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5)
2023(8426)
2022(6952)
2021(6084)
2020(4813)
2019(10947)
2018(10528)
2017(19459)
2016(10686)
2015(11974)
2014(11937)
2013(11817)
2012(11482)
2011(10490)
2010(10812)
2009(9671)
2008(9436)
2007(8449)
2006(7790)
2005(7253)
作者
(33879)
(28427)
(28118)
(26285)
(17809)
(13527)
(12766)
(11014)
(10729)
(10223)
(9637)
(9553)
(9182)
(8958)
(8824)
(8554)
(8518)
(8442)
(8007)
(7998)
(7125)
(7059)
(6810)
(6439)
(6417)
(6393)
(6347)
(6271)
(5794)
(5692)
学科
(52576)
经济(52539)
(27917)
管理(27131)
(20202)
企业(20202)
地方(18427)
中国(17441)
方法(16351)
(15760)
数学(14191)
数学方法(14001)
业经(12812)
农业(11079)
环境(10737)
(10472)
地方经济(10468)
(9931)
技术(9418)
(9063)
(9051)
贸易(9051)
金融(9049)
(8789)
银行(8758)
(8679)
(8598)
(7705)
(7652)
发展(7547)
机构
学院(157670)
大学(153991)
(64717)
经济(63324)
研究(60894)
管理(56702)
理学(47963)
理学院(47305)
管理学(46348)
管理学院(46064)
中国(44918)
科学(38774)
(34314)
(32777)
(32069)
研究所(29164)
(27279)
中心(27105)
业大(26066)
农业(25731)
(25534)
(23281)
师范(22983)
北京(22112)
(21790)
财经(20879)
(20556)
(20355)
技术(19117)
科学院(18891)
基金
项目(104207)
科学(82038)
研究(75446)
基金(72942)
(64686)
国家(64079)
科学基金(54307)
社会(47406)
社会科(45061)
社会科学(45052)
(43947)
基金项目(38635)
(36365)
自然(34541)
教育(34310)
自然科(33755)
自然科学(33749)
自然科学基金(33132)
编号(30143)
(29472)
资助(29118)
重点(24317)
成果(24104)
发展(23458)
(23036)
课题(22727)
(22562)
(21567)
创新(21081)
计划(19827)
期刊
(79580)
经济(79580)
研究(48746)
中国(39017)
(31388)
学报(26679)
科学(24841)
管理(22122)
教育(21936)
农业(21876)
大学(19974)
学学(18806)
(18643)
(16347)
金融(16347)
技术(15227)
业经(14752)
经济研究(12581)
(11612)
问题(10092)
财经(9781)
科技(8689)
(8500)
技术经济(8386)
资源(7971)
(7901)
商业(7813)
统计(7775)
世界(7673)
(7627)
共检索到25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伟  沈冰  黄领梅  宁力强  莫淑红  
在灰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根据灰色GM(1,N)建模原理,对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建立了GM(1,3)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同时也说明了GM(1,N)模型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领梅  沈冰  尹如洪  
 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和田绿洲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回归模型,用以模拟计算气候变化下的蒸发响应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许崇育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对长江流域近40年来20cm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长江流域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在全流域和不同区域内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中下游地区(99%的置信度)比上游地区(95%的置信度)下降趋势显著,夏季(99%的置信度)比其它季节下降趋势显著。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太阳净辐射和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气温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但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微弱下降,降水微弱增加,但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因此,长江流域年平均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显著下降是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必文  温华洋  叶朗明  徐光清  
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的45年(1963~2007年)安徽地区32个代表站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65.3 mm/10 a,信度0.01),年蒸发总量在1976年发生突变,1982年显著减少,夏季突变最为明显;(2)32个代表台站中24个台站蒸发皿蒸发量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仅1个表现为上升趋势(信度0.05),在空间上减少趋势基本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结合其它气候要素研究发现: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明显减少,即安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气温与蒸发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日照,日较差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军  胡军  刘依兰  鲍建华  拉巴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109.92mm,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2℃/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29℃/10 a)。因此,雅江中游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丽雯  吉喜斌  
【目的】确定中国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蒸散量并区分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为制定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和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利用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绿洲内部大田玉米地2009年的小气候和土壤蒸发等综合观测试验数据,运用FAO-56和ASCE推荐的两种时间步长的四种不同形式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甘肃临泽绿洲玉米农田2009年参考蒸散量,并结合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了其实际蒸散量。【结果】4种P-M模型FAO-56-PM24h、ASCE-PM24h、FAO-56-PM0.5h及ASCE-PM0.5h和双作物系数法估算的实际蒸散量依次为67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云峰  沈冰  黄领梅  李少华  王学凤  莫淑红  阿不力克木  
 依据60处地点野外观测水质化验数据,分析了地下水及土壤中各种离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和田绿洲地下水硬度和土壤碱性主要受镁离子影响;土壤钾钠离子含量大于11.013mg/kg或氯离子含量大于4.966mg/kg时,农田产量会下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张奇  许崇育  翟建青  靳晓莉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晶  高焕文  李洪文  金双义  
为分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日棵间蒸发量的因素,在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影响蒸发的各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对10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各参数与日棵间蒸发量的拟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耕作模式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7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含水率具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3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温度具有三次函数关系。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可近似用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或者地表含水量计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天军  曹红霞  
【目的】分析关中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ref)对气象因素变化量(气象变量)的敏感性,以及敏感系数法在单气象因素变化和多气象因素变化下估算ETref的能力(预测能力)。【方法】依据关中地区31个气象站4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敏感系数法计算并分析关中不同地区多年日平均和月平均ETref对气象变量的敏感性;探讨不同时期对关中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最具影响的气象因素;同时利用实际的数据检验多气象因素同时变化时联合公式估算ETref的精确度。【结果】关中地区ETref对气象变量的敏感性随时间和地区变化。总的来说,相对湿度为关中地区ETref最敏感的气象因素;其次是太阳短波辐射和平均气温,其敏感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方   韩琪炜   李典望   金捷  
燃烧室中燃料经喷油嘴或甩油盘等装置破碎、雾化成含有密集微小液滴的液滴群,液滴群在燃烧室的高温对流环境中先蒸发,而后与高压空气混合燃烧。该文开展了多液滴蒸发实验,旨在解决以往研究中以单液滴蒸发代替实际工况中液滴群蒸发产生的忽略液滴间相互作用的问题,为多液滴蒸发数值模拟理论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该研究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石英纤维悬挂的航空煤油液滴在高温400、 500和600℃静止工况下蒸发的过程,并处理特定帧数的图片得到液滴蒸发特性曲线;多液滴蒸发实验中选择的液滴间距范围为1~4倍液滴直径。结果表明:多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随着液滴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近于单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且近似成指数规律;液滴间距超过临界间距时,双液滴可看作2个独立的单液滴,此时的平均蒸发速率与单液滴平均蒸发速率基本没有区别;当2个液滴足够接近时,双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降到单液滴的80%~90%。随着温度升高,液滴之间的影响距离会增大。该文得到了双液滴和三液滴蒸发的实验数据,以及双液滴关于液滴间距和温度的经验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吻合,为多液滴蒸发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和理论创新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秋芳   熊诗路   李震   宋淑然   陈梓蔚   王元  
将柑橘幼苗作为试验对象,利用传感器采集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以基质相对湿度、温度和EC值作为环境因子,采用称重法实时采集作物的质量变化量作为作物的蒸发量;以环境因子为模型输入,作物蒸发量为模型输出,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优化后的最优模型结构以及训练参数包括LSTM模型的隐藏层1层,隐藏层节点数为120,迭代样本数为128,训练迭代次数为175,网络的激活函数选择tanh函数,学习率为0.001,时间步长为72。LSTM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993 9、0.015 5 g、0.011 3 g;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蒸发值更接近真实蒸发值,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范围波动最小,RMSE、MAE最小,R~2最大,说明这3种模型中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秋芳   熊诗路   李震   宋淑然   陈梓蔚   王元  
将柑橘幼苗作为试验对象,利用传感器采集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以基质相对湿度、温度和EC值作为环境因子,采用称重法实时采集作物的质量变化量作为作物的蒸发量;以环境因子为模型输入,作物蒸发量为模型输出,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优化后的最优模型结构以及训练参数包括LSTM模型的隐藏层1层,隐藏层节点数为120,迭代样本数为128,训练迭代次数为175,网络的激活函数选择tanh函数,学习率为0.001,时间步长为72。LSTM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993 9、0.015 5 g、0.011 3 g;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蒸发值更接近真实蒸发值,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范围波动最小,RMSE、MAE最小,R~2最大,说明这3种模型中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江斌  林剑辉  高大帅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和进行灌溉预报的基本要素。本文利用天气预报可测因子和Penman Monteith(PM)公式ET_0计算值作为基础数据,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和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模型,两种模型的估算值与PM公式的计算值没有明显差异,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以及整体吻合度。本文对两种模型取相同的数据样本进行比较,BP-ET_0预测结果的MRE值为32.13%,RMSE为0.134 mm,而R2达到了0.971,说明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良好。相较于ANFIS-ET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江斌  林剑辉  高大帅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和进行灌溉预报的基本要素。本文利用天气预报可测因子和Penman Monteith(PM)公式ET_0计算值作为基础数据,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和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模型,两种模型的估算值与PM公式的计算值没有明显差异,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以及整体吻合度。本文对两种模型取相同的数据样本进行比较,BP-ET_0预测结果的MRE值为32.13%,RMSE为0.134 mm,而R2达到了0.971,说明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良好。相较于ANFIS-ET_0的检验结果,BP-ET_0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更小(0.134mm/d<32.13%),显示出ANFIS-ET_0模型更高的稳定性。两种预测模型的输入项完全可以从当前短期天气预报因子中取得而不需要专用测量设备,程序操作简单,具有实用价值,为实时灌溉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