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3)
- 2023(13068)
- 2022(11009)
- 2021(10114)
- 2020(8373)
- 2019(19271)
- 2018(19024)
- 2017(36326)
- 2016(19861)
- 2015(22485)
- 2014(22917)
- 2013(22784)
- 2012(21678)
- 2011(19946)
- 2010(20206)
- 2009(18661)
- 2008(18439)
- 2007(16840)
- 2006(14938)
- 2005(13757)
- 学科
- 济(90775)
- 经济(90697)
- 管理(51663)
- 业(48685)
- 企(36345)
- 企业(36345)
- 方法(33625)
- 数学(28948)
- 数学方法(28648)
- 地方(27990)
- 农(27085)
- 中国(26516)
- 业经(20159)
- 学(19888)
- 农业(18531)
- 财(18232)
- 环境(17019)
- 贸(16099)
- 贸易(16086)
- 易(15443)
- 制(15388)
- 地方经济(15278)
- 银(15068)
- 银行(15033)
- 融(14940)
- 金融(14937)
- 行(14489)
- 和(14417)
- 发(13962)
- 理论(12690)
- 机构
- 学院(289474)
- 大学(287411)
- 济(116818)
- 经济(114034)
- 研究(107017)
- 管理(104661)
- 理学(88361)
- 理学院(87173)
- 管理学(85531)
- 管理学院(84978)
- 中国(81153)
- 科学(67924)
- 京(63943)
- 所(56213)
- 农(54101)
- 财(52458)
- 研究所(50982)
- 中心(49436)
- 江(46723)
- 业大(44548)
- 农业(42405)
- 范(42203)
- 师范(41772)
- 北京(41043)
- 财经(40668)
- 院(38865)
- 州(37664)
- 经(36523)
- 经济学(34952)
- 省(33800)
- 基金
- 项目(188275)
- 科学(146299)
- 研究(138440)
- 基金(132170)
- 家(115959)
- 国家(114932)
- 科学基金(96431)
- 社会(85215)
- 社会科(80575)
- 社会科学(80552)
- 省(76346)
- 基金项目(70429)
- 划(64260)
- 教育(62474)
- 自然(61371)
- 自然科(59729)
- 自然科学(59713)
- 自然科学基金(58589)
- 编号(57422)
- 资助(53381)
- 成果(47062)
- 发(46853)
- 重点(43465)
- 课题(40940)
- 部(40131)
- 创(38615)
- 发展(37392)
- 展(36770)
- 创新(36186)
- 科研(35805)
- 期刊
- 济(139158)
- 经济(139158)
- 研究(86295)
- 中国(63356)
- 农(49888)
- 学报(46894)
- 科学(43112)
- 财(40269)
- 管理(37385)
- 大学(34324)
- 农业(34148)
- 教育(34126)
- 学学(31947)
- 融(28515)
- 金融(28515)
- 技术(26438)
- 业经(24072)
- 经济研究(21157)
- 财经(19270)
- 业(18863)
- 问题(18626)
- 经(16661)
- 资源(16416)
- 图书(15946)
- 技术经济(14561)
- 版(14406)
- 贸(14388)
- 科技(13634)
- 商业(13534)
- 理论(13171)
共检索到450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董孝斌 王维 冯晓洁 朱立博 刘英俊
应用H.T.Odum能值理论对呼伦贝尔典型牧区-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1982—1985年及1991—2002年能值投入及产出、种植业系统能值变化、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及主要能值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旗无偿环境能值投入占总能值的90%以上;从能值产出看,2002年其总能值产出达到1.29Z0sej/a,是1982年的8.4倍;就种植业系统而言,2002年单位面积小麦和油菜能值产出分别为382.6Gsej/年和2.89Tsej/年,比1982年分别增加113.9%和296.8%;在畜牧业系统内,2002年奶业、肉牛及肉羊能值产出分别占畜牧业总能值...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能值分析 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方祥 陈宝瑞 朱伟峰 王道龙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是高储蓄率下的产能持续增长与内需的相对不足的背景下,绿色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呼伦贝尔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为背景,结合呼伦贝尔传统产业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了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目标最后,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布局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呼伦贝尔 绿色产业 SWOT分析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立军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各国、各地区间的发展程度、路径和效果是不尽相同的,究其原因,除了资源特质的差别外,还存在着对生态旅游意涵的理解程度、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怎样的条件、生态旅游发展的困境等方面问题的分析。文章以呼伦贝尔地区为研究样本,对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呼伦贝尔 生态旅游 发展困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月欣
达赉湖区域经济发展过快,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危机。其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系统的长远考虑、政府业绩评价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生态系统认识的局限性。克服这些问题,达赉湖区域的发展应当遵循以当地人们的福祉改善为发展根本目标、立足于千秋万代统筹规划设计未来、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等原则,采取统筹制定达赉湖区域规划、调整该区域政府业绩构成、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雷 彭新宇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呼伦贝尔草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雪峰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生态足迹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5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5.7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6.21 hm2,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0.43 hm2。尽管目前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最大、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呼伦贝尔草原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赤字为2.35 hm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晓娟 李晶 殷守强 孙子云 崔绿园 闫萧萧 王媛
为科学评价自然-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并更好地反映其空间异质性,以像元为评估单元,构建涵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裸土指数、土壤亮度五项遥感参量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模型(LEI模型),揭示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差异,分析其主要限制因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土地生态调控途径。结果表明:1)空间上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差。2)时间上陈巴尔虎旗2000—2010年土地生态状况整体有变差趋势,土地生态状况处于"一般"的区域面积由65.75%增加到69.75%,"变差"和"变好"的区域面积比重分别为12.59%和5.19%,且东部比西部的土地生态恶化进程更快。3)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海乐 徐艳 周翼 张国梁 陈鑫
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为例,系统构建了综合生态空间重要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生态空间的定量识别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生态空间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找寻研究区生态空间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研究区生态空间重要性指数整体偏高,研究期间核心型和重要型生态空间占总面积的比例始终处于50%水平之上,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研究区生态空间的综合活跃程度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其中2015—2018年生态空间的综合活跃程度尤为强烈。(3)核心型、重要型和非关键型生态空间的稳定性较好,并且各类生态空间都主要向着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生态空间类型进行转换。(4)生态空间重要性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期间重要性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的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兴安岭林区和核心水体区,而重要性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的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和东部农区。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定量识别 时空演变 呼伦贝尔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栋生
80年代,我国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持续10余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功地抓往了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递进,增强了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沿海地区与内陆边疆地区发展的差距明显扩大,区域问如何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及时推出沿边发展战略。在空间总体布局上,采取“四沿”发展(沿海、沿江、沿路、沿边),有机结合,四面开窗(口)、八面来风,使宏观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更臻完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艾凤巍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分别建立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等4个方面及耕地生态资源利用、耕地生态环境压力、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等3个方面共确定18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方法]运用频度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计算,分析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水平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前者发展状态要优于后者,两者协调发展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2009年为变化转折点,原因是该时期耕地生态安全的严重滞后性。[结论]整体看来,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受到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莉
为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状况,本文从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教师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现状分析 中学教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赖玉珮 李文军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牧民生计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流转是否能解决草场承包带来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困境,对草原管理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牧区人、草、畜关系特征的角度,在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剖析草场流转给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探讨用市场方法整合草场、恢复牲畜移动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草场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协调草场承包...
关键词:
草场流转 草原生态 牧民生计 草畜双承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戴高煜
互联网+微警务的深入发展对公安边防部门开展边境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公安边防部门处于运用互联网+微警务的初始阶段,互联网+微警务在边境管理中具有功能的多样性、高效便捷性等特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目前已开始运用互联网+微警务的工作模式实施边境管理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角色定位模糊,理念较为滞后;制度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公安边防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即时便捷的优势,从微警务建设中职责分工、专业化投入等方面提高其在边境管理中的效能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微警务 边境管理 运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