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
- 2023(247)
- 2022(188)
- 2021(193)
- 2020(144)
- 2019(359)
- 2018(350)
- 2017(658)
- 2016(357)
- 2015(413)
- 2014(409)
- 2013(438)
- 2012(404)
- 2011(341)
- 2010(372)
- 2009(319)
- 2008(314)
- 2007(272)
- 2006(261)
- 2005(234)
- 学科
- 济(1441)
- 经济(1439)
- 管理(1025)
- 业(769)
- 方法(625)
- 企(576)
- 企业(576)
- 数学(532)
- 学(530)
- 数学方法(529)
- 农(474)
- 地方(445)
- 中国(431)
- 环境(411)
- 农业(328)
- 业经(313)
- 生态(295)
- 和(288)
- 贸(265)
- 贸易(264)
- 资源(261)
- 易(256)
- 理论(249)
- 人事(245)
- 人事管理(245)
- 发(244)
- 财(240)
- 划(231)
- 技术(226)
- 地方经济(217)
- 机构
- 学院(5150)
- 大学(5093)
- 研究(2364)
- 济(2033)
- 经济(1997)
- 管理(1842)
- 中国(1705)
- 理学(1602)
- 科学(1596)
- 理学院(1576)
- 管理学(1544)
- 管理学院(1535)
- 农(1374)
- 京(1304)
- 所(1278)
- 研究所(1198)
- 江(1179)
- 农业(1132)
- 中心(1029)
- 业大(1001)
- 院(936)
- 省(862)
- 北京(765)
- 财(758)
- 研究院(745)
- 科学院(737)
- 室(720)
- 技术(718)
- 州(701)
- 部(691)
共检索到8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生态立省、绿色崛起’为发展战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全力打造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向东,咸志礼,文兼武
如何引导农民把一部分消费资金用于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生活消费资金转化的潜力(一)农民消费资金的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纯收入的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中,除1980年和1981年的消费增长超过了纯收入增长,有四年纯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平均每年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消费增长快4.3个百分点。从198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1985—198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平均每年递增13.3%,比人均纯收入增长快4.1个百分点。三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7.2元,而同期人均生活消费则增加了124.5元。生活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在经过1982—1984年的下降之后,又由1984年的77.1%回升为1987年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康周 江志斌 李娜 李国威
研究了具有止步行为不耐烦顾客的生产库存系统的生产和分包控制问题。当顾客到达时,若有订单积压,则有部分顾客由于预期等待时间过长而放弃购买后离开系统,形成订单损失成本。在综合考虑订单收益和各种成本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基本库存水平和基本分包水平两个阈值对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建立了系统的Markov模型,得到系统稳态概率和性能指标,证明了最优库存水平和最优分包阈值的存在性及取值范围,并设计了搜索算法。利用他们对系统进行了数值分析。我们发现,基本库存基本分包控制策略下的系统性能优于基本库存策略下的系统性能。而且,即使当生产分包成本大于订单损失成本时,企业选择生产分包仍有可能获得收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尤阿辛.福格特
联邦德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条污染-治理-预防的道路,即由技术性和应激性转为政策性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由环保活动家,大企业,学术界,地方及联邦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由一个国家级综合的监测体系监督执行。公众不仅有权力了解结果,而且也将参与政策措施的制订和监督。德国空间规划包含欧盟,联邦,州,区域,城镇和城市建设6个层面。空间规划,特别是生态环境规划已成为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然而,联邦德国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也面临个人交通和小企业污染以及环保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措施的完善及生态空间规划的制订和监督落实.环境评价,特别是规划本身的环境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包括4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从提高环保技术手段向预防污染产生转变;2)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的有效性;3)把空间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态和环保目标的地位;4)在规划的技术层面上关注居住,休闲,交通和自然保护区用地的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文浩
全面贯彻党对科学技术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解决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问题。一、要树立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意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类向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中,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总结并认识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进步作用,逐步建立了科学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念椿,胡明德
试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海市申联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张念椿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胡明德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指的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称之为“技术开发”,即从“头脑想象”到“现实财富”的转换器。技术开发能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武 边文冀 余卫忠 石张东
江黄颡鱼从出膜仔鱼至夏花历时26d。仔、稚鱼发育分为仔鱼前阶段、仔鱼阶段、稚鱼前阶段和稚鱼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3个时期,共12个时期。其中仔鱼前期分为附着期、平游期和开口期。在仔鱼附着时期要提供合适的附着物;仔鱼开口时期的饵料是小型枝角类。仔鱼阶段仍为混合营养阶段,除消耗卵黄外,其主要摄食枝角类。进入稚鱼阶段后,其食性先后经2次转食:第1次由浮游动物转为底栖动物;第2次转食由底栖动物转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并开始摄食人工精饲料。根据江黄颡鱼仔、稚鱼的发育特性,提出了一整套提高江黄颡鱼出苗率和成活率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江黄颡鱼 仔稚鱼发育 行为生态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曹淑艳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蓉
文章借鉴用户画像思想,尝试对行为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行画像,以初步明确与聚焦该领域的研究问题空间。文章首先对涉及行为生态的信息行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了国内该领域的特色研究群落;并通过文献内容挖掘,进一步为该领域的研究问题空间及其具体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策等要素进行标签化的研究画像。研究结果表明,行为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框架初步形成,但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娇 公丕海 常青 孟振 关长涛 李佳佳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岩礁鱼类 行为生态学 研究进展 人工鱼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增洪 周鑫 水燕 赵朝阳
针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交配体制、交配行为、掘洞行为、护幼抚育行为等独特的生殖对策和行为特性展开研究。在克氏原螯虾主要繁殖季节进行野外自然采集成虾样本进行交配产卵等实验观察统计,每批次采集成虾样本为30尾以上,体质量在15~40 g。结果表明:1)克氏原鳌虾生长快速且性成熟早,当年个体经6~12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2)该虾属秋冬季产卵类型,但交配季节宽泛,繁殖期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均有交配现象。7月份(1龄、2龄,体质量22.4 g±2.56 g)交配率为20%,产卵率为0;8月份(1龄、2龄,体质量26.7 g±2.98 g)交配率为4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臧维玲 王成辉
在大批量苗种培育条件下,通过对菊黄东方鲀胚后发育阶段的观察、测量和摄影,研究了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生态特点。结果显示,仔稚鱼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前期稚鱼、中期稚鱼和后期稚鱼5个阶段,每个阶段由若干个时期组成,总共为17个时期。在盐度10.0~13.5、温度20.5~26.0℃条件下,鱼苗历时35d完成了从初孵仔鱼至夏花鱼种的发育。期间,鱼苗食性经历了开口和转食配合饲料2个关键时期。食物转换依次为卵黄、轮虫、卤虫幼体、中型枝角类、大型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生物和虾类幼体、配合饲料。同时,鱼苗完成了由水体中上层向中下层活动区域的转变。游泳行为经历了平游、巡游和池塘觅食巡游3个...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仔稚鱼 生长 发育 行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魏凯 陈春山 张旭光 郭弘艺 李超 马龙 郭明磊
嗅觉是鱼类重要的感觉之一,鱼类可通过嗅觉感知环境中的刺激物而获得环境信息,在其行为生态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质污染,鱼类嗅觉行为生态也备受关注。对鱼类嗅觉器官结构、嗅觉差异、嗅觉定向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鱼类种间、种内个体识别,摄食,生殖,洄游,领地防御等行为生态中嗅觉的作用和机制。总结鱼类嗅觉行为生态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行为与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水产养殖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鱼类 化学感受 嗅觉 行为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