)
课题(10703)
资助(10266)
(9027)
(8986)
重点(8979)
(8219)
规划(8203)
国家社会(7669)
发展(7530)
项目编号(7492)
期刊
(34614)
经济(34614)
研究(25586)
中国(20138)
教育(13975)
(9757)
管理(9115)
(8752)
(8076)
金融(8076)
学报(7910)
科学(7882)
图书(7222)
城市(6805)
技术(6789)
大学(6430)
问题(6316)
书馆(5965)
图书馆(5965)
(5888)
农业(5358)
学学(5324)
业经(5307)
职业(4428)
财经(4413)
(4059)
论坛(4059)
经济研究(4043)
(3926)
发展(3882)
共检索到12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通过对和谐城市建设进行伦理内涵和伦理诉求的伦理思考,推动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化"转向。围绕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主张,对和谐城市进行了理论阐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明显。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晔  
建构和谐校园需要以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学校本身的正当性和校园关系的道德性,寻求和谐校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和谐校园的价值追求应以伦理的视角建设校园,提升学校的伦理品性以及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的人文性;以共享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关怀为切入点,营造师生的精神家园。和谐校园的伦理特质应该从公正、团结和尊重三个方面来把握,公正和团结反映了学校作为教育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尊重则反映了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文化特质。理想的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个人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尊重个人自由和价值的空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同卫  封展旗  
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经济伦理内涵。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企业应该:仁爱为本,尊重员工权益;成己达人,繁荣社会和促进就业;“贵义”、“兼爱”,促进社会公正;博施济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诚实守信,醇化社会风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永尧  
从伦理学看,不应该要求人们做其没有能力做的事,或者做出一种巨大牺牲是明显不合理的,在同利益严重冲突的情况下,要求那样一种牺牲甚至是完全不合理的。这种原则符合了理性到理性自我的概念,使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在和谐道德观基础上有机地联系起来。满足穷人基本需要的“消极”权利应该优先于富人奢侈消费的“积极”权利。财政分配道德上的优先性,不仅是和谐财政应该具有的内容,而且是从实质上调整贫富差距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力  林春逸  
生态广西建设不仅需要物质上、技术上和制度上的支撑,更需要伦理道德上的支撑。基于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广西建设的核心内容,循环经济伦理便成为了生态广西建设的重要伦理支撑。在建设生态广西的进程中,我们要践行循环经济伦理道德,为生态广西建设提供一种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诣晨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来看,更多的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侧重于强调技术层面的专业性,鲜有哲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与之结合的反思与引导。用生态伦理的理念和原则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将促进传统的城市建设价值观和政策目标朝着生态伦理价值取向转变,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道德属性,以期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晓橹  
"斯密问题"最早是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经济科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道德行为的动机归之为同情或利他,提出人性论是利他主义的;而在《国富论》中将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利己的,提出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的,由此造成了伦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对立,反映了斯密前后思想上的碰撞和矛盾。这一从人的本性角度对斯密两大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张璐  胡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慎重审思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辟概括。国家公园是一种新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自然场域,在我国当前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典范,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技术和生态文明行为的现代化,是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展现。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园环境伦理内涵的实践转向,也是其实践归属,在此基础上谋求生态建设的长效维稳是应有之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张璐  胡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慎重审思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辟概括。国家公园是一种新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自然场域,在我国当前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典范,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技术和生态文明行为的现代化,是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展现。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园环境伦理内涵的实践转向,也是其实践归属,在此基础上谋求生态建设的长效维稳是应有之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方杲  侯立信  
信息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具有客观性、不灭性、共享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它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共享和个体权益的冲突是信息社会的一对典型矛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伦理基础(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局限性造成的。公平的正义原则以其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调解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分歧,成为信息社会的伦理基石,推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丽霞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导致电子商务发展遭遇伦理困境,产生了大量的危机,直接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构建互利无害、善良风俗、嫉恶行善、公正平等、知情同意、人道服务、安全高效、诚实信用的伦理原则,并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超越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瑜  
伦理经济是人们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评判、制约和指导人们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简单的说,伦理经济就是以一定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指导的经济活动。伦理经济是一种讲究伦理道德并通过伦理道德牵引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和谐是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的统一。经济和谐在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和作用。经济和谐的内涵阐释有以下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凡景强  王迎迎  
商业道德行为的动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伦理和谐关系到商业道德的发展与完善,正确认识商业道德行为的各种动机及其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商业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培育出商业道德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