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7)
- 2023(2335)
- 2022(2026)
- 2021(1899)
- 2020(1581)
- 2019(3507)
- 2018(3512)
- 2017(6498)
- 2016(3642)
- 2015(3833)
- 2014(3846)
- 2013(3486)
- 2012(3177)
- 2011(2758)
- 2010(2517)
- 2009(2161)
- 2008(1897)
- 2007(1568)
- 2006(1118)
- 2005(803)
- 学科
- 济(13437)
- 经济(13432)
- 农(11944)
- 业(11759)
- 管理(8661)
- 农业(8401)
- 企(6257)
- 企业(6257)
- 方法(5560)
- 数学(5112)
- 数学方法(5067)
- 业经(4745)
- 地方(3722)
- 农业经济(3091)
- 财(3035)
- 中国(2678)
- 制(2451)
- 土地(2279)
- 收入(2205)
- 环境(2158)
- 技术(2157)
- 体(2143)
- 村(2003)
- 农村(1999)
- 人口(1975)
- 劳(1971)
- 劳动(1971)
- 学(1944)
- 务(1919)
- 财务(1912)
- 机构
- 学院(44816)
- 大学(43032)
- 管理(20056)
- 济(19704)
- 经济(19400)
- 理学(18010)
- 理学院(17877)
- 管理学(17692)
- 管理学院(17617)
- 研究(13150)
- 农(11958)
- 中国(9845)
- 业大(9409)
- 农业(8948)
- 京(8001)
- 财(7503)
- 科学(7387)
- 中心(7250)
- 经济管理(7038)
- 江(6690)
- 农业大学(6536)
- 财经(6362)
- 经(5785)
- 经济学(5677)
- 所(5474)
- 范(5340)
- 师范(5294)
- 经济学院(5260)
- 研究所(5133)
- 州(4865)
共检索到58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云昌 黄玉霞 孟凡茹
农村基层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党的各项政策的领悟、理解、落实与创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目前,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没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洪彦 刘金星 许友传
基于2003~2006年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非基本收入对家庭经营支出的边际贡献较大,但基本收入的边际贡献较低;各类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且非基本收入的边际贡献较大;财产性收入是税费支出的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其对应的支出项目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通过一定的政策调整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能引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改变,进而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收入结构 支出结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敏 安佳
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①明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并不乐观,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中与父母联系频率较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关键词:
农村 学龄期留守儿童 生活现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洪彦 刘金星 张浩宇
对吉林省农村消费行为进行的研究发现:农地经营和外出务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低收入是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流动性约束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倾向;人情往来消费超出了部分农户的承受能力;孩子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心;赌博成为冬闲期的主要娱乐项目;需求偏好具有质优价廉的特征;邻里间的口碑传播成为消费的主要依据。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在农地流转、社会保障和消费观念等方面对农村消费给予支持和引导。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消费习惯 消费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志远 盛光华
本文以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透视县域贫困问题,在阐述吉林省县域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基础上,对影响县域贫困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县域贫困问题应该在加大"三农"投入、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贫困规模 贫困程度 农民收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玉娇 宋宝安
基于残疾人群体内部的需求异质性与既有制度安排一般性间的矛盾,选择农村重度残疾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吉林省十县(市、区)农村中的93356名重度残疾人作为样本,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障存在资金需求缺口严重、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覆盖率失衡、社会保障制度设置与社会保障需求预测错位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转变政府相关部门对重度残疾人实施社会保障的观念、加大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事务管理、提高农村重度残疾人
关键词:
农村重度残疾人 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爽 王博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农户联合起来进行规模经营,解决了小农生产与农产品市场化的矛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论文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吉林省,通过问卷调研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农民对合作社的参与意愿。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主要动机是销售农产品和获得市场信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值得信赖的组织者、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和对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缺乏信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政 孙哲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成长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发现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与政策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对促进该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成长与发展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从融资机制、财税政策、技术政策与机制、人才政策与机制、企业孵化政策与机制等方面对吉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发现上述政策、机制的完善程度、执行到位情况,以及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对于这些政策机制的需求程度。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政策机制 调查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善槐 邬志辉 何圣财
对吉林省试点地区的调查表明,新农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在获取方式上符合农民的思维,在缴费额度上对绝大部分农民不构成经济负担,在保障水平上可以基本达到"保基本"的目标,并且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农民的参保意愿相对偏低,一小部分农民缴费困难,"与子女捆绑"的参保方式有违农民的意愿等。为此,本文提出应该强化年轻农民的养老意识,设置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实时监测各年龄段的人口数、物价指数等参数,完善配套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调查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江 范静
本文在吉林省部分地区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背景下,通过对全省7个县(市)的农村地区开展实地调查活动,了解农户当前农业生产资金短缺以及农业贷款满足程度等情况,并从破解农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入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吉林省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可行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特征以及农户对土地抵押的期望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静 孙雯莉 翟莹
本文以吉林省3个试点县市245个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申请难易程度、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金额满足程度、耕地面积、是否具有非农专业技能、是否认可出现贷款逾期时土地将被暂时流转出去、能接受的贷款利率等6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有显著正相关;正规借款金额满足程度、所在村流转土地难易程度两个变量与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是推动土地收益评估,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配套平台建设,在相关利益主体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行为 社会嵌入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行为 社会嵌入 农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战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受教育的心理需求,可以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以吉林省某乡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农民教育存在着初始教育不足、继续教育欠缺两方面问题。农民的学习需求受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影响。其受教育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成长的需要、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其培训,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教育 心理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薛凤蕊 周向阳 刘福江 赵一夫
为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优势产区农户和非优势产区农户收入及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优势产区玉米产量、品质、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都明显高于非优势产区,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仍可获得合理收益,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则普遍亏损;2)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不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玉米出售价格(正相关)、土地流转难易程度(负相关)、对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正相关)。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较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劳动力数量(正相关)、耕地面积(负相关)、贷款状况(正相关)、玉米出售价格(负相关)、是否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