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3)
2023(8952)
2022(7467)
2021(6724)
2020(5087)
2019(11509)
2018(11007)
2017(20135)
2016(10668)
2015(11745)
2014(11940)
2013(11952)
2012(11602)
2011(10859)
2010(11283)
2009(10636)
2008(10308)
2007(9532)
2006(9121)
2005(8122)
作者
(32739)
(27517)
(27244)
(25556)
(17443)
(13224)
(12163)
(10430)
(10414)
(9859)
(9403)
(9347)
(9099)
(8665)
(8471)
(8206)
(7998)
(7954)
(7837)
(7783)
(7049)
(6733)
(6572)
(6429)
(6279)
(6235)
(6126)
(5962)
(5599)
(5573)
学科
(53585)
经济(53523)
(29642)
(28648)
管理(22373)
地方(19901)
中国(19807)
农业(19414)
(17040)
企业(17040)
业经(15837)
方法(12899)
(12517)
(10149)
(10083)
金融(10083)
发展(9956)
地方经济(9938)
(9930)
(9806)
银行(9796)
(9662)
数学(9594)
(9536)
数学方法(9509)
农业经济(9076)
(8918)
环境(8303)
(8046)
贸易(8034)
机构
学院(161790)
大学(156760)
(66046)
经济(64428)
研究(63002)
管理(57295)
中国(48224)
理学(47414)
理学院(46716)
管理学(45986)
管理学院(45644)
科学(37679)
(35097)
(32757)
(31866)
(30298)
中心(28771)
研究所(28537)
(27117)
(27057)
师范(26833)
农业(23905)
北京(23059)
业大(22710)
财经(22704)
(22274)
(22010)
师范大学(21539)
(21222)
(20430)
基金
项目(101269)
科学(79895)
研究(78878)
基金(70960)
(62033)
国家(60947)
社会(51473)
科学基金(51100)
社会科(48441)
社会科学(48430)
(41717)
基金项目(37406)
教育(34133)
(33854)
编号(32712)
(29537)
自然(29068)
自然科(28271)
自然科学(28265)
资助(27974)
自然科学基金(27716)
成果(27437)
发展(24392)
(23958)
课题(23903)
重点(22776)
(21317)
国家社会(21249)
(20656)
(19859)
期刊
(92471)
经济(92471)
研究(52557)
中国(41829)
(37430)
农业(24793)
科学(24742)
学报(23457)
教育(21523)
管理(21020)
(20310)
业经(19553)
(19531)
金融(19531)
大学(18675)
学学(17426)
技术(12986)
经济研究(12859)
问题(11944)
(10677)
财经(10536)
农业经济(10215)
农村(9624)
(9624)
(9194)
(9003)
世界(8799)
资源(8653)
经济问题(8586)
(8532)
共检索到26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一、"姆庇之家"与"地方性"的理念实质当中国社会步入相对丰裕的社会阶段之后,休闲、旅游以及文化艺术领域的高品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大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人民对权利的一种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思考,旅游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点,首先要思考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如果把旅游界定为"出自愉悦的目的而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一、"姆庇之家"与"地方性"的理念实质当中国社会步入相对丰裕的社会阶段之后,休闲、旅游以及文化艺术领域的高品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大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人民对权利的一种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思考,旅游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点,首先要思考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如果把旅游界定为"出自愉悦的目的而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一、"姆庇之家"与"地方性"的理念实质当中国社会步入相对丰裕的社会阶段之后,休闲、旅游以及文化艺术领域的高品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大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人民对权利的一种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思考,旅游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点,首先要思考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如果把旅游界定为"出自愉悦的目的而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季云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如何引导农业成功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法国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借鉴法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析了中国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美化乡村环境、带动农民就业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等,符合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鸣晓  
21世纪的世界旅游业发展已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旅游业具有投资少、回报高,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关联性强,无污染等特点,被公认为是朝阳行业,受到各地政府的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剑  王艳华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21世纪初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等问题,诸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过于强调现代化升级与改造,导致当地一些文物古迹、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一味模仿示范村模式,致使乡村原有特色与风貌丧失殆尽,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之际,由鲍黎丝、黄明珠、刘明艳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丽娜  
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乡村旅游通过吸引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村地区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海燕  李学良  李晶晶  
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烟台市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探索了一些成功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烟台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调研,分析了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引入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途径,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茜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