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6)
- 2023(13401)
- 2022(10720)
- 2021(9615)
- 2020(7869)
- 2019(17970)
- 2018(17616)
- 2017(34276)
- 2016(18590)
- 2015(20801)
- 2014(21230)
- 2013(20642)
- 2012(19114)
- 2011(17720)
- 2010(18329)
- 2009(17120)
- 2008(17017)
- 2007(15364)
- 2006(14404)
- 2005(13395)
- 学科
- 济(101368)
- 经济(101295)
- 管理(52905)
- 业(46370)
- 企(37021)
- 企业(37021)
- 方法(34147)
- 数学(30380)
- 数学方法(29895)
- 中国(27214)
- 地方(27090)
- 农(22491)
- 银(21364)
- 制(21226)
- 银行(21218)
- 行(19929)
- 业经(19773)
- 学(18144)
- 财(16634)
- 融(15901)
- 金融(15899)
- 地方经济(15627)
- 农业(15421)
- 环境(14728)
- 策(14640)
- 发(13855)
- 贸(12951)
- 贸易(12936)
- 和(12674)
- 理论(12438)
- 机构
- 学院(273763)
- 大学(271870)
- 济(123729)
- 经济(120954)
- 管理(102794)
- 研究(101383)
- 理学(86578)
- 理学院(85498)
- 管理学(83810)
- 管理学院(83273)
- 中国(81526)
- 科学(59501)
- 京(59120)
- 财(55108)
- 所(50913)
- 研究所(45909)
- 中心(45678)
- 江(43516)
- 财经(43117)
- 农(42069)
- 经(38961)
- 经济学(38950)
- 北京(37827)
- 院(36908)
- 范(36831)
- 师范(36568)
- 业大(35706)
- 州(35085)
- 经济学院(34608)
- 农业(32307)
- 基金
- 项目(174711)
- 科学(138808)
- 基金(127529)
- 研究(127041)
- 家(110835)
- 国家(110000)
- 科学基金(94793)
- 社会(83341)
- 社会科(79195)
- 社会科学(79175)
- 省(67213)
- 基金项目(65900)
- 自然(60290)
- 自然科(58756)
- 自然科学(58743)
- 自然科学基金(57627)
- 教育(56934)
- 划(56880)
- 资助(53061)
- 编号(50478)
- 成果(40870)
- 发(40005)
- 重点(39579)
- 部(37960)
- 课题(36170)
- 国家社会(35064)
- 创(34913)
- 创新(32762)
- 发展(32575)
- 教育部(32546)
共检索到43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军 郭敏燕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重点发展经济区。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经济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和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指出经济区面临的发展困境是资源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严重冲突。提出以动力多元化、集中式城市化、城镇与产业协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适度开化、集聚布局、保护生态"的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基本策略。以强化空间功能区规划的空间政策管理、加强城市—工矿区空间集约利用规划机制,优化城市化空间组织,作为空间布局规划的战略思路和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瑜 李世泰
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另一方面也存在使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减弱的现象,探索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必要性。以烟台市开发区为例,分析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阐述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交融式"乡村旅游开发理念与定位,强调兼容传统村落与现代乡村打造四类特色乡村旅游地域,并且提出增长极带动集群的空间规划策略。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乡村旅游 发展定位 空间规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衔春 杨林川 向乔玉 洪世键
伴随临空经济的高速发展,空港经济区逐渐成为带动城市实现跨越增长的生力军。鉴于当前中国空港经济区发展不成熟、理论研究散乱、规划实践不成体系、不同类型的规划相互分割与各自为政等现实状况,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与项目实践研究,对空港经济区内涵与特征进行深入辨析,提出广义空港经济区的概念。并基于现状纷繁、多类别的空港经济区规划,系统梳理与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空港经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多层次法定空间规划体系。进而结合当前规划实践,总结分析各层次法定规划的主要内容与要点。最后,提出明晰空港经济区功能定位、预留产业空间、配套跟进服务设施、建立高级别管理机构及实现职住平衡五方面发展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璞 高鹏 吕跃聪
城市竞争力的强弱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兴衰的重要因素,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是制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基础。从基础设施、综合经济、社会开放、科教、环境5大方面建立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包银榆经济区内10个地级城市做出定量分析,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分类,对城市竞争力排序和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秀芝 熊向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经济浪潮推动下的产物,是推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2012年呼包银榆经济区正式成立。呼包银榆经济区作为国家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区和增长极,在做好做大经济协作的同时,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建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建设意义重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戊 田喆 张璞
从产业角度,分析了呼包银榆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情况,有利于加强经济区内的产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并在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主动转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2012年呼包银榆产业相关主成分得分及排名,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如下:包头、呼和浩特、银川和榆林。结果表明,呼包银榆产业同构、结构不合理。目前GDP主要依靠重化工业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迫在眉睫。本文对此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周国艳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碳排放具有锁定作用。文章针对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空间规划入手,提出了绿色城市规划策略:构建公交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发展混合密集型城市和城市单元,建设生态单元与楔形绿地系统,实现在碳来源、碳排放、碳捕捉三个方面的减碳化,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林 徐君
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例,采用2000—2012年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典型相关法、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法,在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和分析了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经济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生态环境相关性较高,且二者和固体环境、大气环境相关性最大。2经济区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三产业与水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呈负协整关系;第一、三产业与大气环境呈负协整关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固体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存在负协整关系。3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动态效应。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小幅度污染,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步减弱;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大幅度污染,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影响最大,工业废气排放量次之,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对稳定态势;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生态环境 呼包银榆经济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祝根 张青萍 Stephen J.Barry
由于受历史、发展水平及规划理论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没有较好地与城市大规模扩张、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相适应。本文对墨尔本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进行了分类与特征分析,对其基于层级、网络与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理论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其较系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能够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空间功能优化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多样性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功能 特征 层级 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胜 路正南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进行动态规划过程中,联动协同性仍然是主流趋势。蓝色经济区不仅为各类经济利益主体提供了稳定联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平台,而且也能够从国家协调战略、地方政府合作战略和企业微观共赢战略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对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动态统筹规划。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 功能定位 产业布局 动态规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奇 魏俊辉
传统规划体系里城市外边缘区尚未形成明确和系统的规划管控体系,难以统筹解决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四川省开展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其中城乡融合片区大致相当于城市外边缘区,给统筹解决城市外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了工作基础。在资本循环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城市外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从人口、产业、空间、设施、环境与规划管理六个方面搭建策略框架,重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循环机制,发现、挖掘并提升创造城市外边缘区的新价值。最后以南充市某城乡融合片区为例探讨了城乡融合理念下城市外边缘区国土空间规划实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阳 李松涛 孙伟 戴雅希
在高速铁路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背景下,由于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规划实践忽视了生态协调和站区多元发展诉求等内容,多数站点地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呈现了城市风貌被破坏、功能开发房地产化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基于修整空间为规划的整体框架,在判断站区前期空间演化规律和辨析现状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明确空间修整要素和目标,并结合历史和自然资源禀赋重建站区特色空间、功能结构调整和道路交通统筹。河南洛阳龙门高铁站区在修整行动引领的框架下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规划片区风貌修复、功能修补和交通整合策略,期望为现阶段我国即将进入存量土地开发的高铁站区空间优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高铁站区 空间规划 修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巍 杨承兴 王录仓 冯斌 权金宗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震弘 韩冬青 罗纳德·维纳斯坦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块,城市能耗和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目前对城市节能减排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各项子系统的节能,而对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不足。通过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来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可以优化城市子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些策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减少能源的需求,另一类是通过优化用能单位的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南京河西南部地区城市设计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导则中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具体应用。
关键词:
低碳 节能城市 城市规划 河西新城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何流
基于城市竞争力视角对城市空间组织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深入分析,从竞争资源、竞争载体、竞争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卓越的城市空间架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从都市圈、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四个层面对南京城市空间影响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总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竞争力为导向,建构了未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框架。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空间 规划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