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4)
- 2023(11965)
- 2022(8953)
- 2021(7877)
- 2020(6328)
- 2019(13861)
- 2018(13970)
- 2017(27329)
- 2016(14728)
- 2015(16463)
- 2014(16358)
- 2013(15937)
- 2012(14335)
- 2011(12206)
- 2010(12189)
- 2009(11502)
- 2008(11697)
- 2007(10799)
- 2006(9420)
- 2005(8862)
- 学科
- 业(74821)
- 济(69790)
- 企(69710)
- 企业(69710)
- 经济(69706)
- 管理(57328)
- 业经(31758)
- 农(24792)
- 方法(22888)
- 财(22251)
- 农业(18600)
- 中国(18455)
- 务(17858)
- 财务(17842)
- 财务管理(17833)
- 企业财务(16837)
- 技术(16294)
- 数学(14928)
- 数学方法(14829)
- 地方(14185)
- 制(13912)
- 策(13396)
- 和(13144)
- 划(13099)
- 理论(13043)
- 产业(12779)
- 体(12728)
- 企业经济(12220)
- 经营(11432)
- 技术管理(10602)
- 机构
- 学院(208995)
- 大学(200930)
- 济(87378)
- 经济(85706)
- 管理(85181)
- 理学(72444)
- 理学院(71729)
- 管理学(70919)
- 管理学院(70498)
- 研究(63306)
- 中国(51156)
- 京(42184)
- 财(40730)
- 科学(35822)
- 江(33677)
- 农(33236)
- 财经(31888)
- 所(29840)
- 中心(29602)
- 经(28793)
- 业大(27910)
- 州(26868)
- 研究所(26538)
- 范(26201)
- 师范(26025)
- 北京(25758)
- 农业(25606)
- 经济学(25526)
- 商学(24395)
- 商学院(24157)
- 基金
- 项目(134423)
- 科学(108234)
- 研究(105246)
- 基金(97041)
- 家(81627)
- 国家(80758)
- 科学基金(72227)
- 社会(69104)
- 社会科(65364)
- 社会科学(65349)
- 省(55111)
- 基金项目(51897)
- 教育(46278)
- 编号(44366)
- 自然(43569)
- 划(43287)
- 自然科(42578)
- 自然科学(42570)
- 自然科学基金(41864)
- 资助(36406)
- 成果(35095)
- 业(32336)
- 创(31576)
- 发(30684)
- 课题(29273)
- 重点(29261)
- 部(28518)
- 国家社会(28479)
- 创新(28429)
- 制(27598)
- 期刊
- 济(107398)
- 经济(107398)
- 研究(60836)
- 中国(41621)
- 管理(36533)
- 财(35619)
- 农(33154)
- 科学(25766)
- 学报(24199)
- 农业(22747)
- 教育(21368)
- 业经(21316)
- 技术(20561)
- 大学(19833)
- 融(19180)
- 金融(19180)
- 学学(18448)
- 财经(15945)
- 经济研究(15611)
- 业(14515)
- 问题(14435)
- 经(13960)
- 技术经济(12304)
- 现代(12054)
- 财会(11514)
- 商业(10791)
- 世界(10775)
- 图书(10722)
- 贸(10379)
- 会计(9552)
共检索到319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晓珊
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技术革新并重塑企业资源和能力,是否也会推动企业文化和组织变革?结合“和为贵,谐为美”的中华传统美德,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合作文化,并且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两条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合作文化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非资本密集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且媒体正面报道对两者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合作文化进而推动了企业创新。对此,建议企业适时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积极培育守信用和追求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政府部门因企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长效帮扶政策和建立健全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健平 潘越 马奕涵
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上市公司网站对于企业文化的叙述和年报董事会报告两份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两个度量企业合作文化强弱的指标,并研究企业合作文化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文化越强调合作,企业的创新产出越多,创新效率越高。这一结论在采用增加控制变量、利用水稻播种面积作为工具变量以及以董事长的非正常离职事件为冲击进行PSM-DID等多种方法后仍然稳健。渠道检验的结果显示,合作文化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促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这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合作文化的促进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以及地区信任程度和产业集群程度较高的地区中尤为显著。本文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企业文化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机理,丰富和补充了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与金融"研究,而且为国家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针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合作 企业文化 企业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林洲钰 陈超红
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对中国制度体系的形成变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所依托的制度背景和环境基础,为此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转型的内在逻辑,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传统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当地企业表现出更高的数字化转型水平;(2)儒家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契约遵守、塑造长期导向和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3)结合情境因素的分析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市场化地区以及社会失信环境较为严重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对高科技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此提出,相关部门在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过程要综合施策,在推动“硬环境”改善的同时,也要重视推动文化、思想观念等“软环境”的改善,从而构建多层面协同的政策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传统文化底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建波 卢思诺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寻求突破的一项重要变革。文章基于认知烙印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利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构建了数字化转型的代理变量,并实证分析了高管海外背景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管海外背景会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兼具高成本和高收益的特征,高管海外背景会提高企业的管理费用占比,但资本化研发投入比重也随之增长。同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扩大会通过加剧管理层保守主义和弱化员工激励,负向调节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皓
文章阐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以及转型过程中与企业原有文化的冲突。数字化引领的这场企业变革,对员工的能力、企业原有的生产组织模式、员工个人权益等都提出挑战。企业面对这些由数字经济带来的种种冲击,要从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员工数据思维的培养、数字文化的营造等角度做好应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姚文博
数字化转型依赖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本能否以及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员工学历与技能维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抑制管理层短视,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内部薪酬差距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证明了人力资本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与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内容,并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海凌 丁子家 徐斯旸 吴非
为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企业的2011—2020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突出的作用。从机制来看,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融资境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稳定、提升企业创新活力,从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良好的外部金融制度建设有助于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祁怀锦 魏禹嘉 刘艳霞
企业数字化转型重塑了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转变对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资金分配行为有何影响呢?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11—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其对客户的商业信用供给,呈现出资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供应链关系质量,使企业有更强的动机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同时能够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内部现金流少、关联方客户占比低、关系专用性投资多和市场竞争激烈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供给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业信用供给 供应链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刘书利 王玥清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外贸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国际循环的关键抓手。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合并样本,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进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扩大了企业进口规模,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贸易方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渠道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企业进口增量提质,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渠道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拓展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性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进口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进口贸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伟杰 庞钰标
基于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绩效与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金融发展较好以及人才供给较丰富的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人员聘用结构的优化。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积极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需要完善就业政策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普惠效应;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辅导的支持力度,引导劳动力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巧玲 李淑 徐慧
在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对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与人工阅读,创新性地构建出企业进行实质性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高铁建设的契机,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细分数字化转型的环节分析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教育水平较低、初始交通禀赋较差的地区更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红
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两化融合"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经济发展从以"标准化、自动化和流程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转向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大事。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大数据,都涉及如何认知"数字价值"。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是全新的数字,它承载了企业发展轨迹的沉淀、知识的传承、核心的商业秘密和有别于对手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云霄 柯俊强 刘江宁 王向虹
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赋予了实体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的避税程度。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企业管理费用来影响避税动机,且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避税的效果在治理环境较差、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的组别中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的探讨,丰富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政府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与完善税收监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淑春 秦山敏 潘李鹏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新网络广度和创新网络强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利于强化数字化导向,进而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而高管团队异质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在大企业中更为明显。
关键词:
创新网络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导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克明 张华 郝源
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专业合作办学单位为对象,就高职毕业生素质评价、企业对职工素质要求、校企合作意愿、企业文化进校园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访谈。调查结果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探索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文化 文化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