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0)
- 2023(10104)
- 2022(8468)
- 2021(7709)
- 2020(6146)
- 2019(14009)
- 2018(13807)
- 2017(25811)
- 2016(13614)
- 2015(15516)
- 2014(15486)
- 2013(15727)
- 2012(15417)
- 2011(14645)
- 2010(14772)
- 2009(13829)
- 2008(13688)
- 2007(12237)
- 2006(11378)
- 2005(10838)
- 学科
- 济(87221)
- 经济(87153)
- 管理(32745)
- 业(30552)
- 中国(26822)
- 方法(25938)
- 地方(24652)
- 数学(23039)
- 数学方法(22907)
- 企(21381)
- 企业(21381)
- 农(19256)
- 业经(16534)
- 地方经济(15723)
- 贸(15512)
- 贸易(15498)
- 学(15129)
- 易(14899)
- 融(13219)
- 金融(13218)
- 农业(13184)
- 发(13158)
- 制(13018)
- 银(12816)
- 银行(12799)
- 行(12625)
- 环境(12379)
- 财(12144)
- 和(10000)
- 发展(9781)
- 机构
- 大学(210949)
- 学院(209958)
- 济(106552)
- 经济(104807)
- 研究(88448)
- 管理(72408)
- 中国(68333)
- 理学(60205)
- 理学院(59407)
- 管理学(58631)
- 管理学院(58219)
- 科学(49434)
- 京(47056)
- 所(46066)
- 财(45426)
- 研究所(41387)
- 中心(37182)
- 经济学(35404)
- 财经(35249)
- 农(34225)
- 经(32084)
- 江(32016)
- 北京(31608)
- 院(31565)
- 经济学院(31543)
- 范(28863)
- 师范(28620)
- 科学院(27379)
- 业大(26697)
- 农业(26297)
- 基金
- 项目(129120)
- 科学(101754)
- 研究(96092)
- 基金(94333)
- 家(82746)
- 国家(82095)
- 科学基金(68453)
- 社会(64969)
- 社会科(61775)
- 社会科学(61764)
- 基金项目(47999)
- 省(47677)
- 教育(42122)
- 划(40591)
- 自然(39858)
- 资助(39817)
- 自然科(38908)
- 自然科学(38896)
- 自然科学基金(38229)
- 编号(35946)
- 发(35057)
- 成果(30532)
- 重点(29833)
- 部(29761)
- 发展(29288)
- 展(28835)
- 国家社会(28576)
- 中国(27555)
- 课题(26995)
- 创(25958)
- 期刊
- 济(131054)
- 经济(131054)
- 研究(75932)
- 中国(48877)
- 农(33161)
- 财(31967)
- 学报(30936)
- 科学(30611)
- 管理(30338)
- 融(24514)
- 金融(24514)
- 大学(23939)
- 经济研究(22984)
- 农业(22975)
- 学学(22508)
- 教育(21151)
- 财经(19106)
- 业经(18600)
- 技术(18173)
- 问题(17205)
- 经(16815)
- 贸(15856)
- 世界(15227)
- 国际(14773)
- 业(12687)
- 技术经济(12385)
- 统计(10933)
- 经济问题(10837)
- 经济管理(9907)
- 改革(9617)
共检索到35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祥财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构建理想社会的经济思路:一为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另一为取消私有制的大同社会模式。这两种思路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相异,二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更不能同日而语。文章的分析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显示出和谐价值的当今,传统的乌托邦思想仍然有回潮的可能。
关键词:
和谐 大同 中国古代 经济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刚
最早提出国家干预思想的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则是第一个提出经济活动最好让其自由发展、国家不应干预的思想。这两种经济思想在西汉时期争论最为激烈,也发展得最成熟。应该注意将宏观调控与适度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借鉴古代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吸取司马迁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努力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关键词:
国家干预 自由放任 宏观调控 轻重 贫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国钧
教育曲线与经济曲线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同一教育发展周期内,经济和人口的波动更多地影响到教育规模,而不至于严重破坏教育结构,当经济恢复活力教育规模又开始扩展。教育的衰落总是发生在堪称盛世的大王朝后期。在教育结构重建期,经济和人口的波动给教育带来的破坏极大,以致教育长期难以振兴。教育的兴盛并非一定要等到经济繁荣之后,东汉初与唐初教育的兴盛最可示例。中国古代教育有利于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维持,并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经济波动 教育盛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邹富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一、“类宗教说”关于中国文化是否宗教文化,或者说,从文化特征上讲,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具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一直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们争议不休的话题。而此一话题讨论的关键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释道)中的主流儒家文化有否宗教性质这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庠林
试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市场经济郭庠林市场经济,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形态下的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组成的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因而市场经济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调节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朱运法
1998年和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两年,也是我国改革发展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两年,我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双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同时面临国际上纷织变幻的经济局势,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向上还是向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这取决于主客观双重条件。结合定量分析,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案的可能性以及出现的条件,以有助于进一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践,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经济发展走势 乐观方案 悲观方案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向军
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李向军中国是一个占老的农业国家。从原始农业诞生时起,水、早、雹、虫等农作物的天敌,无时不在困扰着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不要说生产力不发达的商、周、秦、汉,就是今天,自然灾害仍严重威胁着人类。1960年,中国半数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宇晟
论述中国古代不仅有特殊教育 ,而且还得到发展 ,从而否定了中国古代没有特殊教育的观点。文章对中国古代的特殊教育作了大体描述 ,展现出古代特殊教育产生、发展、衰落的演变情况 ,并试图分析古代特殊教育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特殊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俞启定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关键词:
选士发展 学校与选士 科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阳
从考古出土发现的贝币算起,中国有实物可考的货币历史已经有四千多年了。其间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古钱币、称量货币、机制币和纸币等若干阶段的发展,材质涵盖了金、银、铜、铁、铅等多种金属,以及丝帛纸张等其他材料。作为财富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孟祥凤
以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整体面貌和基本脉络研究为基点,揭示并讨论了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时序特征,即从秦朝以后,以16世纪中期为界限,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经历了从文献自身保护为主到文献依靠外部条件保护为主的发展过程;二是地域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因地制宜;三是保护观念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关键词:
文献保护 古籍保护 文献保护方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从公元前21世纪大禹建国开始,中国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关系。这一关系与国家体制紧紧联系在一起。夏商周时期,部落联盟组成的夏代国家雏形向周的分封制过渡,形成了松散型的分权关系;从秦到清,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从确立到逐步强化,形成了紧密型的事权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