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8)
- 2023(4287)
- 2022(3664)
- 2021(3396)
- 2020(2911)
- 2019(6544)
- 2018(6807)
- 2017(11969)
- 2016(7152)
- 2015(8121)
- 2014(8587)
- 2013(8174)
- 2012(7777)
- 2011(7242)
- 2010(7524)
- 2009(7128)
- 2008(6889)
- 2007(6401)
- 2006(5814)
- 2005(5556)
- 学科
- 济(23135)
- 经济(23089)
- 管理(19494)
- 业(16017)
- 企(13544)
- 企业(13544)
- 中国(9167)
- 制(8544)
- 学(8477)
- 农(7818)
- 财(7441)
- 体(6917)
- 理论(6761)
- 方法(6506)
- 银(6293)
- 银行(6279)
- 行(6081)
- 地方(6073)
- 教育(5957)
- 融(5773)
- 金融(5766)
- 业经(5647)
- 农业(4849)
- 数学(4506)
- 和(4465)
- 数学方法(4375)
- 体制(4369)
- 度(4192)
- 制度(4191)
- 策(4077)
- 机构
- 大学(98217)
- 学院(96113)
- 研究(37391)
- 济(34466)
- 经济(33397)
- 管理(33069)
- 中国(29535)
- 理学(26945)
- 理学院(26568)
- 管理学(25973)
- 管理学院(25782)
- 科学(22847)
- 京(22310)
- 所(19813)
- 财(19537)
- 农(19232)
- 江(17930)
- 研究所(17626)
- 中心(17593)
- 农业(14970)
- 范(14967)
- 师范(14766)
- 北京(14593)
- 业大(14421)
- 省(14197)
- 财经(13966)
- 州(13832)
- 院(13426)
- 经(12577)
- 技术(12528)
- 基金
- 项目(58196)
- 科学(44305)
- 研究(43951)
- 基金(39738)
- 家(35066)
- 国家(34723)
- 科学基金(28455)
- 社会(25378)
- 社会科(23806)
- 社会科学(23802)
- 省(23290)
- 教育(21197)
- 基金项目(20109)
- 划(19929)
- 编号(19221)
- 自然(18161)
- 成果(18090)
- 自然科(17718)
- 自然科学(17711)
- 自然科学基金(17373)
- 资助(16689)
- 课题(14365)
- 重点(13468)
- 部(12574)
- 发(12188)
- 年(11852)
- 性(11784)
- 项目编号(11740)
- 创(11642)
- 体(11296)
共检索到169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史清晨
和刻本“堺本”与“本禅寺本”周伯温《四体千字文》的底本均为至正二十年时周伯温为门生蒋冕所作。但从细部的比较来看,两种和刻本之间并无直接的承继关系。另外,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四体千字文》临本的存世,打破固有的对“唐样”篆隶书起源的认识,证明了在江户时代初期,近畿一带也已经有人开始学习篆隶书了。在我国元代刻本已散佚的情况下,日本所藏的两种和刻本的存世,不仅对于周伯温的书风及篆书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在日本书道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金梭潜度杳无声。不是寒女萤窗下含泪抛梭,不是征人妇怨念绾回文,也不是按律令进呈给京城帝王将相的贡品,更不是为远行的商贾备货换金钱。别人的图画在纸上,在笔下,在颜料涂抹之间,而这里的图画,在织机上,在梭子里,在亿万次抛梭之间;也在眉眼的笑意里,在满是欢喜的心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金
中唐诗人王建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存诗五百余首,乐府诗成就尤为卓著,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其《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反映宫闱密事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诸多诗人仿效的范本。其诗集自宋以来屡经刊刻,版本众多,本文在考察宋书棚本《王建诗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史料,对宋代刊刻的《王建诗集》及单行《宫词》的版本情况做简单考述。
关键词:
王建诗集 宫词 宋代 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定勇
李渔一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一家言》流传甚广,异本颇多;李渔及身编定《一家言》的成书过程,众说纷纭;其与芥子园本《笠翁一家言全集》的关系,错综复杂。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一家言》(含初集、二集、别集),为李渔康熙十七年编辑刊刻,初集系据原刻本稍作调整,二集系新编,别集系删订单行本《论古》而成。此《一家言》合集,被雍正间芥子园主人采用汇编《笠翁一家言全集》,是李渔著作由单行本过渡到全集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鸿亮
“刻地”是古籍版本著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历史源流、中外学者论述、古籍编目标准化、学科发展等角度论述了著录“刻地”的必要性,参考四川省11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数据和《中国古籍总目》的抽样数据,统计了其中的“刻地”著录比例,了解了当前古籍编目中“刻地”著录的实际状况。文章以清代四川刻本为实例,提出鉴定与考证“刻地”的具体方法,并对考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因素进行了举例说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季芳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自仁宗康定二年旨准颁行后,在宋代便刊刻三次。至清,又有康熙中张士俊泽存堂刻本、咸丰四年伍崇曜粤雅堂刻本、光绪五年王灏谦德堂刻畿辅本、光绪中蒋风藻刻铁华馆本。通过比勘互校,发现它们各有千秋,本文拟对这几个刻本逐一进行考察,旨在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对《群经音辨》作深入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音辨》 刻本 源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言安 张小华
已知的清代梁章钜的《楹联续话》虽然版式不一,但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即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据笔者所知,道光二十三年以后重刻的版本以及现代人整理的标点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共计301则联话。笔者最近发现一个新的《楹联续话》版本,虽与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系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却在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这则联话条目之后多出一则,即共计302则联话。因此,该版本应是未删本,即初刻本。
关键词:
楹联续话 南浦寓斋刻本 初刻本 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戴建国
《渊鉴类函》未曾出现过扬州诗局刻本。所谓《渊鉴类函》的康熙间刻本,包括清吟堂刻本和内府刻本两种,后者有初印本与后印本之别。
关键词:
《渊鉴类函》 刻本 初印本 后印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锦川 刘其先
"目标客体-责任主体-依托载体-运作机体"这"四体协同、整体联动"的企业文化闭环建设模式,涵盖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元素和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有机体,支撑、引领了集团改革发展的稳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层级多元化企业集团应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新兴际华集团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基于战略导向的"目标客体-责任主体-依托载体-运作机体"这"四体协同、整体联动"的企业
关键词:
新兴际华 四体协同 整体联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豪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桔
《语言自迩集》(1867/1888/1903)是19世纪中期来华西人编撰的第一部学习北京官话口语的系统教材,在中西语言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据调查,除正式出版的三版洋装本外,《语言自迩集》部分中文内容还以线装刻本的形式存世,上海图书馆即藏有多个复本,且保存着珍贵的手写笔记资料。结合内容比对、周边文献查考及历史资料调查,确定了翻印该木刻本所依据的底本。同时,通过对木刻本上留存的朱记钤印、时人手写笔记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上海图书馆藏线装刻本的出版背景及当时徐家汇神学院内汉语学习者使用该书的情况,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中西语言接触的生动画面。
关键词:
《语言自迩集》 刻本 手写笔记 徐家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丁延峰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研究中心藏有一部古籍善本《说苑》,清代版本学家及现当代学者皆以为宋刻本甚至北宋刻本,然经目验并比对他本后,实为元大德七年云谦刻本。诸家之所以误定,一是云谦跋被书估割去;二是避北宋讳,而南宋唯一的一处“構”字未被发现;三是未亲自目验,以讹传讹。大德本今存三部,就刷印及保存情况来看,皆不如俄藏本更佳。俄藏本的版本和学术价值应当引起学界重视。
关键词:
说苑 宋刻本 元大德本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军 郭琳
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刻本"《吏部职掌》与台湾省台北市"国家图书馆"的同名藏本均属万历刻本系统,其书叶的异同显示出万历刻本系统内部的版本变化。两家藏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可补足并校勘当下通行的上海图书馆所藏天启刻本。
关键词:
《吏部职掌》 万历刻本 文献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