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0)
- 2023(9852)
- 2022(8448)
- 2021(7473)
- 2020(5979)
- 2019(13517)
- 2018(13445)
- 2017(25166)
- 2016(13306)
- 2015(14958)
- 2014(15217)
- 2013(15115)
- 2012(14415)
- 2011(13522)
- 2010(13890)
- 2009(13090)
- 2008(12580)
- 2007(11354)
- 2006(10595)
- 2005(10123)
- 学科
- 济(81952)
- 经济(81900)
- 管理(39155)
- 业(33069)
- 企(25654)
- 企业(25654)
- 地方(25404)
- 方法(23601)
- 中国(21932)
- 数学(20253)
- 数学方法(20059)
- 农(17297)
- 业经(16533)
- 环境(16496)
- 地方经济(15905)
- 学(15372)
- 发(12435)
- 农业(12150)
- 融(12055)
- 金融(12055)
- 银(11545)
- 银行(11535)
- 财(11479)
- 行(11293)
- 制(11270)
- 贸(10604)
- 贸易(10593)
- 和(10488)
- 划(10191)
- 易(10089)
- 机构
- 学院(202549)
- 大学(200533)
- 济(93634)
- 经济(91757)
- 研究(78635)
- 管理(74191)
- 理学(61834)
- 理学院(61105)
- 中国(60429)
- 管理学(60180)
- 管理学院(59822)
- 科学(46591)
- 京(44556)
- 所(40577)
- 财(39746)
- 研究所(36454)
- 中心(34650)
- 江(32239)
- 农(31887)
- 财经(30621)
- 北京(29268)
- 经济学(28897)
- 院(28524)
- 范(27937)
- 师范(27663)
- 经(27464)
- 业大(27350)
- 州(26062)
- 经济学院(25449)
- 农业(24409)
- 基金
- 项目(127375)
- 科学(100021)
- 研究(94494)
- 基金(89950)
- 家(77997)
- 国家(77360)
- 科学基金(65720)
- 社会(61503)
- 社会科(58403)
- 社会科学(58386)
- 省(51640)
- 基金项目(46823)
- 划(42569)
- 教育(41533)
- 自然(39845)
- 自然科(38807)
- 自然科学(38798)
- 自然科学基金(38033)
- 编号(37226)
- 资助(37001)
- 发(34546)
- 成果(30277)
- 重点(29338)
- 发展(28179)
- 展(27688)
- 课题(27576)
- 部(27121)
- 创(26156)
- 国家社会(25502)
- 创新(24662)
- 期刊
- 济(119168)
- 经济(119168)
- 研究(66701)
- 中国(47716)
- 管理(30349)
- 农(30067)
- 财(29304)
- 学报(28216)
- 科学(28068)
- 大学(21651)
- 教育(21266)
- 融(21221)
- 金融(21221)
- 农业(20783)
- 技术(20681)
- 学学(20295)
- 经济研究(19554)
- 业经(18322)
- 财经(15622)
- 问题(14789)
- 经(13658)
- 技术经济(12492)
- 贸(11053)
- 统计(11046)
- 资源(10981)
- 业(10978)
- 世界(10853)
- 国际(10696)
- 策(10242)
- 商业(10044)
共检索到333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宇辰 闫昱洁 王贺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013年呼包鄂各市的指标值,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分别求出呼包鄂三市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5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3年,能源和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经济子系统评价值呼和浩特最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新焕 王文平 蔡彬清
在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中,很多信息收集难度大,未知数据量较大。而灰色系统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引入灰靶理论中的靶心距用于测度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协调状态之间的距离,构建基于靶心距的系统协调度模型,以拓展灰色理论在系统协调状态评价中的应用,为科学评价地区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新方法。并对2012年我国各地区3E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3E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建辉 韩二东 刘鑫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度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简称3E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状况与协调能力。文章建立了3E系统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3E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3E系统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协调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王俊 谢筱玲
在理论分析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化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工具与PLS路径模型,探讨中国省域经济—能源—环境(3E)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进规律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协调度在整体上呈现动态螺旋上升趋势;省域3E系统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中、东、西部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协调发展空间集群逐渐趋向集聚加强状态。最后,提出应构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应对系统失调,缓解系统协调发展空间集聚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柴建 田凌钺 张晓空
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成为有效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利用2004—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与空间面板模型测算29个省份(港澳台、西藏与云南除外)3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考察其动态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对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准确识别与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3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虽有所提升,但“两极分化”加剧;整体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的集聚特征;绿色投资正外部性与人力资本提升能够有效促进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投资的结构性失调成为抑制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桂芳 潘军
当今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 ,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玉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是两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系统,其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潜在发展能力。文章引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其内部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现中心优、边缘劣的跳跃式落差。
关键词:
内蒙古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奕 郭军华 倪勤
文章建立的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了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自组织数据挖掘算法得到了经济与环境之间最佳复杂度的拟合公式,并由此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
关键词:
协调发展 投影寻踪 自组织数据挖掘 预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梁静国 陈培友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将协调发展思想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投影寻踪与协调函数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协调发展测度方法,以典型煤炭城市某市为例,进行了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王娜 袁颖超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4年的数据构建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等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系统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高,森林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各系统间的协调度呈波浪型发展,森林资源-经济系统均值处于濒临失调水平;经济-环境系统均值处于勉强协调水平;森林资源-环境系统在初级协调阶段;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整体平均协调发展水平在濒临失调至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因此,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环境逐步趋于协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远 李芬 郑丙辉 王西琴 刘鸿亮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后天津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已从经济增长滞后型发展为环境质量滞后型。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天津市未来15年的经济协调度和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发现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未来将显现下降趋势,从2 0 0 0年的0 .95下降到2 0 15年的0 .5 9,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2 0 0 5年之后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结果的综合化与定量化,可作为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本文以2001-2006年大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并通过构建环境经济协调度指数(CDEE)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82.47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180.69亿元,损失率为0.98%;(2)研究区整体的环境经济发展属于低度冲突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3)研究区西北部的环境经济协调度高于东南部,其中林甸、杜蒙和肇源三县处于低度协调水平,除萨尔图区外的其他市辖区以及肇州县处于低度冲突水平,萨尔图区则处于严重冲突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群 邱俊齐
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是在近20年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人类毫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致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允许限度即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李春娇 王铁良
通过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选取辽宁省2000~2010年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数据,研究和探索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有序度增加较快,水资源有序度受水资源总量影响波动较大,但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逐渐减少,2004~2010年水资源基本处于一种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有序度变化不稳定,系统总体协调度不高,呈现初级协调特征。根据计算结果的客观评价,辽宁省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