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1)
2023(10695)
2022(9493)
2021(9018)
2020(7607)
2019(17608)
2018(17825)
2017(34665)
2016(18996)
2015(21493)
2014(21610)
2013(21462)
2012(19613)
2011(17373)
2010(17467)
2009(15702)
2008(15302)
2007(13508)
2006(11699)
2005(9947)
作者
(54104)
(44611)
(44454)
(42273)
(28402)
(21307)
(20198)
(17720)
(16990)
(15988)
(15299)
(14939)
(14089)
(13993)
(13684)
(13643)
(13439)
(13268)
(12722)
(12664)
(11091)
(10917)
(10817)
(10162)
(10058)
(9927)
(9914)
(9803)
(9031)
(8741)
学科
(72530)
经济(72367)
管理(54384)
(51134)
(42114)
企业(42114)
方法(35669)
数学(30797)
数学方法(30472)
(20383)
中国(20225)
(18208)
(16501)
业经(15814)
地方(14666)
(14571)
农业(13522)
理论(13288)
(12742)
贸易(12737)
(12509)
银行(12466)
(12341)
(12319)
(11898)
(11733)
金融(11731)
(11375)
财务(11291)
财务管理(11257)
机构
大学(265093)
学院(263370)
管理(107372)
(100153)
经济(97813)
理学(93568)
理学院(92501)
管理学(90841)
管理学院(90375)
研究(84897)
中国(62785)
(56220)
科学(53941)
(46317)
(42339)
(40759)
业大(40016)
研究所(38787)
中心(38777)
财经(37561)
(37174)
(35408)
北京(35404)
师范(35107)
(34172)
农业(31994)
(31017)
(30882)
经济学(29185)
师范大学(28399)
基金
项目(185091)
科学(144986)
研究(136314)
基金(133481)
(115573)
国家(114576)
科学基金(98607)
社会(84293)
社会科(79650)
社会科学(79629)
(72383)
基金项目(71624)
自然(64605)
自然科(63066)
自然科学(63053)
教育(62869)
自然科学基金(61901)
(60931)
编号(56710)
资助(55060)
成果(46262)
重点(40669)
(40523)
课题(38632)
(38159)
(38096)
创新(35359)
科研(35345)
项目编号(35345)
教育部(34843)
期刊
(106484)
经济(106484)
研究(75397)
中国(50117)
学报(42241)
科学(38494)
管理(37886)
(37089)
(33950)
大学(31781)
教育(31269)
学学(29802)
农业(26101)
技术(22505)
(21771)
金融(21771)
业经(17757)
财经(17621)
经济研究(16498)
图书(15550)
(14838)
理论(14203)
问题(13747)
实践(13264)
(13264)
科技(12874)
(12840)
技术经济(12075)
(11938)
现代(11811)
共检索到37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国琴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飞  
2004年12月 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建华  唐克勇  万子锐  
新常态下,国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企业劳动诚信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利用企业诚信档案实现劳动保障精准监管和服务,成为当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用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以期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梓伊  郎润泽  赵英萍  徐拓  郝晨阳  
本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进行研究,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分别归类为投诉主体、用工主体、案件来源、案件情况、处理情况等五种类型,再进一步针对每个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同时,在结合数据和年限的关系后,总结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呈现的特点为:案件的频发性、投诉主体的趋向性转变、所涉用人单位的多样性、受理方式的简易化、处理情况的单一性,并对案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以上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趋势预测,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就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建  张威  王文珍  
2006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启动了行政法规立法后评估研究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评估项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其中惟一的一部劳动保障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三方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现予刊登,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溪源  
随着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和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日趋繁重。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93号令)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创新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莉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在企业组织中的具体体现,而实现劳动关系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变,除了加强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约束和规范之外,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工作生活质量理念的产生和内涵出发,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重视和实施工作生活质量内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莉  陈绍珍  
《劳动合同法》从增加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扩大适用范围、雇佣保护、稳定劳动关系、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完善,为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张英  
在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我国形成了丰富的劳动保障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强资本弱劳工”现象日益显性化,中国劳动保障领域的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劳工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通过政府维权、企业尊权、劳动者敬业,积极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先进的劳动保障新文化,不仅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