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6)
2023(11993)
2022(9897)
2021(9474)
2020(7669)
2019(17522)
2018(17475)
2017(33671)
2016(17993)
2015(19890)
2014(19571)
2013(19197)
2012(17455)
2011(15267)
2010(15132)
2009(13542)
2008(12782)
2007(11250)
2006(9540)
2005(7854)
作者
(47001)
(40049)
(39527)
(37639)
(24701)
(19136)
(17821)
(15836)
(15235)
(13849)
(13383)
(13377)
(12229)
(12070)
(12060)
(11911)
(11896)
(11537)
(11362)
(11200)
(9674)
(9631)
(9546)
(9389)
(9160)
(8932)
(8678)
(8364)
(8036)
(7856)
学科
(78895)
经济(78819)
(55356)
(50548)
管理(44812)
方法(34747)
农业(33585)
(33497)
企业(33497)
数学(31810)
数学方法(31443)
业经(21607)
中国(20157)
地方(18395)
(17334)
(13628)
(12881)
贸易(12875)
(12540)
农业经济(12533)
(12532)
技术(11559)
(11334)
(10851)
环境(10847)
发展(10183)
(10166)
(10116)
理论(10055)
(9609)
机构
学院(241656)
大学(234389)
(103319)
经济(101401)
管理(97803)
理学(86404)
理学院(85579)
管理学(84068)
管理学院(83637)
研究(74239)
中国(57422)
(56098)
(45646)
科学(44319)
(43233)
农业(42490)
业大(41648)
中心(37545)
(35878)
财经(34954)
(34706)
(32218)
研究所(31636)
经济学(31193)
(30992)
师范(30723)
经济管理(29325)
经济学院(28425)
(28392)
农业大学(26895)
基金
项目(173686)
科学(138868)
研究(130539)
基金(127071)
(108827)
国家(107791)
科学基金(94936)
社会(85394)
社会科(80580)
社会科学(80561)
(71659)
基金项目(68458)
自然(59977)
教育(59936)
自然科(58612)
自然科学(58598)
自然科学基金(57528)
(56687)
编号(53739)
资助(50004)
成果(40843)
(38987)
(38391)
重点(38231)
(37053)
课题(35654)
国家社会(35319)
创新(34528)
人文(33983)
教育部(33784)
期刊
(112568)
经济(112568)
研究(62901)
(60911)
中国(49112)
农业(41847)
学报(34699)
科学(33774)
管理(31746)
(31388)
大学(28847)
学学(27697)
业经(26319)
教育(23805)
技术(23236)
(22214)
金融(22214)
(18939)
问题(16401)
财经(16209)
经济研究(14986)
农业经济(14900)
农村(14497)
(14497)
(13871)
(13556)
资源(12449)
世界(12294)
经济问题(12098)
技术经济(11591)
共检索到344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就业稳定和心理适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借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实施积极的工资政策,让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就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基础,而心理适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内在条件,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稳定和心理适应的关键及体现。我国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就业稳定差,劳动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以及劳动关系管理欠科学等。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据官方数据"十三五"期间每年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文化状况与科技水平都很低。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万春红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分析了调查问卷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的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云文  
汉寿县现有耕地面积84.3万亩,总人口77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农村劳动力39.3万。截至2006年底,全县通过多种渠道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实现劳务收入9.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的1.9倍。近年来,全县城镇新增人口中,85%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萍萍  李世平  
利用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调研数据,分析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不和谐化的表现,结果发现,经济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催生"妇老农业",农业后继者不足;社会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转移劳动力难以融入输入地和转移劳动力家庭和谐度低;环境效应不和谐化主要表现为,输入地"大城市病"的出现和输出地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重视农业、农民贡献,培养农业后继者;加快体制改革,消除转移效应和谐化的制度障碍;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促进转移家庭和谐;提高城市承载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匡小明  
本文针对中部六省提出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承接产业转移两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坤  
本文基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就业机会问题、能力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研究从信息化角度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可能途径,指出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可行的途径又是一次机遇,并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6年1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马鞍山市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重点民生工程。试点以来,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部分镇村基本消除了"零转移农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财政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培训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由于城市取向的制度惯性作用,致使农村劳动力难以成功转移,从而影响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通过对五大制度的审视,剖析了存在于其中的阻碍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诸多问题:就业制度中的地方劳资政策歧视、就业机会歧视问题;住房制度中的农民工无权享受城镇住房补贴、无权购买经济适用房问题;土地制度中的导致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性差、所有权主体异化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导致农民工观望、雇主推却、地方政府消极问题,户籍制度中的社会歧视和社会隔离问题等。然后,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制度改革构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岚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新农村等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虽然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但随着经济的复苏,今年各地"用工紧"、"招工难"现象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全面回暖。面对日益发展的"用工紧"、"招工难",如何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滞,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本文从金融的视角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