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5)
- 2023(8869)
- 2022(7881)
- 2021(7129)
- 2020(6262)
- 2019(14739)
- 2018(14502)
- 2017(27998)
- 2016(15531)
- 2015(17684)
- 2014(18268)
- 2013(18124)
- 2012(17053)
- 2011(15726)
- 2010(15934)
- 2009(15138)
- 2008(14995)
- 2007(13793)
- 2006(12135)
- 2005(10842)
- 学科
- 济(68123)
- 经济(68059)
- 管理(45980)
- 业(38874)
- 方法(32539)
- 企(31279)
- 企业(31279)
- 数学(28663)
- 数学方法(28342)
- 中国(18561)
- 学(18092)
- 环境(17920)
- 农(17524)
- 财(15767)
- 地方(15613)
- 业经(12495)
- 划(11867)
- 和(11701)
- 农业(11550)
- 贸(11107)
- 贸易(11104)
- 制(10880)
- 易(10713)
- 理论(10129)
- 务(9600)
- 财务(9573)
- 财务管理(9542)
- 资源(9135)
- 银(9001)
- 企业财务(8993)
- 机构
- 大学(237643)
- 学院(235137)
- 济(92260)
- 经济(89952)
- 管理(87582)
- 研究(85136)
- 理学(75022)
- 理学院(74066)
- 管理学(72592)
- 管理学院(72204)
- 中国(62368)
- 科学(57693)
- 京(52886)
- 农(48121)
- 所(45720)
- 研究所(42039)
- 业大(41078)
- 财(40274)
- 中心(39135)
- 农业(38485)
- 江(36664)
- 北京(33370)
- 财经(32264)
- 范(31662)
- 师范(31225)
- 院(30964)
- 经(29099)
- 州(29005)
- 经济学(27937)
- 省(26651)
- 基金
- 项目(160345)
- 科学(123904)
- 基金(114710)
- 研究(109424)
- 家(102999)
- 国家(102214)
- 科学基金(85312)
- 社会(67710)
- 社会科(64063)
- 社会科学(64033)
- 省(63749)
- 基金项目(61454)
- 自然(58057)
- 自然科(56552)
- 自然科学(56527)
- 自然科学基金(55448)
- 划(54797)
- 教育(49492)
- 资助(47730)
- 编号(43020)
- 重点(37181)
- 发(35228)
- 部(34515)
- 成果(34358)
- 计划(32659)
- 创(31888)
- 科研(31512)
- 课题(30795)
- 创新(30041)
- 科技(29171)
- 期刊
- 济(100690)
- 经济(100690)
- 研究(64390)
- 中国(45083)
- 学报(44271)
- 农(41419)
- 科学(39157)
- 大学(31818)
- 财(31636)
- 学学(30104)
- 管理(28847)
- 农业(28148)
- 教育(20732)
- 技术(20431)
- 融(17099)
- 金融(17099)
- 业(15890)
- 业经(15764)
- 财经(15509)
- 经济研究(15235)
- 问题(15058)
- 资源(13704)
- 经(13340)
- 版(12758)
- 技术经济(12377)
- 统计(12305)
- 图书(11784)
- 科技(11477)
- 业大(11341)
- 策(11109)
共检索到34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秀萍 刘果厚
为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自然、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2000—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亦在增大,其系统综合评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中间有较大起伏,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呼和浩特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增玲 于璐 王德睿 楚天舒
为分析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长期发展情况,进而优化系统投入产出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与选取评价指标,以1996—2016年为时间跨度,对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能值投入部分,可更新的有机能、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可更新的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的环境资源的在所研究的时间跨度内(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4.51%、40.19%、14.31%、0.99%。其中,可更新的有机能呈现下降趋势,而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呈现增长趋势,并于2009年超过可更新的有机能,成为能值投入的第一大组成部分。能值产出部分,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秸秆、蔬菜、水果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2.20%、27.71%、12.13%、0.37%、16.73%、0.86%。其中,经济作物呈现下降—增长趋势,并于2016年超过蔬菜,成为继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的能值产出第三大组成部分。2)种植业生产系统的集约化程度增高,生产效率较为稳定,但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建议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等途径提升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种植业 可持续发展 呼和浩特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泽祥 刘志锋 何春阳 邬建国
理解中国北方干燥地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提高干燥地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为例,从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揭示了该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首先,量化了呼包鄂地区1990年的生境质量、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分析了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城市扩展过程。最后,在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评价了呼包鄂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城市用地面积从314.22 km~2增加到692.10 km~2,增长了1.2倍。区域城市扩展过程导致4种生态系统服务均明显下降。其中,粮食生产服务损失最严重,损失量达1.36×10~4t,约占1990年全区粮食生产总量的1%。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明显。1990—2013年,边缘型城市扩展导致的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损失量占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各项服务损失总量的比例均超过60%,飞地型城市扩展造成的肉类生产服务损失量大于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该服务损失总量的1/3。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过程导致的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在呼包鄂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应提高城市用地利用率,控制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以减少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泽祥 刘志锋 何春阳 邬建国
理解中国北方干燥地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提高干燥地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为例,从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揭示了该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首先,量化了呼包鄂地区1990年的生境质量、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分析了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城市扩展过程。最后,在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评价了呼包鄂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杰 龚萍 金良
自然界中各种绿色植物通过不同程度的光合作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但贡献的"效率"不同。不同的植物之间能够通过生态绿当量互换,利用一定系数计算互换,以达到两种不同物种虽然面积不同,但生态贡献相同的效果。文章基于生态绿当量的视角,分析呼和浩特市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各类土地的服务价值,计算出生态绿当量值为0.709 2,生态绿当量值小于1,并预测了呼和浩特市2020年土地利用的生态绿当量值为0.831 5。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并提出进行耕地优化、优化未利用土地、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等措施和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其源头可追溯到1907年的归绥师范学堂,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瑞 海春兴
城市地标是认知城市的重要参照系,在城市发展中遭遇巨大挑战。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对呼和浩特两个时期的城市地标进行分类,发现地标在演化中有着不同的境遇,有的被完整保留下来,有的被改变了记忆,有的只保留了地名或记忆。地标在城市发展中受战争、地方工业基地建设、边疆政策及行政干预的影响,居民需要不断地去接受并适应不同时代地标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并形成新的文化认同。民族地标在边疆城市的传承与表现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的民族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
城市地标 集体记忆 认知城市 民族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瑞 海春兴
城市地标是认知城市的重要参照系,在城市发展中遭遇巨大挑战。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对呼和浩特两个时期的城市地标进行分类,发现地标在演化中有着不同的境遇,有的被完整保留下来,有的被改变了记忆,有的只保留了地名或记忆。地标在城市发展中受战争、地方工业基地建设、边疆政策及行政干预的影响,居民需要不断地去接受并适应不同时代地标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并形成新的文化认同。民族地标在边疆城市的传承与表现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的民族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
城市地标 集体记忆 认知城市 民族特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国明 张裕凤 张树文 苏根成
为揭示城市商业用地地价的微观分布规律,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地统计学,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半变异函数分析商业用地地价空间连续及变异特征,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模拟商业用地地价空间分布,生成地价模拟图。结果表明:商业用地样点地价兼具空间自相关性和各向异性,但受区域整体趋势的影响明显强于小范围的变异性;商业用地地价分布整体具有连续性,局部具有突变性;等价线分布呈现圈层结构,但地价越高的区域面积越小;交通道路对商业用地地价分布有重要影响,城市扩展会带动扩展方向的区域商业用地地价升高;商业用地地价从市中心向外围呈指数递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秉坤 郑陈柔雨 田雨增 杨存栋
以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工程为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修正IPA方法,从满意度层面实证研究城市公厕改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青城驿站的整体满意度均值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下为3.7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个体属性特征下的公众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功能设施、规划布局、管理工作、细节设计对整体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建筑景观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人性化设计和服务、设施管理与维护、文明宣传是未来城市公厕建设管理应提升改进的重点。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公厕改造 公众感知 满意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郝润梅 杨劼
利用GIS技术对1987,2000年两期航空遥感影像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分析,从斑块及景观2个尺度对呼和浩特市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斑块尺度上,边缘区两期景观结构均以农田景观为基质,研究期内,农田景观、草地景观等缓慢减少,建筑景观明显增多;在景观尺度上,边缘区景观多样性指数趋于增大,优势度指数趋于降低,景观组分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和多元化。分析其影响因素可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政策导向是变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景观结构 呼和浩特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栋 刘晶茹 王如松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支撑着城市经济增长,同时也关系到生态胁迫、环境影响及公众健康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代谢系统与此密不可分。本文系统讨论了本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阐明了物质性代谢与非物质性代谢的内涵与联系,对相关概念、新的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比较与探索,以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代谢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代谢分析 生态指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静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纽带。在"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呼和浩特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本文对2016年呼和浩特市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学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与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呼和浩特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十三五规划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永兴 韩英 任存霞
通过对该市39家卫生机构的典型性调查,从基本状况和人员状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卫生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卫生行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徐家琛 甄雅星 张恒
【目的】树木是森林或园林城市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也是火灾发生不可避免的因素。园林植物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是构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基础工作。目前,文献中关于可燃物热解和燃烧性的研究对象多为森林可燃物,对园林树种热解动力学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呼和浩特市21种园林树种的树叶为研究对象,进行热解动力学研究,筛选抗火性强的园林树种,为城市生态安全以及园林植物在防火型绿地的树种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热重分析法以高纯度氧气为载气,空气为通气气氛,气体流量10 mL/min,升温速率60℃/min条件下的热失重行为进行研究,利用TG-DTG曲线分析园林树种的热解过程和热解参数。【结果】空气气氛下21种园林树种的热解均经历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炭化阶段。通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Coats-Redfem积分法可以求出样品在快速热解阶段时的相应参数。【结论】各树种的树叶部位热稳定排序由低到高依次为:接骨木、紫叶小檗、重瓣榆叶梅、小叶黄杨、蒙古荚蒾、砂地柏、黄刺玫、互叶醉鱼草、柽柳、山桃、土庄绣线菊、蒙桑、紫叶碧桃、暴马丁香、华北珍珠梅、一叶萩、细裂槭、锦带花、灰栒子、沙枣、枸杞。各树种的树叶部位热解特性指数P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枸杞、灰栒子、暴马丁香、锦带花、黄刺玫、沙枣、华北珍珠梅、蒙桑、山桃、紫叶碧桃、细裂槭、柽柳、互叶醉鱼草、砂地柏、小叶黄杨、紫叶小檗、一叶萩、重瓣榆叶梅、土庄绣线菊、蒙古荚蒾、接骨木。结合热稳定性、着火温度与热解特性指数综合分析,一叶萩、细裂槭、沙枣、枸杞和锦带花具有良好的防火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园林植物防控城市森林火灾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