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5)
- 2023(7894)
- 2022(6254)
- 2021(5586)
- 2020(4876)
- 2019(11168)
- 2018(11275)
- 2017(21953)
- 2016(12395)
- 2015(14289)
- 2014(14752)
- 2013(14587)
- 2012(13438)
- 2011(12123)
- 2010(12337)
- 2009(11618)
- 2008(11968)
- 2007(11287)
- 2006(9699)
- 2005(8873)
- 学科
- 济(54764)
- 经济(54711)
- 业(32952)
- 管理(32567)
- 企(25103)
- 企业(25103)
- 方法(25000)
- 数学(22117)
- 数学方法(21935)
- 农(17063)
- 中国(15892)
- 财(13321)
- 业经(12113)
- 地方(11522)
- 学(11399)
- 农业(11201)
- 制(10412)
- 贸(9901)
- 贸易(9898)
- 易(9589)
- 和(8197)
- 银(8167)
- 银行(8142)
- 务(8129)
- 财务(8104)
- 财务管理(8079)
- 理论(7786)
- 行(7704)
- 融(7697)
- 金融(7695)
- 机构
- 大学(185202)
- 学院(183868)
- 济(75614)
- 经济(73914)
- 管理(67602)
- 研究(63400)
- 理学(58101)
- 理学院(57333)
- 管理学(56132)
- 管理学院(55795)
- 中国(47284)
- 科学(40045)
- 京(39712)
- 农(35345)
- 财(34274)
- 所(33222)
- 研究所(30260)
- 中心(29673)
- 江(29002)
- 业大(28967)
- 农业(27944)
- 财经(27309)
- 范(25888)
- 师范(25623)
- 北京(25010)
- 经(24689)
- 经济学(23828)
- 州(22892)
- 院(22171)
- 经济学院(21705)
- 基金
- 项目(119396)
- 科学(92733)
- 研究(86887)
- 基金(85011)
- 家(74129)
- 国家(73493)
- 科学基金(61875)
- 社会(54379)
- 社会科(51337)
- 社会科学(51319)
- 省(47310)
- 基金项目(44986)
- 教育(40485)
- 划(39869)
- 自然(39206)
- 自然科(38275)
- 自然科学(38262)
- 自然科学基金(37586)
- 编号(36489)
- 资助(34713)
- 成果(30568)
- 重点(27421)
- 部(26545)
- 发(26532)
- 课题(25197)
- 创(23976)
- 科研(23053)
- 创新(22501)
- 教育部(22421)
- 大学(22273)
共检索到271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贵芊 王琳琳 杨楠 周慧敏 王晓红 顾曼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孤独症儿童拥有健全兄弟姐妹的概率增加。当父母面临生活照料、职业发展、家庭运转等多重压力时,有可能引发健全兄弟姐妹对孤独症同胞的亲职化现象。本研究对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进行梳理,呈现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的研究进展,明晰国内外研究中亲职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可能影响以及干预策略,以期为促进孤独症儿童家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关键词:
假装理解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抑制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孤独症 行为治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依彤 胡晓毅 孙蕴轩
随班就读背景下,孤独症儿童的集体融入问题亟待解决,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需依靠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本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教材分析框架,并选取国外出版的五本权威教材,梳理其目标、内容、材料、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具体信息,依据相关实证研究,从可靠性及效益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为国内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 教材 课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月云 谢宇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兄弟姐妹数与其教育成就之间呈负相关。"资源稀释论"认为,兄弟姐妹增多会稀释家中每个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并由此抑制孩子的教育发展。在中国,相关研究都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并未观测到个体从家庭中获得教育资源的具体过程,因而无法直接验证资源稀释论。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儿童样本,归纳出儿童所获得的3类教育资源—经济投入、父母参与和家庭环境资源,发现尽管当前中国儿童的兄弟姐妹普遍较少,但获得的各项教育资源及其学业成绩依然随兄弟姐妹的增多而显著降低。不仅如此,儿童的教育资源获得还可以有效解释兄弟姐妹数对学业成绩的消极作用;并且,各类教育资源的解释力在不同学科上也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焱 钟永碧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128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亲和母亲及129名普通儿童父亲的亲职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普通儿童父亲(P<0.01)。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晓斌 王静丽 李晓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空间工作记忆 言语工作记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 魏轶兵 陈尚婷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
孤独症 随班就读 语文 个案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李姗泽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认知过程,是发展社会技能、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症状与其内隐学习缺失有密切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具备内隐机制,只是不能巩固和应用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知识。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尝试增加复杂关系的显著程度或者以外显方式呈现复杂关系。未来研究应当包含不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子群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生态效度更高的实验情境并确定孤独症儿童学习和应用内隐知识的困难程度如何。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康复训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源 苏彦捷
在Blair(1996)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威去道德化和泛习俗化两组问题,考察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及其与他们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低于接受性言语匹配的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不同,而在习俗判断上的表现没有差异。结果提示,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解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
关键词:
心理理论 习俗 道德 孤独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邓猛
孤独症作为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男童发病比例高于女童已成为共识,但对其原因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的性别差异,并介绍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解释模型。本文认为,孤独症性别差异的解释模型符合人类对残疾本质理解的发展过程,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孤独症儿童病理研究的方向,在尚未明晰孤独症病理前,教育和康复对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孤独症 性别差异 解释模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心理推测 孤独症病症的程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琴芳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一切漠不关心。他们即使外表正常,但是言语和交际方面的障碍阻碍了他们进入社会群体的道路,怎样帮助他们克服言语交际方面的困难是帮助他们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并提出在言语方面的帮助措施,以探讨对这一残障儿童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孤独症 言语障碍 治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超颖 陈靓影 张坤
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核心是共同注意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眼神的回避。眼部瞳孔映射是一种将被试图像成像于虚拟人眼睛中的技术,能模拟真实世界场景,可为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将瞳孔映射技术运用到孤独症儿童的视线加工研究中,选取63名孤独症儿童为被试,采用眼部线索(瞳孔映射与无瞳孔映射)与面孔类型(真人面孔与卡通面孔)相结合的刺激材料,借助Tobbi 4C眼动仪记录并分析被试的数据。研究发现在瞳孔映射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眼部与面孔的注视显著多于无瞳孔映射,呈现卡通面孔时对眼睛的注视点数多于真人面孔。结果表明,眼部线索对孤独症儿童的视线加工产生了正向影响,瞳孔映射技术能够增加其对眼睛的注视程度,对提升共同注意能力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眼部线索 孤独症 眼动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宁 户秀美 马永强 胡晓毅
近年来,借鉴斯金纳提出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的理念和观点,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价值的言语行为教学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日益盛行。本研究根据普通儿童言语行为的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初级言语行为、中级言语行为和高级言语行为,并对国外不同言语行为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我国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教学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言语行为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